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印象

每个人对乌镇的印象和情感都是不同的。身在其中时,最细枝末节的感受如同心底的私密一样,好像很难描绘和再现,看图说话是个好方法,可以唤醒一些记忆。最近有朋友要去,问我了一些问题,借机把老照片翻出来,重温一下那段有趣的逃离时光。

东栅

乌镇的景区分东栅和西栅。我选择住在东栅临河的老房子,因为我一直特别向往原汁原味水乡的那种临河而居,住在水上。东栅的旧屋大多如此,住进这样的民宿不难。我住的这间房子不大,位置不错,正好是东栅的主要观景点之一,所以每天早上我都会被河对岸导游的喇叭叫醒。几天下来,每当导游说,东栅是原生态,这里还居住着大约300户当地居民的时候,我偶尔会从床上跳起来,打开窗,伸个懒腰,把头伸出窗外,配合导游表现出一副很当地居民的样子。游客看我,我看游客。我在他们的景中,他们也在我的景中。好不顽皮。

住在民宅里,不刻意逛景点,随心所欲的生活,多住上几日,就仿佛忘了自己也是游客,愈发慵散起来,自在起来了。那种感觉很棒。

住处的窗外景色

乌镇印象_第1张图片

船就在窗前划过

乌镇印象_第2张图片

闲来无事,脚趾比心,晒个太阳

乌镇印象_第3张图片

东栅很小,坐船观光一圈大概半小时左右;走路的话,就分情况了,看是走马观花还是仔细琢磨。木心的故居和三白酒坊可以看看,也都不大。总之,靠脚步丈量各处也不会累得吃不消。

乌镇印象_第4张图片

白头偕老,仿佛听到了岁月的吱吱呀呀

乌镇印象_第5张图片

坐船有单人船票和包船两种,我一个人,自热是单人船票,不赶时间,所以每次我都能赶上一个人开船。那几天足足坐了三趟,看不够的小桥流水,看不尽的两岸人家。

从乌篷船内望出去的天然画框

乌镇印象_第6张图片

阳光垂柳 独享空船

乌镇印象_第7张图片

这个年纪,早该忌了生冷,可是就觉得初夏的冰淇淋和微风、和荡漾那么搭呢。

乌镇印象_第8张图片

东栅走到头是一个古色古香的中药铺和十分水乡特色的居民小码头。码头一侧是一座上面有木质建筑的石桥,刘若英和黄磊拍摄的《似水年华》有场相遇的戏据说是在这座桥上拍摄的。

东栅尽头的码头和石桥

乌镇印象_第9张图片

紧邻码头还有一个餐馆,也有拍摄实景,我让老板引座,在他们当时拍摄的临窗餐桌坐下,点上一二个小菜,喝着小酒,微醺微醉,特别解乏。然后踩着轻飘飘的脚步,走回不远处的民宿,舒舒服服地眯上一觉。

小码头和临河餐馆

乌镇印象_第10张图片

一个人,也要吃好喝好哇~

乌镇印象_第11张图片

特别晴朗的时候,选一个窗子伸向河面的茶馆,挑一本喜欢的书,一杯绿茶,可以一坐就是一下午,茶喝了续,续了喝。听窗外的热闹,也听自己的心声。忽然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急忙回头看,原来是有人在旁边的桥上求婚,名字和我近似而已。我也跟着很开心,好兆头啊。

置身闹市中,却有种说不出来的宁静

乌镇印象_第12张图片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乌镇印象_第13张图片

最后一次坐船,留下了这张让我难以忘怀的照片。一位老奶奶,穿着天兰绸的短衫,静静地伫立在水上,手抵着窗边,无限落寞惆怅地望着窗外。我只看了她一眼,就再也无法挪移开我的目光,她的眼神不空洞,是空无,没有哀怨,没有诉求,是老返小,孩童一般的眼神,也许正是这种无的状态,形成了一种悲怜的力量,让一个陌生人心中产生了愧疚感,想要给她安慰。我想到外婆,也想到自己以后的晚年。

乌镇印象_第14张图片

房东说,东栅很多年轻人都去外面工作生活了,留下的很多都是老人,哪儿也去不了。这情景,像极了游客散尽后空无一人的东栅街道,日复一日的夕阳和永恒静谧。

乌镇印象_第15张图片

西栅

有人喜欢东栅的古朴陈旧,就有人喜欢西栅的崭新活力。西栅,更有古今结合的感觉,而这种结合就带出了浓浓的文艺气息。各色的小店、带着自己独特印记的邮局、露天影院、图书馆、还有美丽的夜景,都让西栅充满了朝气。

乌镇,也是西栅的乌镇

乌镇印象_第16张图片

手机随手拍,西栅美如画

乌镇印象_第17张图片

在西栅,木心美术馆是值得一看的。先不说里面的内容,单是建筑本身的构造和陈设就很令人赏心悦目。木心美术馆的设计出自贝律铭弟子之手,整个建筑清新脱俗,如果是从东栅直接过来此处,更有一种时空穿梭的感觉。湖面之上,天水一色,和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

乌镇印象_第18张图片

馆内布局合理,空间使用别具匠心。其中我最喜欢的两处是图书馆和咖啡馆。

进门需要脱鞋的图书馆,干净,舒适。阶梯设计的座位,既充分利用了一二楼连接处的空间,也为取书阅读造就了一种拾级而上的氛围。这里的书以文学、艺术和哲学类为主,与美术馆的主题相呼应。看书、休息,亦或是抬头观望美术馆的后院,这里都是闲散的好去处。

