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鲤湖记

      骑行于莆仙,文庙谯楼,绶溪石桥,二十四景犹在,一石一水诉说着兴化古城的沧桑,白驹过隙,十之有九破失将尽,我沉吟其中,却追寻那一成不变的桃源。九华山望九鲤湖,九鲤跃化九龙谷。但凡途径兴化,定然不会错过九鲤湖。

  自市区向西,入仙游,一路盘旋而上,时而紧致急弯,时而豁然开朗。一直盘山,却又出一平地,缓缓而下,两旁云杉高耸,继而是平坦良田,田畔是民居层层,时常想,所谓世外桃源,无非是如此这般。

  路过此谷,缓忽向上,又是千转百回,寻得一处偌大的停车场,更换车辆,不过一刻功夫终得见一巍峨的青石牌坊,上书“九鲤湖”三字,通体金黄,在纯石的牌坊上更显跳眼。脚踏青石板,上几阶,是一个青石铺设的广场,过牌坊,回身望,在前方题字的背面书写的是“道法自然”。确实应时应景,此刻山风摇晃树林,飞鸟振翅长鸣,而人,遵循自然之道,相存相依。

  找寻一石板路,沿溪行,路旁松榕郁郁葱葱,阳光浴下,斑驳了树影。溪上有连栏,红柱绿瓦青石凳。间隔百米设有楼阁,登阁远眺,远处茂林倒映如镜溪面,每一阵风过,荡漾层层碧波,这便是祈梦渡上的文化碑栏。元代诗人卢琦在《游九鲤湖》一诗中所云:“愿借一枕通仙灵”,说得便是这祈梦文化。前行,经伯虎园入茶室,唐伯虎曾借此地祈梦,找寻他内心深处的宁静,继而豁然开朗,文学造诣飞跃。再过承璜公园便是寓意曲水流觞的流杯亭,曾想,或有时众文人席地而坐流杯对诗。伫立流杯亭,隔溪而望,那湖心亭遥相呼应,互为犄角。

  远眺通仙桥,遥闻击水声,紧了脚步,寻声望去,跌水层层,如一幕珠帘坠落瑶池,飞沫起,空气弥漫湿润,这炎夏,如那一阵初雪,点点落化眉间,每一次风过,凉意散开。故徐霞客盛赞此景“峻壁环锁,瀑流交映,集奇撮胜,唯此为最”。过此通仙桥,而后便是迎仙公馆,屋檐层叠,虔诚石阶,那若有若无的水响,此刻犹如击在心上,洗涤魂灵。

  恍若新生,再次出发便是冰臼群,雷轰漈,而后是明·林有恒和李翱题咏的《第一蓬莱》《玄珠》,它们犹如蓬莱飞石,静静的守着身后的九真观、水晶宫。高处的玉帝楼俯瞰着***财政厅厅长严家淦的《飞雨奔雷》。再行百步即是宋代兵部侍郎陈谠的《天子万年》,古朴大方,潇洒自如。攀登而上,山路犹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般狭窄,拐角处的万灵庙隐藏在巨石之下,跟前是明·李翱题的《观瀑》,字正方圆,浑厚有力。继而便是向下的阶梯,先人依托山势,因观景、观瀑位置,高低错落的修葺将军亭、观瀑亭、观澜亭。将军亭上,瀑布漈宛如千军万马,声音如雷,观瀑、观澜则相对可赏珠帘漈、玉箸漈。九鲤湖不仅祈梦文化深受青睐,山水之色亦是备受古今文人推崇,明代进士王世懋在《游九鲤湖记》中提到九鲤湖特色是:“闽山以水称奇胜者,即亡如九鲤湖,且著梦灵,宦游者多祷焉。”同朝名士林澄名在《九鲤湖记》中认为九鲤湖特色是:“莆之山水,多以水石见奇;水石之胜……而鲤湖为最”。

  踏上归途,路过一处阴凉,抬眼望去,蟒松盘根错节,遮天蔽日。行至一处滨水,穿越石涧,烈日犹在,只是微斜,一个柳暗花明,便是铁索桥的一端。手扶铁链,脚踏云间,犹如梦里游园,却是别样惊梦。再次扶摇直上,黑黝石阶早已光亮,喘息未定,便需一路而上,气喘如牛。行至一处平坦,便是几处挑岩,岩石犹如船行云雾,悬空云里,伫立其上,恰似穿越云醴,随君寻梦而去。

  我浸入这云里,身心俱轻,仿佛下一刻便可以随风远去,消失在这尘世里。鉴于此,故随行赋诗以示纪念:

  九鲤湖畔,

  迷雾山梁,

  祈梦流觞亭,

  悬瀑挂山墙。

  一色水天,

  剑斩珠帘,

  玄珠锦鲤戏,

  瀑击水波漾。

  击石飞沫,

  将军亭观澜,

  铁索桥畔,

  木栈悠长。

  登高迎仙同游,

  白鹭自去远方。

  身在路上,

  心在云旁,

  往事芬芳随风扬,

  道法自然心中淌。

  无常是远方,

  此行无遗憾。

  随众而下,欲归,已是夕阳西下,这一草一木,这一石一水,这一山一阁,这流觞祈梦的桃源,这秀丽江山。游历这九鲤湖间,忘返流连。徐霞客曾赞曰:“即匡庐三叠,雁荡龙湫,各以一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故我欲置身画中,也愿终生梦里!

  2016.08.05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九鲤湖记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九鲤湖记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九鲤湖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