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 [第11节]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 / 主播:安妮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菜单栏可查阅目录。下载地缘图集在VX对话框回复:地图
河济之间(2)
广义“黄泛区”,指的是历史上会受到黄河泛滥影响的区域。这是一个以荥阳台地为起点,向东北和东南方向延伸的扇形地区。在东南方向,黄泛区的边界穿越河南中部、淮河干流,直抵安徽西南部的大别山北麓,覆盖整个淮河中下游流域;在东北方向,黄河在历史上最北端的出海口,位于天津市的东部。这意味着之前我们描述的:北京-保定-石家庄-邯郸-安阳这条太行山麓城市带以东地区,历史上都曾经受过黄河的直接影响。
在这样一个面积巨大的扇形区域里,并非没有幸存者。这个幸运儿就是与济水擦肩而过的山东丘陵。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上,山东丘陵地位即独特又重要。围绕这片高地诞生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影响至深的“东夷”文化。
尽管在争夺中央之国控制权的博弈中,最终的胜利者是来自于西部黄土高原的华夏部落,并且让带着黄土气息的“华夏”一词,成为了整个文明的代名词,但这并没有削弱山东丘陵的地缘重要性。位于整个丘陵地带最西端的“泰山”不仅在中央之国得到“东岳”的尊贵身份,封禅泰山更成为了历代帝王彰显文治武功的标志。
山东丘陵之所以能够成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于较高的地势能够使其免受黄河之水的困扰。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类对于水的感情是复杂的。开阔、肥沃的温带平原地区,固然在农业和人口潜力上,较之高地有着明显优势,但低流的河水同样有可能在平原地区酿成灾害。在人类的力量还很渺小的时候,出于趋利避害的考虑,总是会倾向于在高地上生存,在掌握自然规律或人工干预的手段后,再进入低地区发展壮大。
4000年前的大禹治水,是人类第一次对以黄河为核心的华北平原水系进行治理。去除掉当中的传说、演绎成本,整个治理工作的地理脉络还是十分清晰的。具体来说,以大禹为代表的华夏先民,是对黄河在山东丘陵以西、以北的河道做了一个疏导工作,设立一个范围可控的泄洪区。这个黄泛区的西界被称之为“禹贡黄河”,正是它保障了我们刚才所说的,沿太行山麓城市带的安全;南界则控制在山东半岛的北缘,今黄河河道之北。
大禹治水地点示意图
∨
在这样一个喇叭形的区域里,),这些黄河下游支黄河拥有多条可供选择的入海河道(比如滹沱河下游线被统称为“九河”。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些黄河下游分支的存在,“河”这个原本专属于黄河的标签,才开始被作为后缀(比如徒骇河)用在每一条黄河下支的名称中,并进而取代“水”成为一个通用名。
需要注意的是,“九”只是泛指,并是说一定只有九条河道。在“水”还是河流通用名时,在这一区域以“河”为后缀的水道多达十余条。这样一个最终以渤海为出口的黄泛区,我们可以称之为“北黄泛区”,而向南向受黄河影响的区域,则可称之为“南黄泛区”。
从地缘结构上看,大禹治水的主要目标,是保障中原的安全。在禹贡九州的设计中,豫州因其居于九州之中的位置,又被称之为“中州”,其在地理上的设定为大河之南。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中原”的概念虽然已经扩张到了部分黄河以北地区,但仍然会以“河南”为标签。将黄河泛滥的区域,疏导、固定到北黄泛区,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居于天下之中的“中州”,不再遭受灭顶之灾。
控制这个枢纽板块的族群,亦可以此为基地向河北、山东、江淮地区辐射影响力。有鉴于此,大禹在完成治水功业之后,由他的儿子启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说法,最起码在地缘政治角度是符合逻辑的。
