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手机为什么还要读书,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有了手机为什么还要读书,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_第1张图片

如果做一个问卷调查,设计这样一个题目:你曾经问过的最傻的问题是什么?

我会毫不犹豫的想到多年前的那次师生间的对话。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阳光很暖。

几个月前,我刚刚放弃了干了两年的老师的工作,到了一个海滨城市读研。对于前途,一片迷茫。再读三年之后,也许会找不到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跟导师之间有了第一次正式谈话,无关学术。

我悲观的问:“依照现在的就业形势,三年之后,很可能我找的工作不如本科毕业时好,那么我再读三年的意义是什么?”

导师没有直接回答我,他想了一分钟,然后郑重其事的说:“我现在无法给你描述多读三年有什么意义,但肯定有意义,这个问题,我想也许你会在毕业后多年自己找到答案。”

对话没有解决我的疑惑,但我却牢牢记住了导师这个观点。

多年后,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发达,人们对书本的依赖越来越弱,而我却成了那个相反的人。

毕业后,再也没有人强迫自己去读书,然而自己却比以往任何时候在读书这个问题上更舍得投入,我想,我已经体会到了当年导师那番话的意义,只是没有系统的进行一下总结。

为什么获取信息的渠道这么多,我们还是要下大力气去读书,直到最近看完了日本学者斋藤孝的《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以下简称《深阅读》),书中的一些观点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寻寻觅觅很多年,终于找到了对为什么读书的最好的回答。

作者在书中说:“如果书读的不够,只依赖互联网的话,就只能在海量的信息表面漂流,完全无法深入其中。换句话说,要想更有效的利用互联网,得先确保自己的精神和思想达到足够的深度。”

我们并不缺少获取信息的渠道,缺少的是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变成自己的思考力的能力,这种能力被作者称为“深潜力”。

换成自己的理解,就是每个人现在都拥有海量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无论是通过互联网还是手机,我们随时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了解自己想了解的内容。在这一点上,大家是平等的。

不平等的是,每个人对不同信息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是不同的,同一篇文章,有人当作消遣,有人能谈出一二三,有人能写出比书还长的书评,这就是差距。

以前经常问自己,读的书不少,获得的信息也不少,为什么形不成自己的理论和系统,让自己谈看法的时候还是干巴巴?

这,就是缺少一种真正阅读的能力,缺少深阅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最大原因。

关于为什么要读书,书中谈了几个方面的观点,条条切中要害。

不读书,就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柱,遇到问题时缺乏强大的心理支撑;

不读书,就不会整理自己的问题,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不读书,就难以看清世间的一些基本规律,把现象当作本质;

不读书,就很难拥有与自己谈判的能力;

……

从功利性的观点来看,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在短时间内难以看出明显的差别,但如果假以时日,这种差别在很多人那里是能够感觉的到的。

这些年,参加了不少大考小考,每次几乎都能够顺利过关。很多人觉得,这是考试能力强,刻苦的缘故。这纵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还有很重要的原因非身临其境不能深刻体会。

这个原因就是长期积累的厚度,对问题的快速理解能力,宏观把握能力,迅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等等,大家看似花的时间和精力差不多,但有人就是出成绩,差别就在这里。

这个问题,也是自己经过了很多年才领悟到的,所以才更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读无用的书。

当然,《深阅读》所阐述的问题绝不仅仅限于读书的意义这个问题,之所以花大篇幅去说这个问题,是因为它触动了自己敏感的神经。

苦苦思索多年的问题,终于一朝获得最好的答案,这是怎样的一种快乐。

《深阅读》是一本小书,书很薄,相对于读过的那些大部头,很快它就能被翻完,而且内容通俗易懂,讲的都是大家知道的东西,只不过没有多少人系统的去探索过。

它没有多少趣味性,却把读书的一些问题都讲明白了,为什么要读书,养成什么样的读书习惯,增强读书力的方法等等,把“读书”这件小事说的通透明白。

作为一个喜欢读书的人,读到这样一本小书,算的上幸运。

作为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如果不想整天沉溺于碎片化的知识获取,可以翻翻这本小书。

几年,十几年之后,很多人能够自己体会到读书的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了手机为什么还要读书,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