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到“我们”

从“我”到“我们”_第1张图片

在健康社区工作坊中,亚历山大老师谈到个体觉知成熟的十个阶段,从未分化的自我体,到同在的合一者。老师说这是从“我”到“我们”的一个变化,从“自我”到“生态”的发展。联系到七元组织中的自我发展部分,组织的关键要回到自我发展中,而自我发展也需要通过组织来呈现。所以这个从“我”到“我们”的变化,便是现代组织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通常我们能看到的现代组织中自我发展的模型,大部分在两个极端变化。一种是外企的常见形态,每个个体独立完成自己的事物,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清晰的责任界定,在公司的工作中,只是完成个体独立的工作任务,彼此不太介入生活和隐私。姑且可以认为是个人主义偏向。另一种是国企的常见形态,通常用更高的集体主义来要求个体,个体的工作和生活围绕一个组织期望的“共同目标”,同时,也会有介入到生活的“组织关怀”。通常,这样的组织中,个体的灵活性被压制,自我表达不被鼓励。所以,从组织发展角度营造出个体成长的空间和氛围,既能够保持个体的独立性,但是个体又不是孤立的冰冷的存在,而是相互之间温暖的连接,彼此能够包容和理解,统一在一个大的愿景目标下,又不至于丧失个体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当然,个体的觉知成长仍有其独立性和不可复制性。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相信每个个体都是本性具足的存在。只要在一个合适的机缘条件下,他们都能够成长起来。因此,从教育的角度,组织和家庭都承担了一定的使命,便是营造处适合个体发展的环境。

对于独立存在的个体,观带自我的成长,便需要清晰自己可能所处的位置和状态,结合环境的特质,发现自我的不足,并且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为自己创造一个环境和氛围。只要是一个身心相对完整健康的个体,便没有不可变化的个人,只有不愿改变的心智。

所以,无论做什么,只要从本心出发,发展拓宽“我”的边界,迈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拥抱外在的世界,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便能够给自己创造一个自我成长的良好路径。

回看自己,众筹也好,有机也罢,都是从生活出发的自我修炼。一个人的行走,不如一群人共同的创造。想起今天和维海兄交流的感受:生命需要彼此的碰撞和包容,会带来温暖世界的力量,哪怕只是两个人和家庭的世界!

或许这便是天下大同的路径!

一起来,践行有机生活,通过众筹之路!

邀同道中人,微信扫码或私信:众筹有机生活。

从“我”到“我们”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我”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