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老麦在一年一度的凡菲静修例会上,问我们的小伙伴,当客户问“你们是贸易公司还是工厂时”,你们会如何回答,是工厂还是贸易公司?
小伙伴们的回答,老麦一点也不惊讶。总结一句话,工厂好,工厂有优势......
小A:“我会说自己是工贸企业,客户应该认为工厂比较有价格优势。”小A一直在凡菲,这是她第一次面对客户发问时的真实回答。
小B:“针对不同客户,工厂和贸易公司的优势是不太一样的,但内心还是会选择工厂。”小B刚刚从工贸公司离开加入我们的团队,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工厂。
小c:“如果我是买家,利润导向,肯定选择工厂,价格有优势。”小C之前一直是买手,她的反应基于职业习惯,但能够代表相当的一部分买家。
小D:“对于刚刚联系的客户,我会说这些产品都是我们自己生产、设计的.....” 小D显然更加老练,她在把握一个度。
老麦一直觉得,在我们外贸行业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贸易公司总是不敢说或者不是很自信地说自己是“贸易”公司,总觉得缺少底气。我们自己潜意识里都认为“工厂好(品控好、价格便宜),客户就喜欢工厂。”
面对客户提出的这个问题,还有人专门去研究出一大堆的应对技巧。
其实,是贸易公司还是工厂,真的,不!重!要!
例子1,小B(上文已出场)在入职凡菲之前,有多次出国拜访客户的经历。
但是每次和客户交谈都非常匆忙,面谈时间加上吃饭,总共也就2个小时。通常她是境外参展顺便拜访,而不是有意去拜访。会看看客户厂房、仓库,聊聊最近货卖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销售上的困惑,然后再吃个饭,巩固下感情。目的很简单,维护友好关系,了解客户现有订单的情况和问题。
例子2,小F也经常出国拜访,和小B的区别是每次小F和客户一个会谈就得花3-4个小时。全面展开了解客户对价格、对产品存储、对交期等等有什么样的态度和标准要求;客户除了和她合作的产还有多少产品链,需要采购的其它产品及要求,她都了如指掌。
小F说,其实当他们真正去拜访客户了解需求的时候,很多产品客户并不在乎价格,而是其它更大的痛点。
举这2个例子,老麦是想抛2个问题:
1、你们是不是经常就着询盘,或者客户的只言片语,惯性对号入座,去做客户需求的分析和判断?是否过度按照自己以往既定的经验,脑补“N多”,然后做出不科学的决策?
2、是否真的认真思考过,我们的客户是谁?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是否真正地从供应链到产品到服务,全部去了解并匹配了客户需求。
老麦一直认为传统的外贸企业只有订单思维,就是对着询盘、报价,拿单,单纯的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供应商。而缺少客户和服务思维。
这几年外贸越做越累,凡菲经过大调整后,老麦越发觉得,是工厂还是贸易公司真的不重要,“我能给你带来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对你有什么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谈到“客户思维”,那客户想要什么呢?有量化标准吗?
有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追古溯源,贸易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存在,看起来就是卖货、交换。但当我们用产品作为载体和客户交流的时候,我们要解决的其实是信任和安全感这个本质的问题。
我们所有做的产品 或者服务也好,能否真的传递出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才是本质的诉求。
信任感这个东西它很容易去建立。只要一个客人和你做过生意,他就会信任你。比如这个订单、这个试单,你在品控、交期等等各方面都完成得很好,达到客户预期,那么这个基本的信任就通过一个订单建立起来了。
现在我们很多厂商和贸易商在这一块是很强悍的,很懂得去取得客户信任。
但是安全感呢?也许我们回头看看曾经走掉客户,从中能得到一些“答案”。
还是凡菲小伙伴的一个案例,她在之前的公司有一个合作了好几年的德国客户。这个客户呢,很喜欢拿她的报价去压别的供应商,再拿别的供应商的报价来压她,如此循环往复。每次价格一有变动都难逃这种“折磨”。
最后,这位小伙伴忍不住问了一句:“某某,我们的关系这好,这么多年的交情,难道还抵不过这1-2个点的报价?”
这位德国客户,回了一句:“我是商人,我的本质就是要利润。”
好吧,信任感就是这么脆弱的东西。我们只供货、讨价还价,这条路已经不好走了。我们要提供价值,提供足以让这1-2个点的报价滚蛋的价值。
而客户导向思维,深入了解和挖掘客户需求,最终将帮助我们弄清楚我们能在哪里提供价值。我们的能力够不够去打造这个价值。不够的话,短板怎么去弥补。弥补上来之后,你一定是一个能提供安全感的供应商,不可撼动。
如果还不够通俗,我们再讲个小C的案例。之前她是买手,她会信任一个工厂把订单交给这个工厂生产。但却时时刻刻不能放下心,时时刻刻得盯着,一不盯着就怕出事。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这个厂商有用户思维、服务思维,不仅仅负责生产,能够按照要求主动去把控和跟进,会不会成为一个不可撼动的供应商呢?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贸易公司或者说买手,也没有那么容易遇到这样的供应商。遇到一个好的、靠谱的供应商,那都是血泪堆出来的。
这是第一篇,第二篇,我们将持续来讲如何让我们的客户拥有“安全感”。而今天,老麦希望各位都能意识到,安全感才是底线!客户的底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