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喜欢内向的自己,你呢

我更喜欢内向的自己,你呢_第1张图片
Silence

我喜欢独处,我喜欢安静,我喜欢通过读书获取知识,这使我感到快乐;我讨厌嘈杂,我讨厌面对很多陌生人,这使我感到不安。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我喜欢我自己的性格,也许不符合主流,也许不被理解,但我相信内向性格背后的力量,强大而坚韧。我希望做一个“沉默”而“坚定”,“刚毅”而“谦逊”的人。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个内向的人,那么我告诉你,你并不孤单,世界上有接近一半的人是偏于内向的,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吧,你不用成为社会需要的傀儡,想想那些跟你一样的拥有内向性格的人,看看这些同伴的名字: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拉里·佩奇(Larry Page)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J.K.罗琳(J. K. Rowling)

我从不厌倦这个世界,只是需要从内心获取能量

我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理解:外向代表乐观、自信、勇敢、能言善辩,反之内向代表悲观、自卑、懦弱、沉默寡言。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误解。

很多人格类型理论(例如著名的MBTI指标)都有关于内向和外向的区分,而这种区分大多参考了荣格(Carl Jung)所提出的外倾-内倾(extraversion–introversion)性格分类,当然现代心理学对内倾和外倾的理解已经与最初荣格的理论不一样了,荣格的学说认为内倾者主观的解释世界,外倾者客观的解释世界,而现代心理学理论对此的解释是:

外倾者主要从自身以外获取满足感,常表现为热情、健谈、自信且善于社交;内倾者则更专注于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常表现为更含蓄和自省。

这个表述给了我们一个对性格倾向性的感性表述,而如果想要更准确的定义什么是内向,什么是外向,我们需要先了解另一个心理学名词-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Mental energy)是一个心理学概念,通常被定义为一种介于生理和意识行为之间的一种不受意识控制的心理能力。很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对此进行过细致的定义和阐述,例如:佛洛依德将其定义为本能的能量,并阐述为“生能量”和“死能量”。而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定义来自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Sorell Huxley),他将心理能量定义为:

the driving forces of the psyche, emotional as well as intellectual

这个定义抛开了复杂的哲学解释,拨云见日,心理能量就是一种内心驱动力,驱动着我们的精神、情感和理智,驱动着我们做出各种行为。

那么心理能量有什么用呢?

可能大家都体会过这样一种感受:经历一天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紧张压力后回到家里,坐在沙发上什么也不想做,甚至什么也不愿想,感觉到“心累”,这就是心理能量被消耗的感觉。

心理能量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消耗,懦弱、胆怯、退缩是人的本质,真正的勇士是没有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和绝望等恶劣情绪都在消耗着大量的心理能量,心理能量足够多的人,在遇到这些负面消耗的时候还能够维持内心的平衡,然而心理能量不足够,被过度消耗则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还是使用内向外向这样的表述,而不是用内倾者外倾者这种大家不熟悉的表述方式,它们在语义上的差别不影响本文意思的表达。)

说了这么多有关心理能量的概念,跟内向的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要谈到心理能量的获取方式了。外向的人从外部世界,从与他人的交往以及他所关注的客体中获取心理能量,而内向的人从自身独处,从内心的思辨中获取心理能量。内向和外向,只是获取心理能量的来源不同,并无高低。

我闭上眼睛,耳边的嘈杂渐渐遥远,我看见一片海,潮水声就在耳边,我知道那是我内心的另一个世界。

我想你并没有真的认识我

首先,内向不等于害羞。害羞实际上是因为不安全感(insecurity)和社会焦虑(social anxiety)所致。内向的人只是觉得周围有很多人在身边呆很久的话经常会感到精疲力尽,这不是害怕,只是心理能量透支而已。

想要真正了解内向性格,也许我们应该先排除一些干扰因素,比如一些心理障碍的表现:社交恐惧、焦虑症,相信我,很多人都分不清这其中的区别。记住,内向的人,只是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而内向者有时候表现出的类似社交恐惧的状态是由何而来呢,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另一个理论:唤醒理论(optimal arousal theory)。

要搞清楚唤醒理论,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叫做唤醒

唤醒是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如高唤醒既可能使人兴奋、激动,也可能使人焦虑不安,低唤醒水平既可能使人放松愉快,也可能使人厌倦冷漠。

简言之,唤醒就是一种人在一定刺激下表现出来的生理状态,而唤醒理论阐述的大意就可以表达为:

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个体偏好中等强度的刺激水平,因为它能引起最佳的唤醒水平(optimal arousal level),而对于过低或过高的刺激,个体状态都不会是最好。

方便表述表述,这里借用苏珊·凯恩(Susan Cain)对这个中等强度刺激水平的表述方式,称其为甜蜜点

为了研究内向者和外向者面对刺激的感受,心理学家做过若干实验:

让带着鬼面具的成人出现在两岁的婴儿面前,一部分婴儿不以为意, 另一部分婴儿则大喊大叫。跟踪研究发现,那些大喊大叫的更可能偏内向一点,而那些不以为意的婴儿则更外向一些;

给内向者和外向者的舌头滴加柠檬汁,内向者比外向者分泌更多的唾液;

让内向者和外向者分别在音乐中完成一项任务,内向者表现最好的音量是55分贝,而外向者是72分贝;如果让内向者在72分贝下完成任务,或者外向者在55分贝下完成任务,二者的正确率都会降低。

实验结果显见:相同的刺激,内向者会比外向者更加敏感,因此内向者的甜蜜点会比外向者的甜蜜点低。在同样一个陌生的社交环境,面对相同的刺激,外向者游刃有余,舒服自然,而内向者就可能会觉得刺激太多,从而产生焦虑或者恐慌的感觉,甚至想要逃离。但面对熟悉的社交环境,或是小范围的社交环境,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不是一种矫情的表现,那么以下的研究结论也许能打消你的疑虑:

