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生”到“熟透”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张玉新,1963年生。特级教师、教授、博士。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部语文教研员。吉林省教育学院“张玉新导师工作室”主持人。吉林省首届中小学“双十佳”教师、首批学科带头人、首届科研型名师。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秉持“原生态”教学观,是“语文教育民族化”主张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进入课堂学的‘颠狂’状态是一种美妙的感觉,有时美妙在对问题的久思不得其解后的顿悟,有时美妙在灵光乍现的引燃。这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灵性空间,这是智慧激发智慧的瞬间定格。”

我从1985年开始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从那时起,我就有了与同龄教师不同的做法——不肯写只用来应付学校检查的教案(其实我备课比别人更用功);别人备课先看教学参考书,而我先抄写课文,然后在抄写的课文上写评点。别人上公开课把所有的课堂用语都详细写下来,背下来,课堂非常完美地“背诵”准备好的教案,此举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以为这是备课认真;我则喜欢探索课堂创设的未知空间。当然,那时我不知道什么叫预设与生成。只是我不喜欢过分的预设,喜欢尽可能的生成。

2000年,一位学生在教师节的贺卡中给我写了一段话:您总能在语文课堂引领我们跨越不同的地形地貌,去饱览美好的景致;即便一些在我们看来不算风景的地方,经您一点,仿佛眼前一下子变幻出美丽的风景;有时甚至让我们在很自得的风景中发现,那原本算不上什么风景,于是感到痛苦。您引领我们在思维的领域去探险,让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前面将发生什么,但肯定是更美妙的风景……

写这段话的学生当时上高一,对新老师的一种盲目崇拜也是有的,但也正因为初识,第一印象往往有着模糊的准确性。我对此一度颇感欣慰与自豪,并引为知我者。

着意思维上的突破,喜欢出人意料的思维过程与结果,这是我语文教学长期而稳定的追求之一。上大学时,对讲既定的结论、论证其结论正确性的课,我不爱听,经常逃课。当我做了中学教师,我不想让我的课也是证明既定的结论,于是我不愿意如我的同龄人那样把课“背”得十分精熟,也不事先画定十分确切的环节。我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往往是“半生”的,我总喜欢留下一部分师生在课堂共同去“啃”的“生彘肩”。

2004年做了教研员,也常常用这样的标准要求青年教师,尤其是我工作室的学员;我偶尔“玩票儿”到学校上课也是如此。

下面出示2015年1月8日我应邀在吉林大学附中执教《断魂枪》的课堂实录(节选)。

师: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小说《断魂枪》。同学们刚刚考完试,尽管如此也都完成了预习作业。请几位同学把预习后最感困惑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生在黑板上写。所有问题最后被归纳成三个问题:1.第二段交代事件的背景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沙子龙不传五虎断魂枪?3.为什么文题不叫五虎断魂枪?)

师:大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不传五虎断魂枪”,这就成了这堂课的主要任务。预习时让大家概括小说的基本情节,你来概括一下。

生1:沙子龙不传五虎断魂枪。

师:围绕着沙子龙不传五虎断魂枪展开的一系列故事,故事要靠什么支撑呢?

生1:人物。

师:在本课当中哪个人物最鲜明呢?

生1:沙子龙。

生2:我认为沙子龙的大徒弟王三胜的性格也比较鲜明,他与孙老者斗武之前,他会带着手下一帮小徒弟去吹捧沙子龙的武艺,但是到后来沙子龙拒绝同孙老者比武,王三胜这个所谓的大徒弟……

师:这位同学,你就把你最喜欢的王三胜这段读给大家听听。

生2:王三胜与孙老者斗武之前,他是去吹捧沙子龙,这是文章的第6段……这一段就是他与孙老者比武之前,为了衬托自己是名师的高徒……

师:沙子龙认不认这个徒弟呢?

