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元杂剧属于综合性的戏曲艺术,是“以歌舞演故事”的真正戏曲,是我国戏曲成熟的标志,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文学方面、唱词方面和音乐方面来探究阐述元杂剧。
关键词:元杂剧,文学特征,唱词,音乐特点
正文
元杂剧是指在13世纪中叶,以宋、金杂剧为基础,融合说唱、音乐、舞蹈等艺术而形成的一种戏曲艺术样式。
在我国古代的民俗文化中,元代是比较开放和多元化的时代,在这样具有娱乐性的民俗文化风气的影响下,元杂剧等戏曲艺术得到了良好生长环境和创作。才使得元杂剧突破了中国文学史上以诗歌、散文为主的局势,开辟了我国古典戏曲的新天地,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繁盛时代,且对我国后世戏曲影响颇深。在这里文章就元杂剧的文学、唱词和音乐等方面做个浅显的阐述与探讨。
一、元杂剧的文学特征
元杂剧属于叙事文学。题材丰富,分为公案戏、历史戏、爱情戏、社会戏、神话戏。体裁多样,有悲剧、喜剧、正剧等各种风格的作品皆有。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元杂剧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元代文学的标志,也是元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分别表现为:
1、元杂剧的平民化
与以往朝代的文学样式不同,元杂剧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度,但在元代儒生政治前途渺茫,使得许多文人变成了艺人。《录鬼簿》、《录鬼簿续编》记载了约一百余人的元代剧作家,其中无职业者和平民职业者占大多数,我们熟知的关汉卿也不过是个平民职业者的剧作家。元代自蒙古族建立王朝以来,于民族歧视严重,使得元代文士多“沉抑下僚,志不获展”,郑振锋说:“元代考试已停,科举不开文人学士们才识无所施展遂捉住了当代流行的杂剧而一试身手。他们既不能求的蒙古民族的居上者的赏识,遂不得不转而成民众之中求知己。”【1】
可见元杂剧的作者和其文学内容皆已被特殊的时代平民化。徐扶明也说过,由于沦入市井间的文人“社会地位地下,受过种种挫折,和当时社会下层群众和戏曲艺人,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为了抒发内心的苦闷和不平,他们自发组织书会“共同切磋,相互促进,使杂剧创作能够得到提高”。【2】在元代杂剧作家趋于平民化的同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也快速推进了元杂剧的繁盛。
2、元杂剧的世俗化
元蒙古人统治时期,蒙古人入主中原,原游牧以愉悦为主要目的的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几千年的汉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形成了这一时代最明显的文化形态——世俗化。与以往的文学精神大异其趣,内容多为爱情剧和神仙道化剧 。
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合称为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合称四大悲剧;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3】
元代杂剧的作家和当时的知识分子,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他们和人民一样被统治阶级所压迫。所以其戏剧多为揭露现实社会,反抗封建社会的作品,作者在抒泄不满与苦闷的同时,也喊出了百姓的心声,故而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喜爱。其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形成雅俗共赏的民俗文化风格。
3、元杂剧的剧作结构
元杂剧的结构通常为四折一楔子,又称北曲四大套。
折是故事的一个段落。楔子一般在全剧的开头,多为交代情节和介绍人物,也可放在一、二 折或三、四折之间,做承上启下的故事过脉。
以《窦娥冤》为例:楔子简明交待了窦娥儿时的不幸遭遇,第一折起笔就是十三年后,窦娥已是寡妇了,守节三年。略去中间不必要的过程,一跃写到蔡婆婆险些被赛卢医勒死,接连又遭张驴儿父子逼婚;第二折着墨写窦娥受冤被诬陷,剧情迅速推进;第三折写到被判斩,剧情进入高潮;第四折平反冤案,善恶有报,矛盾得以解决。《窦娥冤》是关汉卿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剧本通过塑造窦娥这样一个至死不屈的形象,产生了感天动地的精神力量。
一本四折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赵氏孤儿》五折,《秋千记》六折,还有多本连演的《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吴昌龄的《西游记》六本二十四折。此外在剧本的开头或结尾,还有“题目正名”就是用两句话或者四句话,标明剧情提要,确定剧本名称。如《窦娥冤》的题目正名为两句:“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等等。
