中国式教育如流水线一般生产出一大批技能上的巨人,心智上的侏儒!
“如果你的孩子是班干部,升学时进名校的机率更大。”
有家长在班级群里说过这句话后,家长们都想让自家孩子当班干部,要求班主任公开选举。
过去,谁家孩子当班干部,由班主任说了算。
现在大家公然反对,班主任感觉大家怀疑她有私心,在挑战她的权威,心里不爽,索性关掉微信。
众位家长——除了那几位现任班干部的家长外,见班主任一直不露面,想起过去老师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时群情激愤,给纷喊话炸群,欲将潜水的班主任轰出来。
“论成绩,我家ZZ有资格当学习委员,回回考试前三名。”
“我家蒙蒙有资格当文娱委员,做过春晚主持,拿过奖,语言能力很强。”
“不知道我家楚楚为毛没当班长,每学期都是学习标兵。”
“如果没记错的话,现在的班长是一年级定的吧,也应该轮换一下了。”
……
有的家长为人比较低调,不喜当众吵闹,用QQ给班主任发私信。
“Y老师,您好!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要把这事跟您汇报一下。我家毛毛一直想当班长,想请您给他一次机会。届时我和毛毛的妈妈会好好答谢您。”
“Y老师,我就不拐弯了。我家条件你也知道,不差钱。我就想让孩子当一次班长,半年都行,价钱你随便开。”
“Y老师,您好!我是郝运星的家长。听说您一直没转正。我孩子的爷爷在教育部门任职。可以帮忙转正。”
……
不到两分钟,班主任的QQ信息也爆满。
班主任教学任务重,本来就累,好不容易双休,家长们又跑来添乱,弄得她五心烦躁,索性关机,躺在沙发上闭眸养神。
可是,不知谁把这事捅到了校长那里。
校长从家校合作办学的角度考虑,让她在班级内部搞一次班干部竞选。同时,要她邀请全体家长列席,以体现学校透明办学的理念。
于是,她根据校长的指示拟订了竞选方案。把每个学生的照片编了序号,传到学校的网页上。要求每位报名参选的学生准备两分钟演讲稿,1分钟才艺表演。并请来家长在现场观看,用手机不计名给竞选学生点赞,获得点赞数目较多的学生即可自动当选相应的班干部,
为保证投票的公平性,她在竞选方案中特别注明,每位学生只能来一名家长。可是,有的家庭极度重视这件事,把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姑姑姨妈都叫来当啦啦队,以致竞选当天教室里人满为患。
教室空间有限,人多了,空气质量就会变差。这让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两人大皱眉头。但是,孩子们却喜欢这种人挤人的场面,非常踊跃积极,场面十分热闹。
孩子们上台竞演的顺序仍然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孩子们抓阄产生。
第一个上台的是位身材修长的男生,燕尾服,白衬衣,黑领结,很有艺术范。
班干部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宣传委员、卫生委员七种,他竞选宣传委员。他首先介绍他的家庭成员:爸爸是外资企业财务总监,妈妈是海归。其演讲的题目是:我爱音乐更爱学习。他的才艺是演唱一首难度不小的英文歌。其打扮优雅入时的妈妈上台给他伴舞,爸爸在一旁为他拉手风琴伴奏。他们的表演赢得一片掌声。
第二个上台的是位女生,百褶裙,红舞鞋,脸蛋儿搽了胭脂,头戴王冠,公主范十足。她竞选文娱委员。她爸爸是电视台主持人,妈妈是省歌舞剧团的演员。她的演讲题目是“我教同学跳拉丁”。演讲完毕,她向大家展示了她超凡的舞蹈天赋。自信的眼神,欢快的节奏,稚嫩而婀娜的舞姿,令所有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异国风情。与前面那位男生相比,她的演讲表情松弛,词汇丰富,国际范十足。台下的掌声愈发热烈。
第三个上台的是位模样帅气的男生,穿一身淡青色休闲西服,左胸衣袋插着银色丝巾,精致又绅士。他竞选班长。他爸爸是政府官员,妈妈是公司高管。他的演讲题目是“如果我是一班之长”。他的演讲层次清晰,说服力很强。每个听他演讲的人都觉得他是理想人选,使劲儿给他鼓掌。
第四个上台的是位身材臃肿的女生,她竞选生活委员。她父母开有五家店铺,有200多名员工,其演讲题目是“如何管好时间”。
第五个上台的是位身材魁梧的男生,他竞选体育委员。他爸爸是飞行员,妈妈是空姐。其演讲题目是“你我携手飞向未来。”
……
全班36个学生,先后有35人上台参加竞选,参与度极高。但是,为了彰显选举的公平性,校长提议让那位没有参选的学生也上台说两句。
那是一名女生,手机投票页面中没她的照片,只预留了一个白框和她的名字。
“玉紫欣。”校长在手机页面底部找到那名女生的名字大声喊道。
“有。”一个女生在教室后的某个角落里答道。
校长的视线被向名身材高大的家长挡住,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令玉紫欣走到教室前面。
玉紫欣从人缝中挤出来,走到讲台前,面对校长站好。
众人见她身上的校服已洗得发白,脚上的运动鞋又旧又破,羊角辫上扎着的红皮筋也已经脱线,头发枯黄,身材虽不矮,却有些过份的瘦,与身边那些唇红齿白、衣着光鲜的同学比起来如同叫化子,不免皱起眉头。
校长看到她时,面色兀自一凝,道:“你,为什么不上台参加竞选?”
