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姑娘今年已经是在大学连续第四次学习成绩排在年级第一,拿了四次一等奖学金。在放榜的时候,旁边的同学惊叹着问她:又是一等啊。她打着哈哈。其实,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并不是因为拿的多了才没有感觉,是因为她觉得那对她来说并不是能激起动力的东西。
M姑娘从小就是家长口中的别人的孩子,学习道路上一路顺风顺水。
只是在她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因为某个绘画比赛,当天的作业没办法完成,就去找老师商量可不可以作业少做一点,回家便受到了家长的责罚。从此之后,每一次的作业都会兢兢业业的完成,再无半点纰漏。而绘画便也再不那样上心,她的绘画梦就那么死了。
然后一路努力拼搏,终于到了高考,这个在很多人眼中决定命运的时刻。然而,高考失利。只考上了一所中等偏上的大学,她始终报着自己不应该只上这样大学的信念,只是继续努力学习,期待考研考上一所好学校,让自己的前途更加光明。
大一的时候她报了学校的电台,因为用声音温暖其他人是她的一个小小心愿,但是因为电台的忙碌与学习的冲突,她第一学期只拿到三等奖学金,还是在包宿四次的情况下。她心有不甘,只好退掉电台。于是,她的播音梦也死了。
在之后的两年中,她依旧是那个从来不逃课,用心完成每一科作业、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好学生,然后顺利成章地拿到奖学金,生活没有什么波澜。
就在大三的末尾,她说,我想退学。
其实M姑娘之前的经历并不是特例。在中国,有多少这样的孩子,他们在教育的窄门之下,只能放弃自己本来爱好的事情,然后只能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在题海中奋战,为的就是出人头地,考上一所好大学。
但是,上学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成绩也本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标杆。
我们中的大多数从小就被灌输成绩至上的观念,考得好了,就会有各种奖励;成绩不好,等待我们的则是同学的另眼相待,老师的旁敲侧击,家长的责罚。看起来,只有成绩才是我们成长中最重要的,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我们不得不收起自己对世界探索的触角,只能安安分分的盯紧眼前的课本。
我们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成人。试图有一个好成绩,考上一所好大学,毕业后有一份好工作。于是太多人过上了庸庸碌碌的生活,他们在自己三十岁的时候,就把自己杀死了。或者,很多人在自己十八岁的时候就将自己断送在高考中了,这种人在十八岁的时候就死了,他们觉得一个好学校就足够了,大学中没有管制,于是就开始放任自流。
2
到了我这个年纪,很多同学都会面临一个问题:考研还是工作。这也是一个让我反反复复思考了两年的问题,一年前苦于自己的格局不够,终究无法解答这个问题,耗费很多心力去寻求答案而无法获得最优解,不过我一直没有放弃问这个问题。而现在,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考研。
在我们选择无能的时候,往往脑海中会存在很多隐形的假定条件,例如,我们在纠结考研还是工作的时候,如果选择考研,其隐藏的假定条件就是只有考研会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平台,从而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考研可以让自己有时间思考更适合自己的事情是什么。但是我们并没有办法验证自己所想的就是正确的。
对于有这以上两种观点而考研的人来说,我觉得考研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参考项。
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社会中,你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并非只是通过考研这样一个金字塔才能得以到达。只要你有才华,总会有展现你才华的平台。而你适合什么,有可能你早就尝试过,就像是M小姐之前放弃的绘画梦或者播音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你放弃过他们,所以在你做选择的时候,自动忽略了他们。
当然,还有一个条件假定,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以后会从事一种职业。所以现在要在这个领域要投入自己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打好基础。
而我们从小就被问:长大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于是小小的我们,给出了宇航员,老师,或者科学家这样的答案。仅仅是一个答案,如果有人会说我既想成为一个作家,又想成为一个设计师,大人会笑着说真是天真啊。其实大人并不会在意一个小孩的答案是什么,但是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却被灌输了一种观念,那就是我们长大后只能有一种职业。这导致我们在做很多选择的时候给自己留有太少的空间,我们认定自己的选择会影响自己今后的职业走向。但现在,成为多重职业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名校一站到底中,你很难想象一个国外知名大学的华人学霸还有一个时尚博主的身份,或者一个戏剧高材生还是一名优秀的国际旅行的主持人。