生2:不认。但是我感觉另一句话更能表现出这个观点,是在第65页:“沙子龙不把你打扁了!王三胜心里说。”还有这段末尾的心理描写,从这些心理描写就可以看出他对沙子龙的武艺很自信,即使自己落败了,他依然相信沙子龙是可以打败孙老者的。

(师板书:王三胜)

生3:我觉得王三胜出去卖艺实属不易,因为时局变动。他总要养家糊口,只能说是沙子龙的徒弟,因为沙子龙名气很大,借着沙子龙就可以更好地对外吹嘘自己武艺高强。

(师板书:武艺)

师:同学们提到王三胜的时候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他的武艺,不管他是不是沙子龙的徒弟他都有两下子。“王三胜——沙子龙的大伙计……没向四围作揖。”卖艺是必须要作揖的,讨生活吧,“叉着腰念了两句:‘脚踢天下好汉,拳打五路英雄!’”这是他的开场白,卖艺的有这么干的么?再看,“向四围扫了一眼:‘乡亲们,王三胜不是卖艺的。’”其实,他就是卖艺的,“玩意儿会几套……诸位,有愿下来的没有?”气势很大,再看“他看着,准知道没人敢下来,他的话硬,可是那条钢鞭更硬,十八斤重。”你能说这人没有武艺吗?再往下看,“王三胜,大个子……他低声的说,可是大家全听见了。”看这一段,老舍先生的语言是不是非常地道,这一段把王三胜的这两下子都写出来了,人家不仅会鞭,还会刀呢,大刀耍了一圈,这刀耍得真有力气,但这都是在那儿单人表演,真武艺要过招啊,过招之后怎么样了?

生(齐):输了。

师:那个孙老者,我就觉得要比王三胜可爱得多,因为他的武学功底更加深厚。第一把,两招把枪打掉了;第二把,一招把枪打掉了,这里面富有层次感。老师试着去剖析王三胜,同学们再去分析孙老者,好不好?然后通过这两个人的对比来想一想老舍想要表达的意思。王三胜的武艺和孙老者相比,武艺不强、不精、不专,对吧?长相非常有意思,大个儿、大眼儿。武艺上的确懂一些皮毛,层次是非常浅的,他的武德如何呢?(师板书:武德)

生(齐):不高。

师:孙老者有什么特点?

生4:这段语言描写就能从侧面衬托出孙老者的武艺高强。第65页倒数第3段,“神枪沙子龙的徒弟,你说?好,让你使枪吧;我呢?”他知道对方是沙子龙的徒弟,他还有勇气让对方使自己的老本行——枪,还让对方给自己选兵器,说明他对自己使什么兵器不在意,使什么都行,他还有信心能战胜沙子龙所谓的徒弟王三胜,而且他看过王三胜的武艺了,王三胜武艺虽说不精,但有几分气势,他有信心去挑战王三胜,证明他比王三胜高出不少。

师:非常好!是不是艺高人胆大?

生5:我看是第68页第3段,是对孙老者的动作描写,是他自己给沙子龙的表演,“一屈腰已到了院中……好似满院乱飞的燕子忽然归了巢。”这段动作描写和之前王三胜在集市上卖艺的动作描写形成对比。从这两段对比可以看出孙老者的武艺无疑是比较精湛的,还有后面沙子龙对其两个“好”的赞赏,而之前孙老者只是对王三胜说有功夫,沙子龙是武学十分精湛的人,既然沙子龙能对其说出两个好字的赞赏,可以从侧面说明孙老者打的拳比较好,功夫比较精湛。

生6:老师,我觉得王三胜武德不好,他下手非常狠。孙老者的武德比王三胜好,点到为止。

师:是的。两个人一比,武德高低就显现出来了。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都上了老舍先生的当,他根本就不写沙子龙有什么武艺,结果大家都认为他武艺高,他高在哪儿?

生7:我认为他高在深藏不露,文章中有两次描写沙子龙舞枪的地方:第一处在文章的第4段:“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第二处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他没有在众人面前表现他的武艺高强,而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熟悉他的“五虎断魂枪”——他高在他的藏拙。

师:他为什么要藏拙呢?

生7:第63页,“二十年的功夫,在西北一带,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从没遇见过敌手。”说明他武艺高强。

师:这个地方是不是就显示出文章构思的巧妙,作者并不直接正面去写沙子龙,他只是用作者直接概括的方式,来交代他有多么厉害,老师最喜欢的地方在这儿啊,“谁不晓得沙子龙是短瘦……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是不是充满了悲情?

