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路的风景

用节气简单地划分季节似乎并不准确,尤其是南方,初冬的时节,更符合秋色的含义。

今早还有些阴霾,到了下午已彻底放晴。计划从渭侨到渔亭再到蓝田,最后回到原地,在地图上画一个圈。

阳光把车里晒得很暖。车子开上县道,路面曲折向前无限延伸。双向单车道总嫌太窄,好在道路虽弯但来车不多。要注意开车,风景只能在眼角掠过。

过了兰渡路旁田地渐渐多起来。山势不高但连绵起伏,受山的阻挡,视线无法开阔。路的两旁或远或近地点缀着或零散或集中的房屋,墙面被这下午的阳光照耀着反射得白亮亮地刺眼。与白色争夺眼球的是黄色。

正是菊花烂漫的季节,路旁农田里随处可见成片的菊花,把大片田地染成黄色,不是淡黄也不是橙黄,而是正黄,在古代这可是帝王之色。

不想就这么错过,且把车停下,跳到田边,近距离欣赏那菊花的妖艳。早晚已很凉,蜜蜂和蝴蝶自然不会与我们争宠,不过此刻,甘愿做一只蜜蜂徜徉在这花海。情不自禁低头闻香,这菊花并不想太过招摇,只是娇羞地发出淡淡的菊香,似乎想将外在的绚烂用一种淡雅的气韵收敛起来。

还有工作要做,只能做短暂的停留,况且,这菊花在农人的眼里不过是些类似稻谷、蔬菜的农作物而已,用不着这么大惊小怪吧!

车到渭侨停下来看看。

街上人不多,大多数店里也只是老板本人。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没有太多的戒备心理,也许是淳朴也许是难得来个人的缘故。倒让我们觉得完成工作变得容易了些。再往前走,路边的村庄里老人在惬意地晒着太阳,几乎见不到年轻人。我们经过时,只要看见有人驻留,就会停下来跟他们攀谈把来意讲明。

往前开,这延伸的道路不知道有没有尽头,但一定连接着所有的乡镇和集市。我想起正在看的《白柳门》,书中正讲到清军的铁蹄踏开了徽州的城门,恰好也是在这在三、四百年前的初冬,也许这车轮碾过处,埋藏着那些挞伐征战的历史印痕。

渔亭要热闹些,路边还停着辆旅游大巴。不过相对密集的街铺却同样见不到太多人。就连狗儿都那么闲散,一家店铺的门前,一黑一白的两条狗卧成了太极图案,在街边的树下,互相取暖地微醺着,可能这是它们最美妙的时刻吧。

往回走了。靠近黄山山系这一侧的风景带由于地势的影响,更加秀丽。对比福建的山道,也许因为我经过的还不算太多,觉得这里更加崎岖,只是好在起伏落差还不算太大。

沿途可见许多“观景台”。经过一处回转的山头,我们把车停在路边。这处观景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八角亭,由于临高涉险,往前探身的地方都设置了护栏。的确是处好景致。远处成片的植被像块巨型的画布,上面仿佛被打翻了油彩瓶般五彩缤纷。细看,黛青的竹林与松林密布,期间星星点点的落叶树被初冬的霜染成橘红、橘黄或淡黄;一条溪流将此山与彼山隔断,恰好在溪与山的拐角,层叠的巨石嶙峋突兀地悬在空中,似落非落……

不敢贪恋这美色。到了蓝田,去看看“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里的“方鑫玉毛豆腐”,到底是要跟“名人”沾点光的,跟老板本人来了张合影。可惜毛豆腐、老豆腐都买完了。接下来还有正事要做。这里旅游的氛围更浓些,店里的老板自顾自地忙活,对我们也只剩下浮在表面的客套了。

回程。完成了今天的任务,也获得了地理的认识和风物的体验,算得上很有收获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过路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