4、元杂剧文学的伟大成就
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等以及许多无名的作家,创作出一大批千古不朽的名剧。。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它的名著《窦娥冤》和与之齐名的《西厢记》/王实甫,这两部著作在戏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西厢记》歌颂真挚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倾向和绮丽俊秀的艺术风格,深深影响着古今许多的剧作家。《西厢记》在世界上也影响最大的一部,有多种译本。19世纪末还被日本大学讲授,它标志着中国戏曲文学的高度成熟,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骄傲。
二、元杂剧的唱词特色
元杂剧的创作除去结构的精细、章法的娴熟、脉络的清晰、繁简得当外,口语化,性格化和诗化的戏曲语言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
元杂剧的人物语言有韵文,也有当时的白话。本文主要阐述一下人物韵文即唱词。
首先唱词其实就是戏剧人物的语言,个性化的人物必有其人物个性的语言。如《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天”与“地”,在封建社会是封建精神的支柱;窦娥呼天抢地、指天骂地,既是对是非混淆、黑白不分的世道的愤怒控诉,也充分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元杂剧的唱词风格有关汉卿式的直抒胸臆 也有马致远式的婉约深邃,如他的代表作《汉宫秋》中元帝与昭君在灞桥分别时,元帝凄凉悲痛地唱道:“锦貂裘生改尽汉宫妆,我则索看昭君画图模样。旧恩金勒短,新恨玉鞭长。本是对金殿鸳鸯,分飞翼,怎承望!”寥寥数语把元帝失落的心境刻画的入木三分,意境深远。
其次,唱词也是韵文形式,它与诗歌语言一样有韵律平仄。元杂剧唱词用韵都较为严格,一般每个套曲只押一韵,中间不换韵,而且韵脚密,几乎每句都押韵。有些曲牌可以根据内容和演唱的需要加臣词和增句。例如《窦娥冤》第三折【正宫 端正好】:“没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此外,马致远的《汉宫秋》扽剧终的文词,也以生动形象、工整流畅、清丽深远、准确细腻的已经没而脍炙人口。
三、元杂剧的音乐风格
元杂剧的音乐曲调以北方音乐为基础,因此有别称“北杂剧” ,采用的是北曲联套的形式。每一折用一个套曲,每一个套曲一般都连缀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牌组成。每折一个套曲,常见的是第一折用仙吕,第二折用南吕,第三折用中吕,第四折用双调。少数剧本的各折,也有使用其他宫调的。在每一宫调之内,各有数十支曲牌。曲词就是按曲牌填写,一折之中的每支曲牌都压同一韵脚,不可换韵。有时又有向其它宫调借用一支或几支曲牌的情况,称为借宫。
1、元杂剧的音乐风格
其音乐风格具有浓郁的刚健雄浑的风格色彩。用七声音阶,多四度以上的上下跳进,并有其常用的特性音调,形成高下跌宕的旋律特点。这和北方语言的声调、语调有关。它的板式比较自由,板数无定,下板的位置也不固定。节拍有散板、一眼一板、三眼一板三种,其速度相对较南曲为快。
2、曲式结构--曲牌和曲牌联套(套数)。“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构成,每折用一套曲,一剧有四大套曲,以体现音乐结构与戏剧结构的一致性。其曲式结构复杂严谨,主体部分的曲牌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即不同曲牌相联接的缠令形式;两种曲牌交互联接的缠达形式和同一曲牌变化反复的么篇形式。这些形式在具体按腔时容许有所变通。
3、宫调运用。元燕南芝庵的《唱论》有十七宫调之说。稍后的周德清则说宫调“一十有二”。而今存元杂剧本中标明曲牌所属宫调,只有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等九种宫调。元杂剧一戏四折、每折各用一宫调(楔子同于其前、后折)。”【4】
元杂剧的文学以题材广阔,语言通俗,形式活泼,风格清新,描绘生动,手法多样,以及揭示社会现实深刻收到民众喜爱,塑造了很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元杂剧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而且在中国戏曲史上也是独树一帜,为元代的艺术高峰。元杂剧有着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各种版本不仅流传过国外,而且许多名剧一直存活在舞台上,历经七八百年而不衰,对后世戏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振锋·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2】 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3】百度百科——马致远简介
【4】百度百科——元杂剧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