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做好人----也说《巨婴国》

许多人对武志红的书持质疑态度,在网络上干脆将其视为邪教骗局。在阅读《巨婴国》时,部分观点我并不赞同,写作手法也常常令人有过于感性,缺乏逻辑条理之感。

但是,我从来没有把他的书当做是圣水良药,也从不认为读了他的书就能够有效的指导人生,实际上任何一本书都不具有这样的功能。

一本书带给读者的不应该只是文字内容思想的复制,更应该引导读者了解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从而产生新的思考。

阿甘他娘用一盒巧克力成功的让大家知道了生活的不可知,然而,由于对巧克力的普遍认知,我们理所应当的以为生活的不可知都是美好,都是和自己符合自己想象的。

可是。阿甘他娘忘了特别嘱咐我们,巧克力界也有奇葩。苏黎世有种90%可可黑巧克力,据说和中药味道有得一拼。

关于武志红的《巨婴国》也许你不会认同他的观点,但是,这么有趣的观点,看看又何妨。

拒绝做好人----也说《巨婴国》_第1张图片
《黑镜》剧照

多年前,任贤齐的《心太软》中有几句歌词这样写到:“多余的牺牲,他不懂心疼,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好人”。仔细想想,生活中像歌词里这种想做好人的人实在太多了。

大把的好人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懂事、听话、乖巧、有牺牲小我成就大家的精神、永远不拒绝别人的要求、无私的付出不求回报、不给别人添麻烦······武志红提醒我们,这个“好人”是集体主义文化所倡导的人,他们往往是别人眼中的好人,别无所求,受人尊敬,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们发怒,他们可以一直安静的在你背后,给予你想要的支持与帮助。

然而,这样的好人是如何被人对待的呢?

评价一个人好不好的标准来自别人,别人尊敬好人,佩服好人,却难以发自内心的爱一个好人。为什么?武志红提醒我们,如果看到事物的A面,就一定意味着,还存在一个-A面。

“好人”的另一面是封闭、委屈自我、讨好、拖累、压抑、被动、冰冷、僵硬,他们往往被辜负,被拒绝,遭到冷遇。

英剧《黑镜》有一集《虚伪的分数》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女主生活在一个看分数的世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植入眼睛的特殊晶片,看到别人的分数。分数将人们划分为不同阶层,大事小事都与分数挂钩,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和哪个阶层的人相处,就要在哪个分数段。女主每天的生活就是早起对着镜子练习笑容,随时随地刷手机给别人评分,还要想尽办法让别人给自己评高分,只有这样才能进入理想的阶层。女主努力讨好他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日常习惯,只希望通过参加一场高分数者的婚礼,来提高自己的分数。最终,婚礼参加了,分数却成为0。被摘去晶体,卸下伪装的女主在监狱里与另一个牢房中的男子尽情对骂,酣畅无比。这是一个当好人不成的故事,结局并不悲哀,好人没当成,但成了真实的人。

要当“好人”就意味着你无法活得真实,你要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迎合大众的需求,符合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判断,你什么都付出了,却根本没得到自己想要的,反而失去了自我。“好人”的另一面不是坏人,而是真实的自己。

拒绝做好人----也说《巨婴国》_第2张图片
书中插画


“你是个好人。”这句话被六成的网友当做拒绝表白的“神器”,这句话里面的逻辑是:我要拒绝你了,但我不忍心伤害你,给你贴一个好人的标签,意味着我也是个好人;你是一个好人,所以你一定不会因为我的拒绝而伤害我;既然你是一个好人,你就应该被拒绝。

《红楼梦》中,秦钟称呼宝玉为“好人”,不是给他贴标签,而是发自真心的亲近他。在许多亲密的关系中,我们会称呼对方为好人,这里的好人意味着爱,意味着真实。

但再看看另一种情况,歌曲告诉我们“好人一生平安”,俗语告诉我们“好人有好报”,季羡林先生也曾说“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多的人就是好人”。这样的的好人多么悲凉!他们从里到外给自己贴上“好人”标签,于是,对自己好一点就变成了一件坏事。这样的“好人”得了贞节牌坊,受到了万众敬仰,却将自己活成了枯木死灰。做个“好人”就要压抑自己,就要对自己坏一点,好吃的留给别人,好用的留给别人。只要别人能给她幸福,我就应该退出;只要保持自己内心的道德观,就能做一辈子好人,也一定会有好报。

我们的集体主义文化崇尚大禹精神,为了治水,可以三过家门而不入,心中有公德,不要有私德。一个运动员得到奥运金牌时,不应该感谢父母,要感谢国家,不应该沾沾自喜,而应该谦虚内敛。当一个人不去麻烦别人时,也就与别人没有了关系,当一个人只为大家,不要小家时,情感也走向了寂灭。这就是我越来越反感类似《感动中国》之类节目的原因,那些人感动了中国,却没感动亲人和自己。当然,我不是反感那些令人尊敬的人物,而是厌恶颁奖词千篇一律的歌颂“牺牲小家,奉献自我”的论调。

人与人的相处,不应该追求情感寂灭的美感,否则骨子里透露的都是无望。

小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总是要用乖与不乖来区分,在家长与老师心中,乖的孩子就是听话的、懂事的。这样听话的乖孩子,将来到了社会才能做一个人人都喜爱的好人。从小系统到大社会,都要求我们做好人,做听话的人。

听谁的话?听父母的、听长辈的、听老师的、听符合传统标准的、听集体主义价值的,就是不能听自己的。一旦听自己的话,就会被责怪,被孤立,被冷落。所以,无数孩子被教育不能提要求,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只要会说“好的,是的”,会闭嘴就是懂事的,有一天,总爱说话、做小动作、表达自我的孩子学会了闭嘴,就学会了懂事,然而,那一天也意味着他或她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学会了将自我封藏。

想起张大春在《认得几个字》中讲到,“乖”这个字哪里只有乖巧听话的含义,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政至察则众乖。”这个“乖”字根本就是背弃而远离的意思。


拒绝做好人----也说《巨婴国》_第3张图片

背弃了自我,远离了真实的“乖孩子”和“好人”,我们还是别做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拒绝做好人----也说《巨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