乌镇印象_第19张图片

位于负一层的咖啡馆很简洁,玻璃墙外的瀑布让人有种置身于水帘洞的感觉。奶茶做的倒是精致,是认真以茶的方式来serve的,有杯有壶。顺手拿一份宣传册,当年全球的美术展览便尽知晓。

咖啡馆桌椅稀疏,是我喜欢的距离感

乌镇印象_第20张图片

还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喝奶茶,有点讲究。mini壶可爱的紧呢。

乌镇印象_第21张图片

西栅沿河两条主路,蜿蜒向前,隔河相望。虽一河之隔,景观布局就又有所不同,各有侧重。一条偏商业化,一条更园林化。西栅的景色,大家看了估计会更熟悉,在很多照片和影视作品里都有高频的出现,尤其是夜景,绝大部分美照都是出自西栅,因为东栅晚上作为景区是关闭的,只有居民可以进出,所以没有什么点亮工程。两边我都喜欢,既喜欢西栅的夜色光亮,也喜欢东栅的乌漆嘛黑。在西栅的乌镇邮局里,买了一套明信片。好久没有手写过信件了,一鼓作气将一包明信片全部写了,投入绿色的邮筒,寄给我的朋友们。这种老邮筒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还是挺怀念的,自己手工盖邮戳,也是相当有feel~

心愿放在这里,倒不如,要么寄出去,要么放心底吧。

乌镇印象_第22张图片

西栅比东栅大不少,河道也宽,游船也多。一程大概将近一个小时。

乌镇印象_第23张图片

惬意地抽着烟,这么美好的景色,他在想什么呢?背影看着眼熟,他没有回头。

乌镇印象_第24张图片

这张我手机拍的西栅夜景不及西栅美丽的万分之一。手机没电了,我也疲惫了。

乌镇印象_第25张图片

我所住的民宿是外来的老板租当地居民的房子,改造而成。我住的这间房恰好和实际的当地房东家在一个庭院里。可以看得出来,房东夫妇内心热情好客,但因为租赁关系的原因,对住客有点疏远,刻意保持距离,没有过多的寒暄。在外面的馆子吃饭总觉得不够地道,房东太太做饭又非常香,我来往进出总是垂涎三尺。也许很少人能拒绝一个真正吃货的馋和真诚的赞美,于是后面几天,如果赶上饭点我在,他们就会叫我一起吃,说无非是添双筷子。真的很香,我也是真的很能吃,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后悔,因为按我的饭量和吃法,可真不是仅仅添双筷子那么简单。

 离开乌镇的那天早上,房东太太专门做了碗酸菜肉丝面给我,她自己腌制的当地特色酸菜。她说,她之前开过十几年的面店,养活了一家子人,也有了现在的积蓄和退休后的生活基础,让我尝尝她的手艺。听她的经历,才知道了她的年龄,让我大为吃惊。也许这么说有点夸张,但岁月根本没有在她脸上留下什么痕迹。她就居住在村镇中,没用过什么化妆品,也从来不做我们所谓的保养。我问,是因为乌镇的水土格外养人?她说,她只有一个窍门,就是不生气。不管是家里的,还是社会上的,无论怎样,她就是不生气。她说,你今天脸色不错,明显比刚来的时候好,那两天脸都是黑着的。我噗嗤笑了,说有那么明显吗。她说,是的,女人啊,就是不能生气。她是对的,刚来的时候,我确实是有很不开心的心事。难怪自己显老,原来是爱生气啊。

这碗面,料足味美,令人难忘。

乌镇印象_第26张图片

我有个朋友叫奶茶,对,没错,她很痴迷刘若英,她也喜欢乌镇。我想,在她眼中和心中的乌镇自与我的不同,一定更细腻唯美,我的就比较粗浅。一个人去乌镇和两个人去感受肯定不一样;和闺蜜去,还是和恋人去,自然又有差别;两个人去还是和一家人,和一群人,又各有种种不同。每个人会有属于自己的体会。

乌镇还会想再去吗,我想我会的。闹中取静而来的静,比纯粹的静更有生活气息,而这种气息既给人以逃离的快感,又让人有被包围着的安全感。这种平衡,对于我这种说不上来怎么回事就缺了安全感的人以极大的安慰。仿佛既独立,又融入,既拉开距离,又没有被抛弃。

对乌镇还是有很多的幻想。记得大四的时候,有一个周末实在无聊的厉害,写了个电影剧本,其实就是故事梗概,其中主要场景就是发生在乌镇。有科技、有动作、有言情,写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7点多钟,打给一个同学,非要念给他听。他被吵醒极其不耐烦,非要挂电话,而我那一刻极度需要有人分享,于是大言不惭地诓他说,只要你听完,我让你出演男二号。跌宕起伏地念完,他睡意全无,觉得还不错,问我一下步怎么办。我哪里懂什么拍电影,就说得先找人投资,找制作团队,就挂了电话。终于,我困了。刚睡着,他的电话又打回来了,问我,你说让我演男二号那事,可得说话算数啊。我说,放心吧,只要可以拍,肯定是你。打发了他去,我也进入了梦乡。年轻人就是有梦想啊,多好骗。哈哈,转眼十五年了,那部电影不但没有开拍,话本子还随着我旧电脑的意外格式化不复存在了。幸好,友谊还在。幸好,我们将老未老。

你可能感兴趣的:(乌镇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