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

        7月份,读书会共读的第二本书是日本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

       

于无声处听惊雷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佐藤学自称是一名“付诸行动的研究者”,我在阅读过程中也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充满热情和耐心,并具有实践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因为没有真正深入教育一线的人,不可能那么准确地切中教育的困惑。他在此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探讨对于追求虚假主体性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思考,对我触动很大。

        关于这本书的书名“静悄悄的革命”,具体一点理解的话,我觉得可以阐述为:采用静悄悄的方式,去革命闹哄哄的课堂。

        课堂的闹哄哄之状大多数老师恐怕都不会陌生。可是课堂为什么常常闹哄哄的呢?我自己在初中课堂的体验是:其一,学生自律性不强,上课随意讲话,做不到认真地倾听;其二,学生迎合教师对于答案的期待,亦或随从周遭的反应,有时可能缺乏审慎的思考;其三,老师们因为担心冷场,接受不了课堂的空白,而设计的不间断的课堂活动。

        浮躁的社会环境之下,师生们有时也会陷入浮躁之中,所以静默的思考少了,急切的表达多了。在很多公开课上,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们也常常陷入虚假主体性的误区。其实在每一堂课结束的时候,我们都可以试着问问自己:在这45分钟里,有没有什么撞击了心灵?还是你只是结束了一场公开的表演?在这一点上,根本无需等待听课老师给出评价,我们自己的内心感受就能给我们最诚实的回答。

        什么样的课堂能让师生双方既能够收获知识,也能够润泽内心,佐藤学认为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课堂”。

        为了论证“倾听”的重要性,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被动的能动性”。刚读到这个词的时候,我是一知半解的,后来读书会的成员们专门就此进行了交流讨论,我重新又读了相关的几页书,理了理思路,觉得这个概念提得很有意义。我们常把“主动”挂在嘴边,可是在“主动”之外,我们也需要以应对为基础去被动地感知这个世界。课堂上老师展示的幻灯片需要学生去看,老师讲解的知识需要学生去听,老师布置的习题需要学生去做···可见,与人或物的应对是人能动地活动的前提。然而光是“被动”接受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能动”地去完成。不过要注意的是,教学是师生双向的互动,所以需要发挥“被动的能动性”的可不仅仅是学生。那么就“倾听”的问题,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该听些什么呢?既要认真听有声的语言,听学生的发言,以便有效地指导学生;也要听无声的语言,从学生们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还有沉默中审慎地揣摩学生内心的想法。

        说到我们常常害怕的课堂沉默,尤其是公开课的课堂沉默,我曾读过一篇谈论沉默旨趣的文章,很有收获。作者认为,沉默的意蕴在于“于无声中听惊雷”,超越语言的束缚,在无声中见到无限。然而我们经常读不懂沉默,甚至害怕沉默会让自己的心跳紊乱,情绪无以安定。潜心回到课堂的每一个瞬间,课堂教学中的沉默意味丰富多彩。其意义至少包含七个方面:其一是紧张的气氛,其二是尴尬的局面,其三是对抗与敌意的情绪,其四是思考的间歇,其五是生命的节奏,其六是陶醉与感悟的忘情时刻,其七是学生内在生命的挣扎···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在真正的教育中,沉默是作为一种学生需要内心世界工作时值得信赖的母体,是适合更深层次学习的一种媒介。”老子在《道德经》中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沉默是一种重要的隐形的教育力量,褪去浮躁,我们都需要回归平静,回归教学和生活的本真,听听自己的,也听听别人的,那些来自内心的声音。用静悄悄的方式听,听静悄悄的声音,闹哄哄的课堂应该就会静下来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于无声处听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