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将学习视为终身事业的人们。


“学习”与“科学”的碰撞

近现代劳动分工的发展,使人们开展学习活动的效率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的天职是学习各种知识,而不是学习本身。但是作为科研人员,特别是研究人类学习行为的科学家,他们专门负责了解人类的学习行为,并为我们提供关于“如何学习”方面的知识。

作为“劳动分工”的一部分,剧本本来是这样的:广大科学家专门负责研究人类学习的规律,而学生们只要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即可。相比于学生们无计划、低质量的自我探索,科学家们无疑经过更好的研究方面的训练,获得的研究成果也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和可行性。但是走进中国的中小学课堂,老师们会教授学生们如何去学习吗?他们设计的学习框架真的合理吗?

就“学习”本身而言,我们走的仍然是经验路线。现代教育学虽然积极地从其他学科中吸收知识,但是在教老师们却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样教的科学根据在哪里”。更不要说这些知识经老师之手再传授到学生脑子里,学习方法又会经过怎样的二次变异。广大学生一旦到了如何学习上,就又回到了“刀耕火种”的时代。

从这个角度来说,将“科学”提到学习方法上面来是有必要的。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亦或是离开课堂的自学者,我们的学习都需要明确、清晰的科学指导。

为什么需要科学?

“科学的时代”是大生产的时代,可复制是科学的本质要求。现代化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出来的知识可以像农业大生产一样被大规模地推广。换个角度说,科学家们做的事业,是一份“格式转换”的事业,通过将不同的经验汇集起来,融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中,使得所有的经验都可以得到完美地运行和解释。所以科学家们迈出的脚步虽小,却都是踏踏实实的步子,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步子。

打破优等生与差生之间的壁垒,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大规模地理解、运用一些外显的规律来合理地设计自己的学习活动,这项事业恐怕只有科学能够胜任。

什么是科学?

模糊地使用概念,却不探寻概念本身的意义、内涵,这是非科学的特征之一。所以,要想说清楚什么是“科学地学习”就必须对概念的内涵作清晰地阐述。

到了今天,科学已经发展成十分严肃而规范的科研、学术体系,不同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本书中所说的“科学”作为一项事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科学的主体为特定的研究人员。一般来说,科学的主体以高等院校学生和教授以及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他们大多受过一些良好的科学训练,能够基本保证科研成果的质量。
  2. 科学的基本载体为论文。严谨的学术论文具有相对规范的格式,通过相对统一的载体,知识得以被更加方便地传播和理解,就目前来说,论文仍然是科学无可替代的传承载体。
  3. 科学的基本方法是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通过对概念的限定来整理、规范现象,通过假设来初步构建对现象的解释,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控制来暴露问题的本质,从而对现象本身有更好的理解。

科学,是特定研究人员运用实证方法严肃地整理现象、解释现象,并以论文形式呈现的一项事业。

通过以上的限定,“科学”的概念被限制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之内,这样做虽然使本书的材料范围无法扩展到科学研究的范围之外,但是也保证了材料的质量和可信度。不过为了避免此书变成纯粹论文的堆砌,而对读者的阅读理解造成不必要的壁垒,加之笔者自身的论文写作功底有限,笔者会尽量在严谨与易读性之间寻求平衡。

你可能感兴趣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