生8:我认为沙子龙的武艺高,但他更高的是德。(师板书:孙老者沙子龙)

师:实际对沙子龙的武德,在这个地方没有特别明显的描写。

生8:但可以看出他为什么不传,他明白了火枪的时代已经来临,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他传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师:这个地方你引申一下,如果传授给王三胜将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生8:王三胜根本就没有领会武术的精髓,他只不过想用它来挣钱;孙老者到处比武有点心浮气躁,我觉得他的武德没有达到一定境界。

生9:我认为他不是不传,而是自古以来拥有高强武艺的人必须有高强武德,他不传的原因是他现在还没有找到有很好武德的人。

师:难道孙老者的武德还不够好吗?

生10:他认为这个时代枪法已经没用处了,而孙老者还固执地认为学到枪法以后……

师:你稍停,我打断一下,这个时候我觉得你破解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大家对传统武艺的认可度和认识程度的问题。这个地方我一直在想用一个什么词,一直没想好。你刚才给我一个启示,我觉得就用“武道”来表达,你看看可不可以?王三胜的武道如何?

生10:他压根就属于门外汉,根本没有进来呢!(师板书:武道未进)

师:那么,孙老者进没进来呢?

生10:肯定是进来了,内涵也很高,但固执。

师:可以说是固执、死板、盲目,都有道理,就差那么一丁点儿。

生11:我就先说第2段的第一句话:“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但是孙老者固执地认为仍然可以凭着一身武艺打天下。

师:老师想迫切地引出你这样的一句话,就叫做他真进来了,但是,什么,请你站起来大声地说——

生11:出不去了!

师:王三胜根本就没进来;孙老者真进来了,但真出不去。(师板书:进而不出。)

师:和孙老者相比沙子龙最大的特点是:进得也深,出得也绝,或者说是快、决绝。他认清了。传给王三胜不过是多个打把势卖艺的;传给孙老者,也是带到棺材里,他痴迷武学,根本不知武学于这个时代有什么具体的作用,深陷而不可自拔。这样的人不值得传授,传了等于复制个沙子龙第二。

师:沙子龙对于自己的枪法不能再传下去怀着什么样的情感?

生12:其实,沙子龙的内心并不平静,半夜起来自己练枪,白天根本就不提这事儿,这里面就有他对现实清醒认识的一种纠葛、一种悲情、一种无奈。

生13:最后一段对沙子龙枪法有声有色的描写,沙子龙有武艺传不出去。

师:不是传不出去,是不传出去。

从以上课堂实录(节选)中可以看到课堂从“半生”到“熟透”的过程,从以下随机板书中则可以看出结果。

虽然我是高中教研员,但我向来认为语文教学是没法分段的,不存在所谓初中、高中的差别,因此,初中课我也愿意尝试着上。我是长春版教材的编委,又是该版教参的主编,这篇小说当年又是在我的强烈建议下编入长春版国标语文教材(九年级下)的。但迫于中考压力学校基本上不教,为了证明这是一节值得学习的课文,我才做如此选择。期末考试刚结束,学生几乎没有时间预习。我也没有充分的时间“背”课,所以,仍然用我最常态的风格留下一半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啃”“生彘肩”。这一课的教参也是我编写的,一般说来应付一节课,我的储备是够用的,但是我虽然对王三胜、孙老者、沙子龙三人的武艺、武德都有清醒的认识,这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可以证明,但未能更精准地区分沙子龙与另两个人物的根本区别。当学生说“我认为不传孙老者,他认为这个时代,枪法已经没用处了,而孙老者还固执地认为学到枪法以后……”我突然被学生点醒,原来沙子龙的高处在于他的“武道”,引导学生说出孙老者是“出不去了”,而沙子龙是进来了又出去了,从而完成了“熟透”。

这种从“半生”到“熟透”的美妙感觉,就是面对课堂教学突发性事件采取突变性措施取得了突破性结果的愉悦,就是我常引为自豪的课堂教学灵感的闪现。它的确不可预约,来无影去无踪,却总引诱你去追求它。而追求它的成本,无法精准计算,要靠平日积累,思维培养,也靠灵机与善缘,即便如此,也未必能追求到它。正因追求它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才令我痴迷。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2017年第7期

作者:张玉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半生”到“熟透”是一种美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