那女生低下头,用纤细的指尖捏着衣角,声如蚊鸣地说:“我,我就不参选了吧。我,我爸爸是农民工,很忙,没时间来学校。妈妈又生病了,起不了床,没人给我点赞。再说我,我也不会,不会什么才艺。”
“今天每个人都要上台。”校长说。
那女生用脚趾头拱着已有些开裂的鞋子,眼里露出几分胆怯。
“现在其他人已经演讲完了,”校长说“只差你了。你不用表演才艺,上去简单地说说你每天如何安排学习的就算过关。”
那女生被逼得没了退路,迈动僵硬的双腿走上台,转身面对台下,低着头儿道:
“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在路边炸油条卖。七点钟出发来学校。放学后,去菜场买菜,回家给妈妈做饭。妈妈吃完,我再吃,然后写作业。”
她声音不大,但嗓音清亮,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她说完这段话,朝台下深鞠一躬,逃也似地从两位家长中间钻过去,回到她的座位上。
家长们的眼睛却没有离开她刚才站立的地方。每个人的表情既别扭又复杂。既无人鼓掌,也无人说话。整间教室静得连手机震动都像打雷。
那女生说话没有任何表演的痕迹,平实得像自来水,却让在场每个人内心震撼。
我家“小面包”同学在这班上。我当时也在场,觉得那女生虽然家穷,但她本人勤劳、孝顺、朴素、独立,甩我家“小面包”十条街。
我从座位上站起来,挤开两位成年人的肩膀,难抑激动的高声说:“丫头,谁说没人给你点赞?叔叔第一个给你一个大——大——的赞。”一手高举手机,一手将网页唰地拉到底,当着众人的面,在那女生名字下方的“赞”字上连戳十下。
——按照选举规定,每位家长可点十个赞。我一口气把所有的赞都送给了那位名叫玉紫欣的女生。
透过两个人的肩膀,我看见那女生嘴角翘起,开心又无邪的笑了起来。
但是,马上有家长从四面八方向我投来鄙夷的目光,发出含讥带讽的嘘声。
旁边一位家长私下扯我衣袖,向我表达他的不满,说学校又不是福利院,不能因为看她造业就把票投给她,选班干部还是要看学生的实际能力。
我当时就想反驳他。
“TMD,这女生如此强大的独立能力,难道你眼瞎没看见吗?”
