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互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遇见互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清晨,校园的周边显得特别宁静,三三两两的孩子迎着朝阳,开启新一天的学习生活!                 

      息烽县木杉小学地处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石硐镇西北的木杉村,距离息烽县城35公里,覆盖木杉村和光明村及中坝村部分,共计30个村民组的学年适龄儿童,学校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在校学生共计155人,6个教学班,在职教师5人,留守儿童68人(不包括单亲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4%,单亲留守儿童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6%,两项合计占在校学生总数的79%。由于学校地处偏远的农村,加之地方无经济支柱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木杉小学所在的石硐镇共有在校小学生1432人,留守儿童236人,其中木杉小学就有68人,占全镇总留守儿童的29%,木杉小学是一所名符其实的留守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加之我校师资严重不足,无法开齐开足课时,特别是音体美师资的匮乏,学生整天面对的都是语文、数学,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2012年起,便从网上招募音体美特长大学生,在暑假期间补上平时课堂活动中落下的这一课。暑期活动一直持续至今,在我校已经成功开展了6个年头。暑期活动期间,我从讲台上退到讲台下,讲台全部交给大学生志愿者。我变成了采购员、保安、活动负责人等多个角色。

      暑期活动一直持续着,但是在平时课堂中没有音体美专职教师的“心病”还是未能彻底解决,遇见互加,心病已被“治愈”。结识互加是个偶然的机会,寻找互加历经波折,今天能熟练地利用好互加,想说:“互加,爱你不容易!”虽然过程有些心酸,但是互加在大山已经生根发芽!山区清晨的校园追逐嬉闹声,被抑扬顿挫的彩虹花阅读声代替;放羊式的体育课被节奏明快的韵律舞蹈课代替;形同虚设的美术课、音乐课、科学课、班会课、书法课、信息课,都一一落到实处,而且每门课程都有好听的名字:夏加儿美术、快乐音乐、鲨鱼科学、生命教育、快乐书法,网络素养......每一节网络课程都会让孩子们惊叹不已,时不时发出“哇!哇!”惊叹声。这一切源于沪江互加计划推出的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遇见互加,山区教育实现了弯道超车!

遇见互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作为一个学校的负责人,都很少参加能力方面的提升培训,更不要说普通教师,即使偶尔有培训机会,在培训过程中,心情激动,回到学校一动不动,过一段时间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用昨天的教育模式去教今天学生,教出来的学生也是昨天的学生。结缘互加,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北师大和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而且人人可以参与,传统模式的培训,能参加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互加计划解决了劳命伤财的培训,各自在家就完成了培训学习,通过翻转式任务学习,极大的提升了培训的效能,三节直播课完成了过去线下至少两天才能完成的培训课程,没有任何交通费、场地费、食宿费、差旅费……节能环保,省时省力,绿色环保,何乐而不为!这样的福利来自于互加计划的第二张大课表——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分课网络研修课表。

遇见互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结缘沪江互加计划, 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个摄像头就能解决教学点师资不足、课程不足的问题,极大缓解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难题。我作为山村学校的负责人,不能等着主管部门给我们配齐师资再去开设相关课程,有时候静下心来想想:什么都可以等,教育不能等!

      为提升教学点的教学水平,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2013年由教育部、财政部打造的面向教学点专项资源平台,为什么还是有许多教学点用不好呢?沪江互加计划网络课程与其它网络课程有以下几点区别:

1、录播课与直播课

      2013年启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每周都有课程更新,老师需要先下载,再播放。互加计划美丽乡村大课表采取的是同步直播课程,教师上课同步开启CCtalk软件,即可同步上课,简单便利,免去下载安装再播放的流程,且课程存在云端, 不需要占用教师电脑存储空间。

2、单向听课与互动听课

      数字平台提供的课程与教材同步,应该能满足教学点需要,但是为什么孩子们还是喜欢互加计划的直播课呢?因为直播课可以互动,不仅网上的老师与线下学生互动,各地学生之间可以互动,这样就打破了地区界限,让孩子们真实的与网络课堂里的老师在一起学习、展示、分享,互动课堂极大的提升了参与感。

3、单打独斗与社群成长

      每一个教学点的老师是孤独的,即使有了丰富的数字课程资源,仍然是人机对话。互加计划美丽乡村课程是利用互联网打造一个完整的学习社群,无论村小教学点地处何处,通过微信群建立教师之间的社群、通过网络直播听课互动、课后通过小程序(小打卡)交流展示学习成果、通过美篇、等自媒体的文章发表自己的教学感悟……在一个社群化的成长空间里,教学资源只是一种载体,更多的是人与人情感之间的连接与互动,从而让教师获得成就感,学会有效利用资源,帮助学生成长。

4、数字时代与网络时代的课程

    数字化时代的课程只是一个个文件、视频、课件提供教师下载;互联网时代的课程是一个个空间、社群可以连接。连接,是互联网的核心关键词,连接改变一切。当我们通过互联网把教育的资源、技术通过社群与培训、搭建平台分享与展示、改变机制鼓励教师从关注技术本身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网络素养时,奇迹就会在这里发生。


图片发自App


      遇见互加,一个网线,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改变了一个学校的未来!遇见互加,一部手机,一根网线打开了我看世界的一扇窗,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遇见互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