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视域下的“小历史”研究 ——以张先清《小历史: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为例

“他者”视域下的“小历史”研究

——以张先清《小历史: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为例

“他者”视域下的“小历史”研究 ——以张先清《小历史: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为例_第1张图片

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冒险的历程,尤其是那些超出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课题,刚一接触《小历史: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就会使你怦然心动。四百多年前中西文化的相遇,在人类学研究领域究竟会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在学者张先清那里,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境遇与情形?在未来研究的方向上,启迪与洞见能拓展出什么样的一片学术天地?毫无疑问,从内在本质上看,“他者”视域下的“小历史”研究,比较学视域下的“小历史”研究,正是人类学学者张先清学术的着眼点、创新点。

作为厦门大学人类学的系主任以及学科带头人的张先清,身负重任,一方面如何继承与复苏林惠祥的厦大“华南学派”之学术传统,另一方面是其着力打造的国际化人类学学术研究团队。这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相加混合过程,而是如何相通相融成为一体化的问题。张先清自身专业的研究方向是中西方基督教的接触与对话,这是一个历史学延伸出来的分支方向,就是将文化接触与文化冲突的议题,放入历史经验中并通过学术研究的新视角,不断开拓发现其新意。在这本书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在其论文《传教士、海难与跨文化接触:1583年海南岛飘风事件分析》中,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人类学学术研究范式,张先清学者立体全面真实再现距今435年前的那次“海南岛飘风”事件,文章分为前言、从马尼拉到交趾支那、飘风海南岛、跨文化接触、结语等四个部分,详细复原讲述:

“1583年5月(明万历11年),一艘载着一支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团体的帆船由马尼拉前往越南,并在当地停留一段时间后,因为未能达到传教的目的而被迫返航。途中遭遇风暴,漂抵海南岛昌化县附近洋面。传教士上岸后被明朝兵丁捕获,并被辗转押送各地,前后羁留在华南地区长达三个月之久,最后在9月份被遣返至澳门。借助记录这次飘风事件的数分西班牙文传教士资料,能够重建这段事件史,并进而考察16世纪南中国海地区的传教航行、海难与跨文化接触之间的关系。”

马文·哈里斯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其出版的《文化人类学》(1983年), 认为濡化现象是现代人类学研究的中心。濡化是人类文化学者提及较多的一个概念,内涵外延各有界定;有人认为文化濡化对采借过来的文化元素,要放在本土文化中进行磨合,乃至改造,使之与本土文化协调起来,融为一体的过程;还有一种说法,是指人类个体适应其文化并学会完成适合其身份与角色的行为过程。

中西异质文化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时间、空间之中产生、发展出来的两种形态极为迥异的异质性文明。一种文明的基础是神话和基督教,一种文明的基础是孔子及其儒教儒学,这两种异质性的(宗教)文化相遇、接触之处,必然带来更多的审视与撞击,张先清的《小历史: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就是从中西文化的相遇入手,来研究明清之际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现代化进程和动力源泉,人类学研究方向和田野调查方法,成为贯穿该书13个专题学术文章的总纲和显著的线索。

上卷的仙花寺五篇论文,中卷的西儒四篇论述,下卷的民族志话语三篇,加之以引言“大时代的小历史”,构成了张先清人类学学术研究的大致轮廓。中国和欧洲的相遇,东方和西方的相遇,或者说是儒教和基督教的相遇,孔子和耶和华的相遇,在寻求东西方文化沟通融合的今天,从东西方文化与宗教相接触的角度来探讨跨文化交流的规律和方法,这是人类学研究的自觉意识,更是东南人类学更是张先清学术研究一脉贯穿的总主题,华南传统的学术渊源与创新正基于此,也源于此。

《只是一首诗:文化相遇中的“仙花寺”故事》 、《庄起元及其“读《七克》西书有感”诗——兼谈《七克》一书在明清知识界的流传及影响》、《黄克缵答沈□书札考释——明末南京教案的一个插曲》 、礼仪的对话:张象灿及其《家礼合教录》 、《贸易、儒学与传教:明末闽南天主教会的社会网络》,纵观这些学术研究论文,小切口,小事件的中西文化相遇,折射出两种异质性文化的对话、撞击和交融之过程。体现了陈义海在其博士论文《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这样陈述道:“宗教可谓跨文化交流这支乐曲中的一根最敏感的弦。我们认为如果辨不出这根弦的音调,我们就无法理解文化的旋律,文化间能否沟通,实际上,就是看宗教与文化(宗教)间的弦音是否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清间来华的利玛窦等人,就是调弦之人了。”

