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临下班前,公司郑老师给我们大家安利了一部英剧。用他的话说那就是:“我给你说真的,超级好看!”
看之前菌叔特意在豆瓣上查了下:《伦敦生活》,评分8.7,有超过37000人的评价,每集时长27分钟左右,是一部mini剧。
冲着这评分和时长,菌叔决定,就花一点宝贵的周末时间在你这个“小婊砸”身上吧!
说它是“小婊砸”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第一集刚开始,还没进入正片,在不到两分钟的片头时间里它就已经开始开车了,还开得那么猝不及防。
看到这里,认为这部mini剧是宅男福利的小伙伴们,可以先暂停一下意淫了。虽然片子中啪啪啪和大尺度的镜头不少,但透过这些表象看本质,实际上它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还有点丧的治愈剧。
很矛盾吗?喜剧还丧,最后还治愈……想了解这些疑团,且听菌叔一一道来。
首先,女主的名字在剧中是始终没有被提及的。这样的安排有很多种解读,有人说剧中女主的生活影射出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有女主的一面,因此女主才没有名字。
也有人说女主叫“Fleabag”(Fleabag是本剧的原片名),但Fleabag翻译过来是睡袋的意思,这是在讽刺什么吗;还有人说“伦敦生活”太平淡无奇了,本片应该翻译成“脱线人生”或“一地鸡毛”更合适。
不管如何解读吧,每一种解读都有他的依据,不能说它是错的。为了保持大家的观感体验,菌叔不把这部剧的最关键剧情吐露出来,它只是讲述了一个原本和最好的朋友Boo合伙在伦敦经营着一家咖啡厅的女主,因为好朋友的意外去世,生活突然就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故事。
这部剧还特意用了“打破第四面墙”的拍摄方法。一种既不类似于旁白,也不是纯的吐槽的演绎形式。女主在边完成着剧情的同时下一秒就直视镜头,用几个表情或两句粗话就真实地揭示了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第四堵墙的概念,是适应戏剧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真实地表现生活环境的要求产生的。18世纪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狄德罗提出:假想在舞台的边缘有一道墙把你和池座的观众隔离开。
同样的转移到电影或电视上来,镜头就变成了阻挡演员和观众的“第四面墙,当女主用她独特的表情或“心里话”打破“第四面墙”时,整部剧就有了一种特殊的观感体验。
当然这部剧不是“打破第四面墙”表演形式的首创,但配合上英国人独有的幽默感和一些嘲讽段子,你能从中领略到不同于美式的英式冷幽默。
就像是生活中你戴着面具活得已经够累了,看一部剧时,女主是一位随时戴着面具又摘下面具的人,你想吐槽的点女主在下一秒就能脱口而出,这样的两幅面孔能让你在哈哈大笑的同时,心里又默默骂一句:说的真特么对!
当然,上面的那些只是本剧喜剧的外表,全剧在无形之中还在时刻渲染着女主生活的丧。
近两年丧剧好像很流行,生活的不如意、人性的缺陷……好像人们更热衷于先深扒一个人一件事的丧,感同身受之后再告诉自己,尽管生活已如此之丧,还是得活下去。
女主也是这样,经历了闺蜜因为意外去世,与爸爸继母的关系奇差,和姐姐关系也彼此充满敌意,自己经营的咖啡店因为资金问题被迫要关门,与男友也相处不好,一次次离开自己。她的生活简直差到了谷底。
但纵观全剧,其实唯一在这样丧的生活中还坚持做自己的只有女主一个。
爸爸离不开控制欲极强的继母,他压抑自己的内心不敢与女儿们表示亲近;姐姐离不开所谓的美满家庭,尽管老公出轨,她也放弃期待已久的出国工作升职加薪的机会;办理贷款的银行家貌似正直,实际道貌岸然,内心也藏有性侵的欲望还骂女主荡妇。
只有女主,一直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她会偷姐姐的衣服,会背着男友和别人滥交,会忍不住打破生活的一切虚伪将真相说出,但当一切人都虚伪的活着的时候,生活就判定女主错了,她就是别人眼中的荡妇和神经病,无可救药。
其实无意为女主辩解,她的行为的确不是百分百的正确,甚至做出了深恶痛绝的行为,但就像古龙书中的人物,她更像是真实的一个人,正是因为不完美,才让人感觉真实得可爱。
最后的结局是治愈的,当女主崩溃着说出自己的一切错误后,生活给了她一次机会。也就像剧中所说:人都会犯错,这就是为何他们会给铅笔装上橡皮头的原因。
其实,孔老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