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大智慧的武术行家——程宗猷和他的《少林棍法阐宗》

一个有大智慧的武术行家——程宗猷和他的《少林棍法阐宗》_第1张图片

    年少时只以为枪和刀是兵器,并不以为棍是兵器。后来,看了电影《少林寺》,从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才知道棍也是可以作兵器的。再看《水浒传》,最先出场的兵器就是棍,在《水浒传》第二回,得罪高俅逃离东京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在史家庄收史进为徒,所授即为棍法。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善于使棍,最开始就是一条齐眉棍伴身。棍术在古代战阵里一直是主要兵器之一,正所谓“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棍棒的杀伤力不容忽视。好多名将都对棍术颇有见解,明朝将领俞大猷、抗倭名将戚继光都对棍法有详尽的论述。明末著名军事家茅元仪说:“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少林之说,莫详于近世新都程宗猷之《阐宗》。”

一个有大智慧的武术行家——程宗猷和他的《少林棍法阐宗》_第2张图片

我即收藏有一本民国五年尚文书店影印程宗猷所著的《少林棍法阐宗》。书名由清道人题写。清道人李瑞清,江西抚州人,书法家、画家、诗人、教育家,大画家张大千曾是他的入室弟子。清道人题写的这本《少林棍法阐宗》,完全影印自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的刻本,分上、中、下三卷。配有55幅图和52首歌诀,卷首有明代汪以时、陈世俊、程子顾三人序,正文上卷有紧那罗王显圣像和小夜叉、大夜叉、阴手、破棍等少林棍法,中卷有棍式、枪式、棍势图,下卷为问答部分,是《少林棍法阐宗》作者程宗猷的棍法心得。

一个有大智慧的武术行家——程宗猷和他的《少林棍法阐宗》_第3张图片

程宗猷这个人的经历很有趣,他是明代徽州休宁人(1561-1636),本名程冲斗,明末清初一本记述明人掌故的册子《怀秋集》里记载:“休宁程宗(冲)斗弱冠好枪棍,祖付三千命贾,宗斗携往河南少林寺学武艺,罄其橐。”,祖父让其经商的三千金,全部被其用在少林寺学艺上。程宗猷学艺十多年,在刀、枪、棍、弩诸方面,皆有较高造诣,尤以棍法为精。程宗猷艺成后因经商之金用尽不敢回家,“惧祖责”,其“父遣人访得之,闭诸室,不令他游”。后随父挟重资到北京经商途中遇到响马贼,“宗(冲)斗独敌数十人,皆辟易。响马惊拜曰:神人也!邀其父子至山,宴而后归其橐,(冲)斗从之。方半酣,偶闻门外喧哗,急跃起如飞鸟掠檐间,忽不见。群盗惊甚,少顷,自门外从容来曰:吾乍闻喧,将试吾拳勇,乃下人噪杂,不足辱一挥也。盗皆色恐,还其行装,送其父子归。”程宗猷练武十余年,初拜当时少林寺武僧之首——洪转为师学习棍法,又与宗想、宗岱两师习武练棒,以后还从广按(广按尽得洪转真传)谈拳论棒,并四方游学,终成一武学大家。按照传统“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时候的程宗猷应该尽其所学报效国家,但其叔程继康在《少林棍法阐宗》后序中说了一件事,颇可玩味:昔倭虏寇朝鲜,颖兵宪詹公数使军中教师讽冲斗出。……人皆以此时冲斗当为知己用矣,辄谢曰:“古之报知己者无如聂政之于严仲子,政以老母在,此身尚不敢许,吾安能效温太真作绝裾事?”皆不就。“程宗猷终以经商而终其天年”。程宗猷不但是一个有很高造诣的武术行家,还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有大智慧的武术行家——程宗猷和他的《少林棍法阐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