太多人都有双重身份,或者多重身份。但这也并非是现代社会的首创,早在文艺复兴阶段就有这样的人物存在,就像我们熟知的达芬奇,既是画家,也是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而我们生活在现代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环境中,每个人也会面临更多元化的冲击,所以从事一个职业越发无法满足很多人的需求。当然,也会有人就是专一型的,他们适合于专注某一种职业,这也没有问题。但是更多人还是有多重职业者的倾向。但是斜杠青年,并不意味着你会多少知识,而是你精通多少技能。
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不喜欢研究却还是因为自己的假定而选择了考研,甚至有些人觉得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很喜欢,但是自己又不知道喜欢什么,只能继续按部就班的念下去。但是,在一件事上付出的越多,就会越舍不得丢弃这件事情,即使在某个瞬间你已经意识到自己不适合、不喜欢,可是还是会对这种感受视而不见。
3
有人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现在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或者说继续现在的生活状态,最终也无法让你过上想要的生活,那么恭喜你,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他们过着的生活并非是最适合他们的。因为之前经历种种的惯性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本应如此吧,他们想象不出更适合自己的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六十分的生活就觉得满足了。或者看到其他人果断辞职,学习其他喜欢事物的同时也有过动心,有过换一种生活状态的想法,不过,凭着他们对现有生活的依赖,没有胆量去改变,只是维持着以往的日子,就一辈子只能羡慕他们。
重新选择,并不意味着放弃,也不意味着从头再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并且通过努力,可以变得更加优秀。而在发展我们优势的时候,并不是从零开始的。对于一万小时定律,你也已经有了几百甚至上千小时的积累,所以一旦你留意到自身的优势,并且发展它的时候,就会更加省力且快速的可以到达一个高度。因为你对这件事有热情,所以中间遇到的困难,都会被视为挑战,每当战胜的时候都会让你获得内心的奖赏,这与取得好成绩所得到的外界奖赏是截然不同的。
倘若你还是无法确定要如何行动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有以下两种情况。
如果你有很多选择,就拿出一张A4纸,把让自己获得最多动力、让自己最为开心的、获得内赏的事情罗列出来人,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事情进行筛选,删掉的事请可能是你觉得会为你带来利益但是继续做下去会有些无聊的,也可能是你此前从未涉足,所以为此你觉得要投入你无法承受的精力的事情,然后在你选中的事情中进行组合。
这时候,想象你拥有一个四色冰淇淋,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任意(小于等于)四项事情进行聚焦,然后制定计划实施行动,尝试一段时间后,如果你觉得不好,可以再换成另外的组合,直到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组合。这里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你要放弃其中某些事情,每一次的组合都是在摸索。而你也不必太急于求成,当你专注于一件事情的事情,另一件事情就成为了悬浮目标,你在完成其他事情的时候,这个目标也依然存在,而且在你的潜意识中进行。终究在你的持之以恒之下,都会有一个较好的完成度。
如果你完全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就需要你用一些时间来回想原来可以让你开心的事情,或者打开你的视野多去看看别人有在做什么的,要有一颗开放兼容的心。如果你始终抱着,“自己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好,但也过得去”这样的心态,于是不肯接受新事物,害怕改变,那就不必再幻想着过上自己更想要的生活了,洗洗睡吧。
没错,我就是M姑娘。因为考研已经不再是我心中那个必不可少的平台,学校也并非是可以让我最大化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虽然最后决定还是把学业读完,但是心中大抵已经知道更适合自己的方向是什么了。
也希望在看文章的你早日找到适合的生活方式,而不再是看着别人做什么,就去跟风做什么。
END
以上观点,仅从我个人经历出发,分享一些经验,你若觉得不对,也很正常;你若觉得有理,那应该是你一直以来的想法,只是我将它们表达了出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