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浪漫主义者的死亡

分了两次看完的一本电影,可能是看得太不认真了所以没有特别难过?

DEAD POETS SOCIETY

中文译名是《春风化雨》(真的是很“意译”,个人想法是,未免太先入为主了吧。)一句话概括:像是高校版暗黑系学院派《放牛班的春天》

《死亡诗社》:浪漫主义者的死亡_第1张图片
入社宣誓
  (梭罗)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于是,一群美国杭二的高中男生,带着满腔热血在森林深处的小洞穴建立起了一个以诗歌为生命的神秘组织——死亡诗社。他们的精神领袖基汀老师以其清奇的教学方式博得了同学们的爱戴。

CAPTAIN KEATING

他让孩子称呼他为“O CAPTAIN! MY CAPTAIN!”,让孩子们在校史墙聆听死人前辈们的忠告“Carpe diem!”,让化竞班学霸们站在讲台上体会另一种角度看世界,让他们在校长室下前后跟着踏步走明白从众的危害(这段看得莫名其妙)。

几个语言片段,大致刻画得出基汀队长的形象:

“(对于《诗歌五百年》序言)excrement! ”

“撕掉,把这一整节都撕掉。任何诗歌之美都不是用圆规与坐标计算出来的,因为写诗不是安装水管。”

大概是这样。

还有一首比较有趣的诗,是在基汀老师启发式教学下学生所作:

a sweaty-toothed madman. I close my eyes. this image floats beside me. A sweaty-toothed madman with a stare that pounds my brain. His hands reach out and choke me. all the time he's mumbling. Truth.” (一个牙齿流汗的疯子/我闭上眼睛,他的形象在我眼前晃悠/一个牙齿流汗的疯子,瞪得我心怦怦直跳/他伸出手,掐信我的脖子/他一直在念叨真理)Truth is like, like a blanket that always leaves your feet cold. You push it, stretch it, it'll never be enough. You kick at it, beat it, it'll never cover any of us. From the moment we enter crying to the moment we leave dying, it will just cover your face as you wail and cry and scream.” (真理就像一床总让你双脚冰凉的毯子/你怎么扯,怎么拽,总也不够/踢也好,打也好,它总也盖不住我们/从我们哭着降生/到我们奄奄一息/它只会盖住你的脸/不管你如何痛苦/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叫喊)

猜测:大概是此书作者自己大脑放空的时候胡乱写出的吧,他自己应该也觉得有点荒谬但越读越有趣。读者甲感觉“冰凉的毯子”之后的部分是有些有意识创作了。

浪漫主义者的死亡

感谢上面那首诗帮我凑了三百字:D本文至今没有多少议论的质感。以下。

剧情中,热爱话剧但被父亲逼迫去军校学医的Neil饮弹自尽。

如果我只是说了上面这句话,去掉所有尼尔内心折磨的描述,去掉父亲专治的道德责任绑架,这件事情听起来确实没什么必要。然而,加上了这些描述,这件事情仍然是这件事情,还是没什么必要。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欧美文学都要几笔略过嘲讽一下医生啊?“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月亮与六便士》)

前思:尼尔同学作为全A学霸,学习对他来说应该不是一件没有头绪的事情,他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化学对他来说应该也没有那么不可爱。

后思:如果尼尔同学真的那么热爱戏剧,把它当做自己的第二生命的话,等医学名归,父母愿遂,再去从事自己之热爱也是不无希望的。

当下思:尼尔为什么自杀?因为他的梦想被阻拦希望被掐碎,他疼痛,他是诗人是理想主义者,是战士,是将为伟大事业而死的迷途羔羊。但他或许被痛觉控制得太偏激了。让我们设想,一个有点左倾的为理想而死的以基汀船长为精神寄托的少年,如果他想到自己死后学校会将所有的责任推脱到基汀身上,他会不会选择为自己的精神导师而活呢?

我认为基汀老师对尼尔的死亡是有责任的。跳过了所有的现实主义作品,全全教授浪漫主义诗歌,让一群激进的青年活在自己的使命、灵魂、情感的控制之下。当然这不是基汀的本意,只是他的学生还都是孩子,他们的理智并不能战胜荷尔蒙,特别当一切偏激都可以被冠上高尚花环的时候。

但事实是,并不是所有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都沉睡在汨罗江,并不是所有的英国人都一定要为希腊名族解放而亡。出现在高中生作文里的高频励志人物也不缺每年宫刑五百次的司马迁(对不起……)。

以前看到的一段情话“你愿不愿意为我而死?哦不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你愿不愿意为我而活?”假象这是理想说给追逐者听的,便愈发有趣了。

想起语文老师上课讲的:“有些人选择为崇高的理想光荣的死,而有些人选择为崇高的理想卑贱地活。”(她上课时用白板笔在第一个崇高前加了个“所谓”,不是很开心,她的嘲讽占了我们思考的空间。)

这句话当时上课不是很懂,现在看完电影也不是很懂。

好像扯远了。“To be or not to be.”这种大问题还是留给莎士比亚吧。

本片给我的现实教诲是:快别看拜伦了,期末考快完蛋了。


一个并没有达到幽默效果的结尾。

你可能感兴趣的:(《死亡诗社》:浪漫主义者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