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又不敢买的奢侈品

昨天晚上看了亚洲杯中国对韩国的比赛。

这种比赛其实很适合买彩票。买韩国队赢,赢了拿钱开心。就算输了钱,中国队胜出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两个队的实力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如果说开场几分钟,黄义助的点球主罚命中多少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那么后面让1米90的韩国队大个子头球破门,到比赛结束,也没有追回一分,则是实打实的技不如人了。

倒也没什么好唏嘘的。毕竟两个队都拿到了出线名额,而且如解说所言,对方可是战胜过德国队的国家队呢。

赛后采访的时候,记者也问到球员,面对强队时的比赛心态以及收获。回答不外乎继续努力,继续加油。

但面对比自己强的对手时,到底应该做什么样的应对呢?我想起路飞大战卡塔库栗。但那是热血动漫嘛,主角光环也不是一带而过的。真实情况是,大部分人是没办法靠着一腔孤勇撑到最后的。结局太难看,其实是自己的损失。

最近也有读到一个小众时尚博主的文章,在羡慕过全世界拍旅游日志的up主还有动辄一掷千金购置名牌的网红之后,她终于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就是穷。既不想自欺欺人逃避现实,也不想为了显示自己的购买力而去买奢侈品牌里最便宜的入门款或是化妆品。

这也是一种面对自己无法企及的差距时的态度——坦然承认自己确实不如人,也不是用酸葡萄心理说得不到的未必好,而是强调自己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一种自适、自圆其说的处世之道去拒绝身外之物,我们很容易在商品的附加价值上投降,不由自主的被带入比较和被比较的语境里。我们看到差距,我们渴望弥补差距,在找不到最有效的途径时,拥有明星同款或大牌同款无疑成为具有安慰作用的方式之一。这也难怪二手交易平台给出的数据里,那些耳熟能详的奢侈品牌和大热的设计师品牌明显是最受欢迎的。

有一段时间,我也迷上了一款上万元的包,觉得它大方耐看,而且我能背一辈子。但本身也不是把信用卡只为买包的冲动型消费选手,再加上心知肚明,我用到它的场合基本是负数,背着它坐地铁,大概只会增加我内心的不安。所以很快打消了念头。

那时也考虑买仿款,但这里门道也很深,几百到几千不等,买贵了怕不值,买便宜了,怕太假。更何况我本身就是缺乏自信之人,全身没有一处能透出高级感,背真品恐怕都会被人怀疑,如果被人认出背了个假包,落得爱慕虚荣之名,也不好再解释我就是看中它的样式。总之这种有不尊重品牌内涵之嫌的行为,我还是没有做。

说到底,比起这个包本身的样子来,我更在意的可能是我背着它所呈现的样子。会不会比徒手出街更有自信呢?

变成背大牌包的女人没什么不好,想成为这样的女人,从字面来看也无可厚非。但这里面有一个隐藏的bug,我想要某个博主背的那款包,但我更想要的是她买那款包的姿态,轻松的不至于吃土的寻常的购买行为,而不是省吃俭用分期付款用其他的开销做出的交换行为。如果我没有这样的姿态,那么费劲吧啦的拥有一款包又有什么意思?但反过来说,如果我有这样的姿态,买不买包也无所谓了。

吊诡的就是在这里,我看得到差距,明白还有我看不到的巨大的鸿沟存在。但我就是羡慕她拥有那款包,拥有那么多款包。就是自己不会买但也不会停止的羡慕。

虽然现在的圈子已经小到没有别人,不用过分担心被比较,我也不想警惕同侪压力,让自己焦虑。但我还是能够清晰的看见太多不如人的地方。他们怎么那么厉害?我也好想像他们一样。这种想法几乎不需要土壤就能够随时随地的诞生,有时候这个“他们”甚至不存在具体的指代对象。

也会妥协,我就是这样嘛,确实没办法跟另一层次的人相提并论呢。但这也没有说的必要,没有可比性是最不留余地的否定,用它来安慰自己只能成为不思进取的自我麻痹。

我们需要面对强者,哪怕结局早已写定,哪怕结果不被看好。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亲自去体会差距,可能这份体会会打击自信心,可是,你需要这样的体会,去感受最真实的现实。

我想,我之所以心心念念了这么久,还是舍不得剁手,大概就是因为感觉现在的自己拥有一件奢侈品是太过虚幻的概念。已经不只是穷的问题了,简直可以用不符合我现在的人设来总结。但也没办法轻易终止这样的欲念,因为,我同样没办法否认这个世界就是充满了太多美好的我买不起的东西啊。

承认了这一点,我才会想要拥有力所能及的东西,不会因为超过能力范围的东西而痛苦。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要又不敢买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