在大禹所疏导的下游分支中,最西侧以今天津为出海口的这支属于干流,被后世标定为禹贡黄河。这也是为什么,民间一直有“九河下梢天津卫”之说;最南端的一支则是位于今天黄河下流河道之北的“徒骇河”。这样一片禹贡黄河以东、徒骇河以北的北黄泛区,有一个很简单明了的地理名词来进行覆盖,它就是“河间”。
“河间”一名,当下仍然在中央之国的行政序列中,是河北省沧州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在汉代,归属于冀州范围的河间,在行政地位上则要更高一级,只是在“河间国”与“河间郡”的建制中转换,东汉末年的建制为“河间国”。其境大致相当于现在沧州地区的西半部,大致以“禹贡黄河”为界,与隶属幽州板块的涿州相邻。
在三国时代,原本为袁绍手下,后来归顺曹操的大将张郃便是河间国人。不过行政意义上的汉代河间国,只是九河支撑的河间板块的一部分。在归属于冀州的这部分古河间地区,东汉王朝最起码还封建有:勃海、安平、清河四个封国。
济水位置示意图
∨
探究古河间地区的原始属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兖州板块的形成,以及今天河北、山东两省的分野问题。利用一块低地做泄洪区,即便在当代防汛预案中也是很常见的方案。一旦那些平时用来固定河流流向的堤坝,在大洪水来临之时无法继续支撑,那么洪水就会被有意识的导入之前设定好的泄洪区。在开闸泄洪之前,原本居住于这片土地上的居民,会按照预案撤离到安全地区。等到洪水退却之后,再回到重建家园。4000年前的华夏先民,显然不具备这样的预警和组织能力。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大禹的方案是牺牲掉河间地区的开发,将之设定为一个从一开始就被牺牲掉的泄洪区。
应该说,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大禹所设计的方案是最为可行的。此后3000年间,黄河都是在河间地区入海。期间虽有几次小规模的向南分流事件,但都很快拔乱反正。然而到了公元1128年,黄泛区的概念开始出现历史性的南移。这一年冬天,在前一年被金军攻破东京汴梁并失去两位皇帝的宋王朝,决定弃守中原退入长江流域偏安。为了阻滞金军南下,黄河南岸的堤坝被扒开,这条大河的流向随之发生重大改变,开启了长达700余年的“夺淮入海”历史。一直到公元1855年,黄河方因在河南兰考境内向北决口,改道现在的路线重回渤海。
南宋王朝这次的“以水当兵”之举,很容易让人想到800年后发现在花园口的一幕。事实上,这一幕在历史上曾经多次上演,对整个南黄泛区的地缘稳定性,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过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遭受这一影响的还是北黄泛区。作为一个天然泄洪区,尽管会有多条水道帮助导流,但黄河的高含沙量以及整个九河地区低平的地势,注定了这些河流也不会稳定的保持同一路线。
稳定是发展文明的基础,鉴于这种不稳定性,古河间地区一直到春秋时期都没有得到开发。直至战国时代,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从地缘政治结构上看,战国时代与春秋时代相比,一个突出变化在于各自独立的诸侯国数量,由140余个锐减为十余个。其中最大的七个,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战国七雄了。这一变化,使得各主要诸侯国在客观上具备了改造自然的基础和动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占据中原之地的魏国。
有关魏国兴修水利的典故主要有三:一是之前在解读邺城时,提到过的“西门豹治邺”。这位被载入小学课本的魏国人,通过在漳水南岸修建十二道引水渠灌溉农田,夯实了魏国在邺城的统治基础;二是开挖连通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鸿沟”,第一次通过人工运河而不是河流泛滥打通两大水系,让中央之国的南北方在地缘上结合得更加紧密;三是为境内的河道,尤其是黄河加高堤岸,以降低洪水威胁并从泛滥区获得更多的土地。