厦门大学人类学学者刘新的《自我的他性》以及黄树民《林村的故事》这两部民族志分别以乡村和城市两种书写情境,投入到卷入中国社会转型的人群的命运与思想百态,这种将社会转型与村落变迁、个体际遇的结合看作是“关键时刻”叙事,田野调查者有着高度活跃的问题取向,然而又能将宏大问题渗透到日常生活叙事中,从平淡的人物对话、生活细节中敏锐地发现时代激流给人的重创以及观念的微妙转变。

早在2003年在彭兆荣访美期间,完成了第一本系统介绍旅游人类学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的著作《旅游人类学》,该书也奠定了其成为旅游人类学领军人物的基石,在其作为厦大人类学学科领头人期间,保护了林惠祥人类学传统,同时也引进国际化学术背景的人才,加强国际的学术交流,扩大李亦园的学术影响。 就在同一时期,厦大开始旅游人类学的应用研究,同时以黄向春为代表的历史人类学的研究也正在悄然兴起,学界称之为“华南学派”,而他们自己则认为他们只是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做“华南研究”,以厦大人类学系为例,在先驱和开创者林惠祥之后,陈国强、蒋炳钊等是第一代人,石奕龙、郭志超等他们的学生是第二代,黄向春、蓝达居等则是再传的第三代。这种代际意识,传承与求变的紧张关系在黄向春这一代学者积淀更深、体会更切,学术传统的“再结构化”需要第三代学者回应并实践,以此形成了一种新的范式和学术传统。

这在张先清论文中亦可看到清晰的脉络,《优游士林:耶稣会士艾儒略与明末士大夫交游新证 》、《正邪之辨:艾儒略对福建民间信仰的认识》、《皇帝、朝臣、传教士:耶稣会士闵明我与清初礼仪之争的一段插曲》 、《印象与想象:清代中文史料中的徐日昇形象》,能将宏大问题渗透到日常生活叙事中,从平淡的人物对话、生活细节中敏锐地发现时代激流给人的重创以及观念的微妙转变。正是张先清“小历史”的这一个现象,更是华南学派研究的共识和学术自觉意识之体现。

《“鞑靼”话语:17世纪欧洲传教士关于满族的民族志观察》 、《身体的隐喻:16—18世纪欧洲社会关于中国人的种族话语》以及上文提到的《 传教士、海难与跨文化接触:1583年海南岛飘风事件分析》张先清关于民族志话语的论文,更提出了跨文化交流产生的种种文化濡化现象,是我们近距离观察文化交流的新视域。

《 中国文化的瞻望》的作者殷海光:“任何两个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甲和乙发生接触时,甲可能从乙那里撷取文化要件,乙可能从甲那里撷取文化要件,当两个文化不断发生接触而扩散时,便是文化交流。文化交流的过程便是濡化。在濡化过程中,主体文化所衍生的种种变迁,就是文化变迁。”

张先清的《小历史: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就是一部生动具体的文化濡化史,栩栩如生地反映当时中西异质性文化相遇时的种种波折、尴尬、撞击与融合过程,使我们通过学术研究的成果去亲临那段历史情境,并能以文化多样化的现代性观念、心态重新认识复原几百甚至是千年之前文化相遇的人类学解读。

张勇,男,1972年出生于河南新野县,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宁夏大学,文学评论者。多年教师经历、房地产开发企业、医院、媒体工作经验,现从事企业文化策划、宣传、企业内刊、自媒体矩阵布局,作品多发表于《宁夏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昌吉学院学报》、《科技创业月刊》、《商情》、《东莞日报》、《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宁夏大学校报》、《普州文学》、《安徽文学》、《躬耕》、《六盘山》、《山东商报》、《新消息报》、《香港文艺报》、《永平回族》、《中华读书报》、《新华书目报》、《半岛都市报》、《贵阳晚报》等刊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者”视域下的“小历史”研究 ——以张先清《小历史: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