但是转眼瞧见几位老师正聚精会神地伏在桌上统计选票,觉得不便吵闹,便没去理会她。
统计结果出来了,班级各个职位都有了优秀的学生当选。
那些当选的孩子成绩拔尖,多才多艺,得到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而我力挺的那位自理能力超强的女生毫无悬念的名落孙山。
不过,选举大会结束一礼拜,校长在家校联系群里贴了一张任命书,任命那女生为学校少先队大队长,管理全校大队委的工作,算是送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
我给校长送了一个满屏赞。
校长说,学校选拔学生干部,虽然也考量学生的成绩,组织能力,但最关键的还是看学生有无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能力。只有独立的学生,才懂得对自己负责,才知道鞭策自己战胜生活与学业的挑战。玉紫欣自己赚钱,做家务,照顾妈妈,独立完成家庭作业,非常有独立意识与自控力,给她学生会主席这个职务,她肯定能干好。
他说,家长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当学生干部,为孩子将来升学择校攒资本无可厚非。但老师选拔班干部不是送人情,是要找一个能帮自己处理班级事务的人。如果孩子能力不足,冒冒失失提拔他,他干不好,把他撤了,不但不能激励他,反而会打击他,不利于他的成长。
玉紫欣被任命为少先队大队长后,不少家长和老师在家校联系群里就此发言。虽然大家怕得罪校长,用词婉转,但还是可以看出大家对校长的安排有明显的抵触情绪,认为让一位拾荒女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让毫无才艺的农民工子女代表学校的形象,丢了学校的面子。还有位家长说她的孩子曾跟玉紫欣同桌,放在抽屉里的东西时常神不知鬼觉的不见,怀疑玉紫欣偷过她孩子的东西,是“神偷”。如果选玉紫欣为少先队大队长,估计全校师生都要失眠。
众人看到这消息马上炸锅了。后来因为这位家长拿不出证据,大家才没再揪住这件事不放。校长批评了那位家长,让她不要拿捕风捉影的事诽谤玉紫欣。他力排众议,坚持任用玉紫欣,将玉紫欣独立、勤劳、孝顺、懂得关照人、心智成熟、性格坚强……等诸多优点摆到众人眼前。群里的老师和家长这才停止发表反对意见。他们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孩子、包括很多学习尖子都不具备玉紫欣这些优点。
现在有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家长喜欢让孩子在参加某些活动时浓墨重彩地包装自己的家庭、父母,不吝言辞地介绍家长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能力。人们包括某些机构评价某个人,常常不注重考察其个人的实际经验与能力,而看重其出身,家庭。如同流行于千余年前的门阀制度,朝廷提拔人才不看本人的真实本领,只看当事人的门第;老百姓选婿娶妻也看对方的阶级。这种做法不但固化贫富阶层,也损害老百姓的积极性和社会创造力,在隋朝就已废止,代之以科举。
今日全社会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公正、平等,一些家长和老师却还在用千年前的门阀思想荼毒孩子,显然不是什么高明之举。
当我为那位独立学习、自理生活的女生玉紫欣送出十个赞时,家长们竟抱着门阀意识,认为我这种行为是可怜玉紫欣。完全没有认识到,玉紫欣在人生最重要的能力——生存能力上已把他们的孩子远远甩在身后。
按照他们现在这种思维模式走下去,将来孩子们的书本知识会极其丰富。但书本知识并不等同于生存能力,技能丰富并不保证孩子的心智更坚韧,社会竞争力更强。这种孩子进入社会,通常会被“玉紫欣们”虐得体无完肤。
想明白这一点,我发现玉紫欣根本不可怜,相反其他过分依赖家庭的孩子才可怜。
前两天看过一个中国籍犹太人教育子女的故事。
那犹太人名叫博伊曼·梦,中文名鲍梦,是个女子。
鲍梦的父亲是二战时逃亡到上海的犹太人。她在上海结婚生子,被丈夫抛弃。抱着逃避现实的想法,领着十二岁的儿子回到以色列。
移民局安排她在佩塔提克瓦城落户,但她很快发现她处境艰难。
她从父亲那里学得的希伯莱语很有限,无法让当地移民局的官员听懂,无法从移民局得到任何经济支持,而她带的钱只能维持一两个月。
为了谋生,她费了很大的力气在街边弄了个小摊卖包子。
生意稍稍稳定后,她把儿子送进了当地的学校。
有一天,儿子放学归来,坐在街边的小炉子边等她做饭。
邻居过来训斥他。“你已经十二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应该学会帮助你母亲,不应该像废物一样看着你母亲这么忙碌。”说完又转头训斥鲍梦,“不要以为你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教育,书本知识和生存能力是两回事。不要把那种落后的中国氏教育带到以色列,你得克服溺爱孩子的臭毛病。你必须勇敢起来,教会孩子如何生存……”
邻居一片好心说出这番话,但用词非常之不客气,让鲍梦和儿子难以接受。
鲍梦安慰儿子,“没事,妈妈能撑住。照顾你是妈妈的份内之职。”不过,她儿子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开始试着帮鲍梦揉面,切菜,调馅,包包子。
