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经常看河南电视台的都市频道,里面有一个家庭纠纷调解节目,全程跟踪采访,内容有几大类,分别是婆媳矛盾、夫妻矛盾、儿女不孝。
除了夫妻矛盾婆媳矛盾,处于下风的往往都是老人。仿佛养老问题已经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民政部8月3日公布,至2016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2.3亿人,占总人口16.7%,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1.6张。
从统计数字来看养老确实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而据我的了解发生养老矛盾的地域,大多集中在农村,以及城镇低收入群体,几乎没有公务员退休群体和有保障的中产阶层会发生养老矛盾的。
我们先来谈谈,国家社会为什么提倡孝道。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养老制度还不健全,就说农村的养老除了自己投资养老保险,还是儿女来养。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更容易产生严重的养老矛盾。
我举几个老人的例子。
我的一位朋友,她的公公是一位九十多快百岁的老人,铁路退休人员,月退休金两千块。有四个儿子,除了老大远走四川,其余哥仨在本地。
老人在我的朋友家里,她老公排行老四,只因为这个儿子最孝顺,另两个要求轮流,老人死活不去,侄子把四叔头都打破了。
为什么争着养呢?就因为老人有退休金。但老人不糊涂,谁对他好,他就住谁家就把钱给谁,有酒有肉,日子过的很舒坦。
另一位老人是我家院里修铲车的丈奶。普通农村老人,七十多岁,没有保险,没有经济来源,儿女家贫,只剩自己了。七十多岁为了贴补家用,成天在外面捡废品,我家的纸箱塑料瓶就是给她攒着的。
这种情况下儿女的孝顺就非常重要了,她的儿子有一回来帮老人收拾废品,也不是不孝之人,就是一个“穷”字,逼的老人天天奔波。
这就是能力,个人的奋斗决定着晚年生活的质量。
再来说说我的父母亲,虽然也是农民,但住在城郊,前几年办的失地保险,现在月月领钱,虽然不多,但基本的生活没有任何问题,那日子也过的也还行。要是没有保险,肯定养老全部由我们做儿女的来承担了,负担也肯定是有的。
2
在农村发生的那些养老纠纷有很多是为儿子盖了房娶了媳妇,贡献所有,导致老人一无所有的。现在的农村,你不给儿子买房几乎儿子是别想娶上媳妇的,孩子有本事自己领回家的除外。
越是这种掏干父母的钱为自身打算的孩子,以后不养老的风险越大,因为孩子如果有能力就不会把父母掏空,如果有良心也不会要父母为自己的幸福付出所有。
孩子是什么材料都是自己养出来,为人父母的来为孩子买单也不亏。不管是孝子还是不孝子都父母一手培养的,晚年的生活幸福不幸福也是自己一辈子种的因所得到的那个果。
孩子成人之后,父母不要再为孩子包办一切,人都是逼出来的,有父母殿后,孩子也不会拼尽全力自己找路走。
其实为人处事也是个很有学问的问题。
在农村有一类老人喜欢四处败坏自己的儿女,说的自己特别受委屈,这样败坏的结果就是儿女越来越不孝。相反有些老人特别会显摆儿女的孝顺,哪个孩子给自己送了什么好吃的,做了一件新衣服等等,这样的老人传美名,儿女也会越来越孝顺。
3
子女必须赡养老人是中国特有的法律。在西方儿女是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的。
在西方发达国家,养老的经济来源是社会保险,几乎所有的的老人都有养老金,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援助并不多见。
西方国家还有着发达的社区服务,如美国的“社会服务街区计划”(Servces Block Grant Program),为老人提供家政服务、家庭杂物、交通运输、供给膳食等。
在居住方面,西方人不主张父母跟子女住在一起。子女18岁以后就应该独立,所以大多数老人都有自己的住宅并在家里安度晚年。
在西方国家父母有对子女的抚养义务,而子女没有对父母的赡养责任。西方人强调个体的奋斗,把独立和尊严看的很重。虽然也会出为数不多啃社会啃父母的寄生虫,但跟我们国家数目庞大的啃老族群来说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我们的农村整个村子找不出几家不啃老的。几乎全部是父母盖房买房出彩礼娶媳妇。而且是养大儿女养孙子辈的,这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父母操劳一辈子,弄的连个养老保险都不舍得买,全部指望着儿子养老,晚年再看儿女的脸色生活,不养老的就更悲剧了。
与其把全部心血用在供养儿女买车买房上,当父母的不如早早为自己打算,多买两份养老保险,晚年幸福才是真的幸福。父母自己手里有钱宽敞,日子才会过的舒爽。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年轻人努力奋斗的一个意义就是为了老年时不至于晚景凄凉。
每一个人都应该负起自己生存的责任,当儿女的别盘剥父母,做父母的也别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
毕竟咱们的社会不负担养老,为人父母给儿孙做出榜样,善待家中的老人,至于儿孙以后怎么做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