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俗而活,还是去主宰人生?——读毛姆的小说《刀锋》

继看过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之后,近日又看了他的《刀锋》。据我看,两书不仅同一个作者,而且套路、风格、思想都极为相似。作为小说,这两部书都算不上鸿篇巨制,路数有点简单,人物刻画的数量不算很丰富,艺术形象也不是那么的鲜明典型。但是,两部书都称得上是非常精彩的小说,引人入胜、发人思考。如果仅仅只把故事梗概简单叙述下,听者可能会感觉故事情节太显夸饰,似乎没啥可以深加玩味的地方。可是,文学的艺术性更体现在表达上,看作者具体怎么去讲好故事,并且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他都传达了些什么思想见识,展示了如何动人、美妙的文学才能。

其实看过这两部书之后,我对毛姆先生孜孜不倦求索人生意义和精神价值的情怀,是深为钦服的。通过对两个人群中的异数,万中有一的典型进行塑造,毛姆各自完成了一次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辨与追寻。《刀锋》中的拉里,在意外直面死亡之后,对生命的价值、世界的终极存在问题,产生了极大的疑惑与求索的欲望。他不能再从俗而活,他开始要像苏格拉底倡导的那样,要去过经他自己审视、认同的生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句诗,是他人生态度与命运抉择的最佳注脚。他放弃了原本可以优裕的物质生活,不怕别人的嘲笑,不怕让亲友们不解、失望,他要去过“晃膀子”的生活。只有在“晃膀子”的时候,他方能自由自在、心无旁骛地去体验生命、探求精神。为此,他一步步与尘俗社会越走越远,放弃了优越的就职机会,后来更进一步与美丽动人的未婚妻解除了婚约。在斩断了社会生活的种种羁绊之后,他主动地游走各国,体验各类不同的职业和生活状态。他空乏其身,却又道心充盈,精神状态异乎寻常地青春、旺健。故事的最后,拉里是散尽资财,翩翩悠然混迹于尘俗之间了。


毛姆先生智识过人,在不断的叙述之中,处处展露着他洞悉人情世故的通达、睿智。他把一个看似夸饰严重的故事,讲得合情合理,讲得机智迭出不穷。他的故事架构没有多么复杂,但是他对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安排、刻画是非常精确、合理的。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展示,不同人物命运走向的安排,可以说作者的思想倾向、爱憎态度是非常明显的,但这种明显一点都不让人感觉浅薄、牵强。《刀锋》中对人生意义、精神价值的思辨是多层次、立体和周到的。主人公拉里以及其他人的生命状态、命运起伏能刺激到读者,不断去观察、审视、思考自己的人生。


读完《刀锋》有几天了,好多曾有过的思想冲击其实已经冷却了下来。但是对人生该怎样去经过,怎么样生活才能不愧对生命,它将会给我长久的激励,促使我也去做自己或多或少的思考,可能会让我在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会不时地想起这部书以及里面的某几个人物来。


这部书的主人公经历,看似极度理想化,太也出人意表。其实,这个形象却是有真实原型的,就是20世纪英国的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俗而活,还是去主宰人生?——读毛姆的小说《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