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平台模式如何引领“互联网+教育”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亚力)11月12日,在“未来教育论坛暨2017年中国大学生在线学习白皮书发布会”上,艾瑞咨询研究院副院长金乃丽发布了《2017年中国大学生在线学习报告》

浅谈平台模式如何引领“互联网+教育”_第1张图片

《报告》称,大学生在线学习需求中,语言、职业技能课程需求最大,其次是兴趣学习和大学课程。41.7%的学生计划从线上参与职业培训。

由于可监督、学习氛围好、课堂互动强特点学生也会选择线下课程。线上课程主要缺乏学习氛围、师资信息、有效监管,线下课程主要缺乏在于受时空限制、费用高、不够个性化等方面。

在线教育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用户规模快速增长趋势明显。在18-30岁的研究目标人群中,男性在线学习者超过半数,多于女性;在线学习的人群多集中在一线、二线城市,其中本科学历以上的人群占据较大比例。在学习需求方面,语言、职业技能课程需求最大;不同阶段学习需求各不同,低年级学生需求更广泛,高年级学生更看重学习进修及技能培养;在学习驱动因素和学习态度方面,自我提升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名师讲解是吸引大学生在线学习的重要因素;在线学习行为大学生普遍态度积极、更加自律。

浅谈平台模式如何引领“互联网+教育”_第2张图片

因此“互联网+教育”会逐步走向成熟,开启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将加速推动传统教育的变革。

现在教育培训发展趋势应是两者结合,需要线上线下结合,也就是O2O的模式。线上是线下的补充,进行知识的完美无缝对接。

这个要基于第三方平台提供商搭建教育行业专业的SaaS服务,为教育机构、企业、教师等提供专业的在线教育平台搭建服务,满足教育机构对于在线教育的需求。

针对在线教育特别针对在职人群的培训机构要考虑到的就是学生就是一种自学,不是一种娱乐,需要自己的自制力。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实现结合线上线下的教学?让学生能更好的利益时间的学习提升自己呢?长期研究教育行业和知识付费行业的学伴君对于如何更好的利用时间学习提升自己浅谈一二。

浅谈平台模式如何引领“互联网+教育”_第3张图片

一、线下上课线上巩固练习

互联网的学习肯定是随时随地的、很个性的学习方式,学生不用跟着老师的进程走。还有就是互联网的教育能够提供的功能肯定比线下教育更为丰富。比如英语培训,光听课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练习。在线教育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够整合大量的练习资源。

线上教育跟其他线上服务一样,它是一个服务过程。可能在教室里听课听完了就听完了,但是在线上是可以反复听、反复练习。

微学伴——慕课、微课,两级章节目录,包括教学计划、学习、测试和评估(PDCA循环)完整流程的,能检测学员学习效果的课程组织模式,学生可随时点播学习,关联随堂练习、课后习题与作业本,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练习可以逐渐强度。

二、碎片化时间里完成系统学习

正儿八经的学位教育,只占所有教育当中一个很小的比例。今天任何一个卓有成效的学术领域,其实都是过去一代一代的学者,不断进行跨界研究和探索的结果。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在他当专利局职员的时候,用业余的碎片化时间完成的。

在碎片化时间里,因为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解决投入全部脑力去解决较艰难的问题,所以不大适合构建某个领域的知识结构;但是却很适合用来填充细节,来帮助加深对某个概念的理解,或者学习某种方法的其他用法。乃至社会各种场景当中的具体应用,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也能够完成系统化的学习。

微学伴通过微官网与手机网站同步,PC+手机门户+微官网三合一,数据打通。通过语音的形式进行观看直播,随时随时可学习互动。可实现实时视频互动,直播结束后自动生成录播,若不熟悉的可以方便后期再巩固复习。

三、数据分析

课程的访客数、分享访问次数、分享访问人数、课程访客数、课程浏览量,多维度的数据展现,用数据驱动,让营销和教学改进有据可依,提升经营绩效,

支持查看上架课程数量,不同课程的学员数、播放数、销售额等数据

学习过程中还可获得收益,微学伴支持二级分销,让学员来推广课程,并在其成功推广后给予佣金。使用邀请卡邀请好友(不包括自己)成功付费课程,该用户将获得基于您设置的奖励比例所计算的奖励金额。

浅谈平台模式如何引领“互联网+教育”_第4张图片

今天就分享到这儿,写在最后,学伴君最近看到一段话还是有点意思的,在这里摘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人生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要想成功就要把学习当作一段段连续学习的过程。”

知识的作用是什么?为我们指引方向,做正确的事情。

求知欲和食欲有相似的地方。爱吃东西的人越吃胃口就越好,味觉就越灵敏,就越觉得食物美味;好奇的人,越学习就越觉得知识有趣。



各位盟主: 这是一封来自前线的捷报!

https://mp.weixin.qq.com/s/mTqyMi-yHMVw4OpFz8QmPA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平台模式如何引领“互联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