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知识产权,幸好圣贤喜欢收徒纳士、著书立作,又有史官“验明正身”,倒也免去了不少麻烦。
然而世事无常,如此麻烦事还是出现了。他呕心沥血为大汉王朝设计盛世宏图,岂知汉武大帝只用其策不用其人。
天人三策称圣意,董生一举天下知,可是终究不受重用。
历史上首次遇到维权问题的人,正是赫赫有名的儒学大师董仲舒。
01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少年董仲舒把这句话表现的淋漓尽致。
时逢太平盛世,孝惠帝除“狭书之律”,诸子百家得以复苏,诸多经典重见天日。
地处繁荣广川,东南近齐多儒生,北靠燕赵出方士,西临三晋产法家,文化汇聚于此。
生在地主家里,董生从小衣食无忧,家人更是注重教育,大批藏书收入他的书房。
董仲舒的学习环境可谓天时地利,关键还看人和。
不用跟穷苦孩子一样牵牛放羊,年少的他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了读圣贤书上。
父亲盖了花园,希望孩子学习累了过来玩耍。可他却埋头在书海,三年不窥园,直接选择无视。
当年参加聚会,乘母马者会被笑话。可他志在经传,一路眼不离书,更没心思挑马,多次骑着母马而来。
不看花园,不辩雌雄,如痴如愚,正是学而不厌的董仲舒。
少年董生渐渐长成,才华上学通五经,义兼百家;礼节上进退容止,非礼不行。
大家夸他是通才,尊他为鸿儒。
02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世间本无万事如意,成大事者必经坎坷。
董仲舒的求学之路虽然顺畅,可他的磨砺却刚刚开始。
汉初崇尚黄老之学,虽然早已不避讳其他学派,但文帝好刑名,景帝不任儒,统治者就是当朝文化的风向标。
由此得来了“文景之治”,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更是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这可苦了精通儒学的董仲舒。一介儒生虽饱读诗书,却也不受重视。
于是,董仲舒就成了董夫子,当起了人民教师。
他挂起帷幔讲学,最擅长教授《春秋》公羊学(儒学五派之一),辩论能力强,文章写得好,很快便出名了。
四方学士慕名而来,尊他一声“公羊大师”,学生很快超过百人。辛勤的董夫子为汉朝培养了大批人才。
汉景帝闻其高名,把他招为“博士”,主要工作还是经学讲授,挂个虚名干着老本行。
董夫子也在教学中不断学习进取,一个以儒学为根基,吸收道、法、阴阳思想的新儒学体系在他脑海里逐渐成型。
只是,他还需要等一个机会,怀揣宝玉待价而沽,一鸣惊人应时而出。
03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9岁的董仲舒终于等到了这个契机。
万众瞩目的汉武大帝登上了皇位,他看到海内义安、府库充实的平静之下,潜藏着严重危机。
此时,黄老之学的弊端慢慢凸显。诸侯恣意妄为,商人地主侵扰人民,匈奴虎视眈眈,改变国策势在必行。
坚冰打破,阻碍消除……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命令地方举荐人才,召集贤良,献计献策,史称推良策问。
董仲舒与汉武帝的“天人三问”惊动天下。武帝提出三问,董仲舒对应三策:
贤良第一策,天人感应。主张君命神授,意在巩固君王的统治地位,同时勉励人君推行仁政。
贤良第二策,天下大一统。论证黄老之学与孔孟儒学的利弊,提出调和孔老、归宗儒本的治国之术。
贤良第三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论证“天不变道亦不变”,抖落孔老的暧昧面纱,直截了当地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武帝大喜,采纳了他的政策,开始推行儒学,立太学,置名师,养天下之士。
董仲舒因此闻名于天下,奠定了整个中国社会推尊儒学,崇奉孔圣的传统。
04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董仲舒为汉武帝设计出治国理政的儒学体系,功在千秋万代。
可是,汉武帝只用其政不用其人。
后人评价董仲舒“有王佐之才”,“可名列三公之位”,对武帝不用也多有微词。
然而,董仲舒曾标榜自己,“仁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既然廉直注定不会阿谀奉承。
其中是非曲直,而今已经无人知晓。
“天人三问”后,董仲舒被派往江都,担任武帝哥哥刘非的相国。
刘非如获至宝,以管仲之礼待他,意图谋朝串位。
董仲舒主张天下一统,暗示刘非霸不可称、中央不可违。
于是,不被重用。日常工作多是祈雨止雨,十分无奈。
05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公元135年,失意的董仲舒又遭受了更大的打击。
这一年,祭祖的长陵高园殿和辽东高庙都发生了大火。
董仲舒挥笔写就《灾异之记》一文,抨击朝政,因上天不满才降灾警戒。
文章被嫉妒他的主父偃偷去,上奏皇帝。
汉武帝大怒,下令将董仲舒斩首示众。还好武帝及时反悔,怜惜他的才华,赦免了他。
可是,董仲舒的相位被罢免,又教书去了,这一教便是十年。
十年之后,董仲舒迎来了第二个相位。
董仲舒听从王命,从江都相徙胶西相。然而,胶西王刘端骄横放纵、常杀宾客。
董仲舒知道此生终不会被重用了,心存的点滴希望早已破灭。
他担心时间久了得罪刘端,不久便称病辞官,免职回家了。
06
70岁的董仲舒,落叶归根,终于回家了。
想当年,天人三问何等意气风发,如此耿直注定仕途坎坷,一切终究还是大梦一场。
真的累了,是时候歇歇了。
归家后,他不问家业,开始著书立说。《天人三策》《士不遇赋》《春秋繁露》等书流传于世,成为历代推崇的儒学百科。
他是豁达的,虽不被重用,却心系朝政。
朝中如有大事,到他的家中请教,均会得到指点,甚至在临终之前,还在写奏章建言献策。
公元前104年,名扬天下的董仲舒在家中病卒,仙游四海去了。
有一次,汉武帝经过他的墓地,特下马致意,他的墓地也称“下马陵”。
历史上对董仲舒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
在我看来,他是不可或缺的,挽留儒学于危难,一个人力挽狂澜;他是志在千里的,不愿清净无为,更想大展宏图。可是,最终他也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可怜人。
帝王苦寻设计师,天人三问董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