然而改变自然注定会打破原有生态平衡。不是所有人都认可魏国的这些水利措施,尤其是为境内河道加高堤岸的做法。客观上,魏国加高自己境内的堤岸的做法,并不能减少丰水期的水量。换句话说,那些固定在河道中的黄河之水,如果不能在魏国境内泄洪的话,自然就会更加猛烈的倾注在下游国家境内,这也就是“以邻为壑”这句成语的由来。
在提出这一批判意见的孟子看来,当年大禹制定的疏导策略,才是顺势而为治理水患的根本之道。问题在于,从魏国的角度来说,这种做法似乎也没有错。毕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国家需要开发更多的土地(尤其在面临国家竞争时)。保留泛滥区的做法,虽然看起来更顺应自然之道,但在生存权和发展权面前,却难免被认为与现实需求相矛盾。
魏国的想法并不能算自私,在这个中原之国魏国开始通过兴修水利扩张可居住面积时,其它诸侯国也在做着同样的努力。就黄河下游的情况而言,在河道被逐渐固定之后,河间地区的稳定开发成为了可能,并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了与之相邻的:燕、赵、齐三国的瓜分对象。其中燕、赵两国主要在现在的河北省境内展开争夺。前者越过禹贡黄河的最后一段,将燕长城向沧州方向延伸;后者则向东将衡水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至于山东境内则主要为齐国所觊觎,并与燕、赵两国在河间地区呈鼎力之态。这也是为什么在战国期,身处北方的燕国会与身处东方的齐国发生战争,并发生乐毅合纵攻齐事件。
就禹贡九州设计者的初衷来说,它所设计的兖州范围应该是“禹贡黄河”与济水之间的这片区域,我们可以统称为“河济平原”。换句话说,我们所释读的古河间地区,被包含在兖州板块,并且占据了核心地位。以今天的行政规划来说,你把河北省的沧州、衡水两地;山东省的滨州、德州、聊城三地的辖区在地图显示出来,大抵也就知道“兖州”在草图上的范围了。
从以天然边界确定行政边界的角度来看,兖州的设定有其合理性,前提之一是黄河和济水真的能够充当一条天然边界。问题恰恰在于,黄河并不是一条稳定的黄河;勉强拼凑在一起的济水,也不是一条稳定存在的河流。以黄河干流的走向来说,在九州理念得以践行的西汉时期,它的位置就已经向南偏移到了现在的:沧州、德州、濮阳一线,由河北黄骅市境内入海。为和最早的“禹贡黄河”做区别,这条成型于战国后期,在西汉成为主线的黄河下游被后世称之为“汉志河”(又称“西汉故道)。
在黄河下游被固定在“汉志河”的情况下,再以禹贡黄河作为兖州北界已是不可能。最终 “汉志河”的部分河道,成为了兖州刺史部确认北方边界的依据,而汉志河以北至禹贡黄河之间地区,则依禹贡九州的设计原则,成为了冀州的一部分。汉代的“河间国”之所以能够得到“河间”之名,盖因为它正位于这两条黄河河道之间。然而事情并没有完结,在王莽终结西汉建立“新朝”的第四年(公元11年),黄河在邺城一带决口再一次向南改道,让兖州的存在又一次面临尴尬。
东汉.兖州地理行政图(横屏观看)
∨
对于兖州和济水来说,幸运的是这次改道所形成的下游河道,虽然离现在的黄河河道及济水很近,但却没有侵夺济水的河道,而在夺取了济水之北的另一条古河流——漯水的河道,由山东利津一带入海。又过了仅仅12年(公元23年),王莽所建立的新朝政权便被怀念汉朝的力量所颠覆。只是不管你认为这在政治上是拔乱反正,还是改朝换代,都已经无法改变黄河改道的现实。
东汉十三州郡
∨
如果一定要遵循兖州在“河济之间”的设定,那么平原属性的兖州将变成一条东西纵横约700公里,南北宽仅数十公里的蛇状行政区。很显然,这种设计在地理、地缘层面都不具备合理性。既然古冀州的设计,可以变通的切割为:燕、并、幽三州,那么在地理环境出现大的变化时,兖州也没有必要一定要遵循它的原始设定了。
实际上,即便在河济平原的范围没有那么怪异的西汉时期,兖州的设计实际也已脱离“河济之间”的设定。换句话说,我们在理解兖州的地缘位置时,并不能按照它的原始设定来理解,那么到底哪里才是“兖州”呢,我们下一节再揭晓答案。
- END -
赠+
领取地图礼包
戳图片,看往期系列
▼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