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微信在屌丝期经历的『生死劫难』

只要本宝宝随便找几个略懂互联网的人问:“现在国内、外用户使用量最大的互联网产品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微信、Facebook...”从移动互联网无时无刻、随时随地的特性来说,微信、Facebook是当今国内、外最成功的互联网产品之一,同时它们都是屌丝逆袭型产品。本宝好奇的总结了它们在屌丝期走过的一些『生死劫难』。

一、Facebook的『生死劫难』

① 被哈佛关停的Facemash

Facebook的前身是2003年轰动哈佛大学的Facemash,是由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及其同伴开发的一套在线照片评比程序。但不久,这款程序就被校方关停,原因是遭到了一些组织的抗议和校方的否决。

Facemash照片评比的目标是标记出校园内最炙手可热的人物,比较两位同性别同学的照片,用户可以从中选择任意一个,被选中的那个人气将升高,假如一位同学的评分等级更高,那他的照片将拿来和其他评分等级更高同学的照片做比较。

Facemash关闭后,个子不高、有些内向又不是富豪家庭出身的扎克伯格却因此名声大噪,很多团体和个人邀请他去做项目,并结实了他创业路上重要的伙伴达斯丁·莫斯科维茨和爱德华多·萨维林,三人与扎克伯格室友克里斯·休斯一起成为Facebook最初的团队组合。现在看来这次『劫难』只是一个开始,也许就是大学时荷尔蒙分泌过旺的结果。

② 内忧外患的创业初期

早在1990年代,美国本土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社交性质的网站,在互联网泡沫之后的2003年更是冒出了MySpace、Friendster、LinkedIn、Tribe.net等大票社交网站。

Facebook直到2004年2月才正式在哈佛校园启动,这期间几乎每个常春藤联盟大学校园内都了有自己的社交网站。临近2004年秋季开学时,Facebook还面临着服务器将超载的压力,更严重的是团队剑拔弩张的气氛越来越强烈,Facebook是否应该作为重中之重在团队内产生了争论,因为扎克伯格想把另一个产品Wirehog推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

但问题逐渐得到解决,首先获得彼得·蒂尔等人60万美元的投资,2005年又获得阿克塞尔合伙公司1270万美元投资,但两次融资都没有分散董事会席位,公司也放弃了Wirehog,而最强劲的对手MySpace也被新闻集团收购。

2005年后的Facebook已经完成了屌丝逆袭,但千万不要以为经历了几次生死边缘的劫难后,并且聪明的创始人依然掌管着公司,公司就不会犯错了,也许大错不会再犯,但小错难以避免。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是Facebook能拥有今天的必要条件。

二、微信的『生死劫难』

① 微信到底让谁来做?

在微信之前,Allen Zhang张小龙带领的腾讯广州研究院在整个腾讯体系中的声音并不是如此响亮,主要负责QQ邮箱等几个产品,但微信的成功逆袭也让张小龙和广研完成了逆袭。

众所周知,微信的灵感来自于张小龙把玩国外一款移动端即时通讯软件KikMessager。事后张小龙将想法邮件给腾讯帝国盟主Pony马化腾,提出要做微信。但事情进展并不顺利,Pony并没有说:“小龙,微信就你做吧。”而是在腾讯内部公开竞争,好在张小龙的广州研究院团队最先研发出了微信,并且产品思路水平比其他团队设计的高。

在初期,张小龙和广研团队赢得了自己来生育这个孩子机会,但微信的发展过程并没有因此就一片光明,甚至是这个孩子刚出身就面临着『忍饥挨饿』的困难。

② 经历垂死的低谷

微信自诞生那天起的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是个孤儿,没有得到大腾讯体系的资源供给。而此时的竞争对手有小米的米聊、Talkbox和腾讯自家的QQ等等。孩子要成长需要师父带,米聊背靠小米手机拥有了巨大装机量在江湖上玩得很high,QQ本身就是腾讯产品的重中之重拥有的资源可想而知是非常丰厚的,而微信只能靠QQ邮箱这个单一的营销管道却要去挑战其他产品的江湖地位,导致孩子还没出门就已经跌倒。

无奈团队将语音对讲功能当作微信与竞争对手缠斗的救命稻草,2011年5月微信2.0版本上线,加入了语音功能。团队认为如果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可能微信就彻底没戏了。好在微信找对了方向,并且Android版本用户量开始快速增长,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屌丝逆袭成潜力股,才有了后来的腾讯注入集团资源去帮助微信,助其成长至如今地位的故事。

本宝宝查阅了很多案例,发现无数的产品最后是死的连灰都没有,还没出身就死了的也不计其数。前方有高能,越过需谨慎。

(笨宝宝关联微信公众号“菜鸟互联网人”,二维码长下面这样↓↓↓)

Facebook 微信在屌丝期经历的『生死劫难』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Facebook 微信在屌丝期经历的『生死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