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平均标准骗了! |《终结平庸:哈佛大学最具冲击性的潜能开发课》

不要被平均标准骗了! |《终结平庸:哈佛大学最具冲击性的潜能开发课》_第1张图片
终结平庸

前阵子万微钢老师在得到专栏里花了很多篇幅分享了「世上根本没有平均人」的概念,那几篇文章想必给了很多人启发,而文中也有提到,他所讲述了观点都是来自于一本叫The End of Average: How We Succeed in a Wolrd That Values Sameness 的书。而《终结平庸:哈佛大学最具冲击性的潜能开发课》,就是这本书的繁体中文版啦!看完有关于这本书的系列专栏后,本以为需要等好几个月才有办法看到此书的中文版,没想到台湾的出版商早就代理了,朋友告诉我,这本前卫又颠覆性的书一月一号就在台湾上市了,震惊之余二话不说立即下订带回家。

拿到书后我左看看、右看看,尽管封面略显无聊,是我平常会放在书架上好几个月不动的类型,但我还是在两天内就啃完了(事实证明先知道内容有多重要)。

我先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一切用平均标准来衡量个人的方法都是狗屎!

整本书整本书的三分之二都在说明以前我们用的「各种平均标准」是多么的愚蠢,例如我们熟悉的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智商、平均跑步速度、宝宝标准成长阶段、心理状况评定标准...等,所谓的「正常」、「标准范围」并不存在,怎么说呢?来算一下简单的数学:

假如我们找来 15 个人做某项测验,分数介于 1~10 之间,得出来的结果分别为

6 8 1 10 10 7 6 2 3 8 9 9 4 6 9

那我们可以得出平均测验结果的分数约为 6.5

到这里似乎没问题,但后来恐怖的事就发生了!

人们会把这个平均分数当做 「标准」,如果之后有人做测验分数越接近 6.5,就表示越他在这方面越「正确」

知道问题出在哪了吗?我们回头看看数值,原本做测验的 15 个人之中,分数是 6 或 7 的只有 4 人,而且根本不存在那个最正常的 6.5 的人。虽然我把模型简化不少,但足以解释书中为何反对平均标准。除此之外,在平均主义开始流行之后,又有人开始认为只要超过标准,就是顶尖,低于标准,就是无药可救的废物,假如那个凭平均并不存在,每一个人都是非常特殊、无法被归类的,还执着与这种分级不是很可笑吗?

在许多综合性测验中(大家可以把它想像成智力测验或者联考),就算某两个人最后得出的总成绩相等,他们在各项指标上却相差甚大,可社会却把他们贴上同一种标签,分到同一个类别去,这样合理吗?

百年来,许多心理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研究都利用这种方法来创造各种「标准」,大脑活动分布、婴儿发展阶段、有没有具攻击性问卷等等,有许多人经过「专业评估」被贴上了「不正常」的标签,不知道错过多少机会。

那么人真正的状态到底是如何呢?书中举了一个性格分析的例子,人在不同环境脉络中,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性格特质,例如内向和外向,举我小表妹的例子,她在亲近的人面前非常顽皮,而且鬼点子特别多,常常把我们搞得一个头两个大,但她遇到陌生人,就变得非常害羞内向,我想他的心机还没发展到会装的那种程度。

这就是所谓的不同环境脉络下,会呈现不同性格。

再举一个会颠覆你想法的例子,有些社会事件发生的时候,犯人的家长总会在媒体上说我儿子很乖很孝顺,不可能会做这种事,愤怒的网友对这种话是不屑一顾的,但书中提到,这确实是合理的,一个人的攻击性也会随着环境脉络不同而改变,他可能在长辈面前攻击性真的很低,但在平辈面前攻击性就很高,针对这种状况,不该只是判定他多恶劣残忍,而是要去找出为何他在那个环境脉络下攻击性会特别高。

作者把这个例子在转移到天赋上,人在不同的环境脉络下展现的天赋也不同,在学习上、每个人其实对于课程的节奏、方式、学习速度、内容、环境都有不同的偏好取向,可我们却用同样的方式在教导所有学生,然后把「不合乎标准」的人刷下,我们能因此说那些得没有好成绩的学生,就矮人一截吗?

作者希望,在未来大家能以个体为中心,去衡量每一个人,没有什么正常或者不正常,承认人就是多元的,并用适应个体的方式,建立一个有利于个人发展他独特样貌的社会。

这本书就说到这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要洞悉一件事情有多困难,如果你亲自看了这本书,就会知道作者陶得‧罗斯近乎一生都在抵抗这种平均观带来的成见,如果你对这个社会还充满着期盼,就该理解,不满于现存的弊病,就是推动革新的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被平均标准骗了! |《终结平庸:哈佛大学最具冲击性的潜能开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