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母爱

今日看了一篇聂圣哲写的《我为什么要写<母爱的批判>》微信公众号文章。评论区一片压倒性的好评,不知是不同意见没有被显示出来,还是发表评论的独立思考不够,否则,何以泛泛而谈母爱需要理性批判的文章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太理性的评论?

聂总果然是杂家,一篇貌似《母爱的批判》一书序言的文章,拉拉杂杂糅了好多内容进去,而核心主旨无非是对当今部分母亲“母慈子灭”现象的鞭挞。作为德胜洋楼的创始人,企业家身份的聂总固然有资格,有资历,有光环。而作为教育评论家的聂总,仅从此文看,虽有宝贵的批判精神,但显然比较浮于表面。

全文我最赞同的只有这一句:对母爱的理性批判必须要进入人类文明进程的视野。对母亲要有系统的剖析,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有句俗话说,一个好女人旺三代,一个坏女人败三代。虽非如此绝对,但也有蕴含一定的道理。一个家庭,没有父亲,或可维系下去,但若没了母亲,那也就不能称其为家了。安,家里有女人是也。母亲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非同小可,尤其是对子女后代的影响,总体上看可谓影响至深。古今中外,因为有个善良贤惠母亲而养育出杰出子女的例子,不胜枚举,尤其是一些单身母亲的家庭,好母亲的价值彰显愈发明显。

母爱虽好,如何恰到好处地施予母爱,却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可以说不少的母亲们,一辈子也难以摸到其中的门道。因为拿捏有度的母爱背后,站着的是一个优秀的女人,这个优秀的女人至少具备善良、宽容和智慧的品性。越是这样简单的词,真正做得到的却不多。

而我们常见的母爱施展模式,要么是纵溺,要么是放养,在过度保护和放任自流之间,很好掌握这个平衡的,那真是稀世极品的好母亲。因为要做到呵护恰当,放手恰好,同时又塑造出子女最基本的为人准则和健全的人格,这个难度极大。

一是母亲自己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子女是父母的影子,更是深受第一老师父母的全方位影响。强势的母亲,容易养出懦弱的儿子和同样强势的女儿;母亲的急躁脾气很可能转化为子女的焦虑和过分敏感。当然,母亲的良善和温情,既让子女感受到母爱的温馨,也在他们灵魂深处埋下了善待他人的种子。母亲对子女影响至深的,不是对子女说了什么,而是身为母亲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二是母亲要因子女而施教,不同的子女,各具天赋秉性,需要根据各自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偏内向的子女,就需要更多鼓励;性急的子女,就需要教育他放慢节奏,遇事先镇静。笼统而言,对于儿子,以“穷养”的挫折教育更好,对于女儿,则以“富养”的鼓励教育更佳。对于不同禀赋的子女,作为母亲既要尽量一视同仁地均施母爱,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子女的潜质寄予不同的期望。尼古拉·特斯拉,就是从小生活在早逝的天才哥哥的阴影里,被父母时常拿来与哥哥比较,而觉得自惭形秽,而最终使得其一生情商与情感上的巨大缺失。

三是要为子女抵挡陈规陋俗,消极文化观念的影响,为子女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引导子女追求高尚的东西。不能因为左邻右舍都爱好打麻将,就不在意让子女从小浸染在一个热衷麻将消遣的环境里。凡此种种,小到不健康的娱乐消遣,大到婚恋、人际等等习俗观念的影响。母亲应该是一道子女与外界的精华和糟粕之间的防火墙,隔离什么,取舍什么,使子女感染什么,全靠为母的智慧。

母爱的伟大,在于其无私。而这个无私,就有两层不同的含义了。第一层是为了子女这个存在,可以奉献出作为母亲的一切,汗水、情感乃至生命,都能够毫无保留地倾注到子女生身。第二层是为了子女的成长与成熟,勇敢地放手,让子女去自己磕碰他们人生路上必要的沟沟坎坎,不把子女当做自己的私产或傀儡,而横加干预或野蛮娇惯。

聂文就是在有些母爱不计后果,不计成本,揠苗助长的溺爱上面做文章。这样的母爱,从古就有,今后肯定还会有,我相信国外也肯定有。对于当下的中国,集中出现溺爱式的母爱,有其特殊性,第一就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本来要分摊给2个,3个或5个子女的爱,现在只能集中给一个了,这样就很难不“爱得过火”;第二是物质水平的快速提升,最溺爱子女的母亲们,可能大都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她们曾经遭受过的贫困体验,现在加倍地补偿到子女身上;第三是社会整体的浮躁,功利,使得很多人丧失理智,迷失自我,把常识抛诸脑后,而把自己耳闻或亲历的社会扭曲生存状态,转嫁到子女的教育上来,集中表现就是动用一切资源为子女铺路,而忘了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历练,现在走得多快,爬得多高,将来有朝一日就会坠落得多快;只要子女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其余的什么都不管用,生活不能自理也不顾忌……凡此种种,谈何子女健全人格的塑造,谈何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半成品的子女教育,一方面使子女走向社会需要经历漫长而愈加艰难的蜕变过程,另一方面增加社会成本,甚至发生不可换回的杯具。

聂文宣称的西方式母爱,确有可取之处,对子女的必要冷酷,逼迫其成长成熟。但是人毕竟是人,不能完全学白颊黑雁的母亲将雏鹰从悬崖推下来,下坠过程中学会张开翅膀滑翔没摔死的,就能活下来,这是禽兽的生存法则,既然称之为“动物文明”,那人类的哺育后代的方式就应有更加符合人类特征的——我们自称更加文明的“人类文明”。尤其我们中国人,文化基因中的严父慈母,孝悌仁爱,这些岂能完全抛弃而拥抱西方略显冷冰冰的家庭伦理关系?

父母是一对阴阳,阴阳协调,各司其职,共同在理性之中不乏温情地哺育子女;东西方是一对阴阳,吸收各自文化中母爱施予方式的精华,统而用之,这才是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视野”,建设性批判母爱泛滥或不足的理性思考。


后记:我四岁失怙,虽然很不幸,但是我拥有一位善良、坚韧、勤劳的寡母,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早年栉风沐雨,艰辛讨生活的历程中,从母亲身上我学到了将积极影响一生的东西。有母如此,斯世已无以为报。呜呼!


理性的母爱_第1张图片
The more you care, the more you have to lose. 在意的越多,失去的越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性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