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的显著不同,来自大脑结构中的网状结构上行系统(ARAS),ARAS可以通过控制大脑的感官刺激量来平衡大脑过度唤起和唤起不足。内向性格者由于此结构更加开放,对大脑的感官刺激控制更加放松,导致容易产生过度唤起,严重的会产生焦虑,会导致不能直接思考。

相信看过上面的描述之后,各位多少也能理解一些,内向性格面对刺激过于敏感的特质导致了其偏好独处的倾向,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基因决定的,这不是社交障碍,事实上,即使是一个极端内向者,一样可以跟外向的人一样拥有自己的朋友圈,甚至比外向者拥有更多深交的挚友。

A man can be himself only so long as he is alone; and if he does not love solitude, he will not love freedom; for it is only when he is alone that he is really free.——Schopenhauer

改变?不,这只是一张面具

我们的社会似乎更偏爱外向性格。老师更主意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更活泼一些,老板更看好社交达人型的员工,而内向的我们总是被鼓励去像外向者一样“融入”大家。社会的偏好有时候甚至会让内向者产生自我怀疑,甚至觉得自己好像做错了什么,理性的内向者甚至会想寻求心理治疗来改变自己的处境。

每个阶段的社会总有自己的审美,对外向的偏好不是人类社会的稳定偏好,就像苏珊·凯恩在她的书中对美国社会所做的描述。让我们把时间轴往前拉几百年,那时候美国还是一个人烟稀少,人迹罕至的未被开发的大陆。那时候还没有城市,只有乡村,互相之间都很熟稔,就像我们大多数农村一样。那时候我们社会并不偏爱外向,而是偏爱像责任,荣誉,名声,道德和礼数这样的特征,而不太偏爱张扬个性,这是因为在一个小范围而又稳定的社会中,像责任,道德,名声这样的特征是十分稳定的,即使是现在这些品质仍旧被看重。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同事,社会的协作开始在陌生人之间发生,节奏快到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表达责任,荣誉,名声。内向性格在人们的心目中也逐渐变成了需要被改造的性格。

但是内向性格是可以变成外向性格的吗?

人类的伟大来源于自由意志(Free will),而伟大的自由意志自然是可以帮助我们超越性格的局限,展现出社会偏好的那一面,只要心理能量足够强大,不至于在过载的信息洪流中透支,维持一个合群甚至善于社交的形象都没有问题。内向的人似乎变的外向?很遗憾,内在的心理倾向太难被扭转。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意识到了,这种社会压力其实是一种特别大的能量耗散,如果社会多一些对多样性的容忍,内向的人都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不要把心理能量耗费在处理为了迎合主流而承受的焦虑上,那么也许会有更多创造力和生产力被解放出来。

社会的压力给了我们面具,内心的自我怀疑让我们戴上面具,生活在继续,我们离自己越来越远。

我带着面具,挤进拥挤的化妆舞会,刺眼的灯光让我无法睁眼,浑浊的空气让我无法呼吸,狭小的空间让我无法移动,我克制着想要逃走的冲动,向每一个靠近我的人点头致意。

安静,内向性格的力量

显然,这一节的标题来自苏珊·凯恩著名的畅销书《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Quiet-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stop talking),但这个翻译我觉得有些不妥,因为内向者喜欢温和的环境,不习惯竞争的环境,因此“竞争力”这个说法就欠缺了一些意味。

安静是一种力量,或许它不会给你带来改变事物的能力,但它可以让你的内心更强大,就像拉塞尔•西蒙斯(Russell Simmons)——一个“安静”的“嘻哈教父”——在《用安静改变世界》书中所说的:

在宁静的心境面前,整个世界都会俯首称臣

由于敏感的性格特征,内向的人不善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因为害怕犯错,同样的内向的人也需要更多的时间组织自己的语言。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个内向的人,在遇到需要类似即时反应,临时发言的场景,请大胆的告诉你的同伴:我不擅长处理这种即兴的表现,但是如果你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可以做得足够好。

同样由于敏感的性格特征,内向者不喜欢冲突的场景,当面对冲突的时候,他们本能的反应是沉默逃避,如果你是内向的人,这不是你的错,你只是需要学会冷静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在人类数十万年的演化中,面对大自然的无情筛选,无用的基因无法流传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然界的成功者。

试想一群在吃草的羚羊中,总会有那么几只时不时的停下来,用他们敏锐的目光去观察有没有捕食者出现。有这类敏感而警觉的成员存在的群体会生存的更好,从而继续繁衍下去,于是在群体中又会有新的敏感个体的出现。

安静,是一种力量,接纳自己,你可以比任何人都强大,让我们拥有一点做自己的权利。

后记

对心理学这个主题我终究是不敢妄议的,因为心中怀着敬畏,人心是个太过复杂,又承载了太多东西的议题,甚至我一度认为心理是个不可观测不可形容的东西,因为你的观察,你的描述本身对心理也会造成不可逆的改变,不知道这么说是不是能被理解到,我不愿意给任何人的内心活动定性,我觉得这是一种窄化,我觉得妄议他人是在剪除他人的可能性,我不愿这么做。

而另一个方面,一个强烈的愿望又在跟我说,这个社会正在变的越来越宽容,能够容忍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我不愿活在被扭曲的自我中,我希望更多人可以生活在明媚的阳光中,我希望更多的人理解,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特质,一样都可以拥有美丽的心灵。

一番博弈,终下决心。

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更喜欢内向的自己,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