刚开始,他动作笨拙,不小心把稚嫩的指头切下一块皮,弄得案板、身上、地上都是血。鲍梦很心疼,一边帮孩子贴创可贴,一边打算放弃,让孩子停下。但她想到邻居的“要勇敢起来”的话,鼓励孩子继续。坚持了两天,孩子的动作就变熟练了,首先是包包子的速度变快了,和面时能掌握好面粉与水的比例,然后是擀面皮的速度也变快了,比她还快。
目睹儿子的变化,鲍梦觉得她之前低估了孩子的创造力,开始启发孩子的商业头脑,让孩子每天早起半小时到学校大门口卖包子。
第一天,孩子怕丑,躲着同学,一个包子没卖出去。
第二天,鲍梦教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孩子把带去的30个包子全卖掉了。并把他卖包子的收入交给孩子自己支配。孩子用那些钱买了一件心仪许久的玩具。
第三天,尝到了甜头的孩子主动要了40个包子,早早地去了学校,同样卖得精光。
取得初步的成功后,鲍梦不再把包子免费交给孩子,而是给每种包子标定价格,以批发价卖给孩子,以此培养孩子的成本观念。
她让孩子们把卖包子得来的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留着他自己平时花销;一部分存入银行作为日后的学杂费。
孩子有了独立支配资金的权力,学会了基本的理财技能,思维也因此变得很活跃。不到一个月,他的销售方式就发生了三次截然不同的变化。
刚开始,他每天早晨在学校门口卖包子,但一到时间就要进教室上课,时间上很受限制。
意识到这一点后,他改变了策略,在包子的进价上加价10雅戈洛(以色列币)批发给学校食堂。跟食堂的交易是一次性完成,可以增加销售数量,增加收入,同时也解放了他的时间。
但是,食堂给的价格低,利润有限,迫使他再次做出改变。
他在学校举办“中国故事讲座”,由他主讲《西游记》、《熊出没》、《金刚葫芦娃》等动画故事。他从小爱看动画片,满脑子都是故事,能张口就来。吸引听众的诱饵是免费提供美味的中国点心。但是要买入场券才有资格品尝。
每次开讲前,他用小刀把每个包子切割成20等份,盛在盘子里,搁在会场入口处的桌子上,收一个听众的钱就免费送出一份。他每次带50个包子,能接待300个听众。每次能收入3000雅戈洛左右,上缴学校600雅戈洛场馆租赁费后,净赚2400雅戈洛左右的利润。
孩子卖包子的方式大大超出鲍梦的想象。短短一个月,那个曾被邻居称作废物的只会撒娇的孩子蜕变成了一名精明的小犹太商人。
数年后,孩子升入高年级,鲍梦则通过自学熟练掌握了希伯莱文,并因此受聘于国家钻石公司担任驻中国首席代表。
回中国任职的她,把孩子也带回国内。
孩子以插班生的身份在国内上学后,鲍梦也开始全心投入她的工作。
有一天,学校老师打电话给她,要求她好好管教她的孩子,说她的孩子把教室外的走廊当作集贸市场摆地摊。原来,孩子从以色列批发了许多以色列产的玩具、饰品、头巾、食品在学校销售。
鲍梦得知情况后,郑重地告诉老师,她无权干涉她孩子的行为,因为他是在用那种方式赚取他的学费。她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已经不再负担他的学习开销。
老师因此到她家里做家访。当得知鲍梦月薪8000美元后,老师的下巴差点惊掉了。她不明白这么有钱的鲍梦为什么不给孩子学费。
鲍梦请她品尝儿子在家做的售价3元的小面包,告诉她,这是儿子在以色列接受犹太教育模式的产物。儿子在以色列已经有了一家很受小朋友喜欢的中国式糕点店。她相信他将来能掌握自己命运,成为优秀的人。
我们家长有个奇怪现象:
不惜代价培养孩子,希望孩子将来过得体面、富有,却没来由地担心孩子沉迷于金钱,有意回避在孩子面前谈论金钱,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学习赚钱的机会。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综合素质高就是孩子技能多,不遗余力地培养孩子的才艺,让孩子在各种培训班间疲于奔命,不注意磨练孩子的心智,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实际生存能力。这种教育造成两个结果:
一是才艺培养费用居高不下,要求家长有更高的经济能力,造成“不拼孩子拼爹”的社会怪象;
二是孩子们的校外时间被大量用于技能训练,没有时间接触和了解真实的社会,致使孩子在技能上是高手,在生活上是弱智,在心智上是玻璃,外强中干,敏感易碎。
有些孩子被毁掉,就是从被迫参加课外培优开始的。
很多孩子幼时聪敏,进入社会却一事无成,其根源也在此。
家长及早让孩子们了解社会的真相,学会赚钱的方法,孩子们就能拥有人生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不会像那些不法之徒因为缺少生财之道而走上邪路。让孩子亲自参与赚钱过程,可以让孩子亲身体验生计之艰难,帮助他们尽早懂得珍惜财富,建立正确的财富观。
人这一生,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终极目标都是赚钱。做父母的没必要欺骗自己的孩子,应及早告知孩子这个真相,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切记不要用“为全人类之幸福而学习”之类的假话空话带偏孩子。
让每个孩子为明天的财务自由努力学习吧,大家只需简单地告诉孩子:
孩子,我想做一个富豪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