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流社会」的12个标准,有你吗?

中产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

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


2005年,日本学者三浦展出版《下流社会》。在高度发达的日本社会中,他敏感地嗅到一丝阶层向下流动的预兆性气味,看似稳如磐石的中产阶级,其实正面临着分崩离析——因为在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高度盛行的时代,他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力气攀登到山的最高峰?”


「下流社会」的12个标准,有你吗?_第1张图片


往上攀登似乎是人类最先天的欲望,因为所有人都告诉你,顶峰有着最美妙的风景。可是一些人却慢慢发现,攀登至七成的高度其实也不错,既有美景可看,却又不费力,拼死向上似乎并无必要。


“现在的年轻人,从就职到婚姻家庭,困难程度更胜以前,于是很多人宁肯不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愿地保持现状,甚至退而求其次”——用车来打比方:买小巧而有意思的日产CUBE就够了,何必去拼搏十多年去争取一辆凌志车?


这些原本被认定为社会未来中产阶级的人们,却在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失去了向上发展的欲望,甘于居于自己圈层的最低处。他们构成了一个全新的阶层,三浦展称他们为「下流社会」。



「上流与下流」

消费与被消费


三浦在书中,给出了“下流社会”的12个标准:


12个标准

1、年收入不足自己年龄的10倍

2、不考虑将来的事情,只想快快活活过好每一天

3、觉得人应该活出自己的色彩

4、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5、事事嫌麻烦,不修边幅,生活不规整

6、喜欢独处

7、生性朴实,不喜欢表现,不出众

8、服饰不追逐潮流,买基本款即可

9、觉得做饭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10、经常吃零食和快餐

11、呆在家中玩一天电脑或手机上网,不感到厌倦

12、未婚(男33岁以上,女30岁以上)


如果以上条目你符合了其中一半及以上,按照三浦的说法,你正是属于属于“下流阶层”。先别着急生气,“下流”,对于三浦展而言,绝非真正指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底层,而是指中产阶级的居下游者,而与其对应的上流,也是指中产阶级中的上流者。


也就是说,三浦展意义上的“下流”,其实是指相较于处在同一经济阶层中的其他人,有一群人,无论在人际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上,都十分显著地偏低。概而言之,即是对于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下流社会」的12个标准,有你吗?_第2张图片 「下流社会」的12个标准,有你吗?_第3张图片

三浦展和他的《下流社会》


“下流社会”概念的出现,与2005年这本书面世时的日本经济直接相关,当时正值小泉纯一郎出任首相期间,在众所周知的泡沫经济破灭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曾经陷入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停滞时期。


「下流社会」的12个标准,有你吗?_第4张图片


而上台后的小泉纯一郎,为了缓解泡沫经济破灭后留下的一千兆日元财政赤字,实施了具有典型新自由主义色彩的“结构改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激发了日本经济的活力,使日本经济逐渐从低谷中爬升出来。但与这次景气的回升相伴随的是日本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因此这次景气回升被日本各界称为“格差景气”,所谓“格差”即为差距巨大,不仅是塔尖和底层,塔尖和中层,差距也越来越大了。


比如日本人曾以“工作狂”“对公司忠诚度”闻名世界,日企的终身雇佣制和论资排辈使得正式员工不用特别努力也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使这个令人安心的“终身雇佣制度”开始瓦解,许多企业开始减少正式员工的雇佣,并增加派遣社员等“临时工”。


小泉政府提倡的开放劳动规制,就允许制造业雇佣派遣社员使得这一情况加剧,解雇正式员工的制造业企业越来越多,代替他们的是报酬更为低廉、没有任何福利保障的“派遣社员”——但派遣社员待遇几乎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派遣社员的合同不更新就等于随时会自动失业,很少会照发工资,并且没有任何奖金。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劳动力调查”结果显示,从1997到2007年的10年间,非正规雇佣者就增加了580万人,而正规雇佣者(正社员)人数则减少了371万人。他们的收入没有保障,使得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也随之加剧。极端的有两个例子:2005年,一位北九州市52岁的患病男子,由于失去生活保障,最终只留下了一张“我想吃饭团”的字条,在电和煤气都被切断的房间里活活饿死;2006年夏天,25岁的男性派遣社员在东京的秋叶原街头持刀无差别砍人,导致了7人死亡、10人受伤的惨剧。


收入的两极分化,导致学习机会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平等,最终结果是社会阶层之间的互换流动性越来越差,社会阶层分化形成固定化的倾向。中产阶级站在中间,往上攀升的门显得越来越狭窄,往下流动的路却舒适且安逸。最终,三浦展所描述的“下流社会”出现了。



廉价的娱乐

和高频的成瘾


“98.5%的下流社会男性热衷于上网”。


这是来自于三浦展书中的数据。“下流社会”的出现原因,除了经济发展特殊背景,还有电子信息发展时代带给人类的特殊红利:在这个时代,普通人能用及其低廉的价格,享受到最精妙的精神与肉体刺激。


三浦展认为,下流阶层的人群对生活满意度普遍偏低,且越是“下流阶层”就越是追求自己的个性,他们更偏爱电脑、网络,不喜欢与人接触。追求“有个性”和“自我实现”的人在职场上也通常会我行我素,正因为如此很难得到高收入,随之生活水平下降,成为恶性循环。


「下流社会」的12个标准,有你吗?_第5张图片


电子时代的娱乐,是经过无数产品经理精妙设计后的,能够随时给你最佳的即时——想象一下,如果要真实的运动体验,门槛是金钱,身体和时间;可是游戏的成本,可能只是网络流量;同理,真实的恋爱远没有网络随时,随地和0成本打开的美丽女孩来的轻松。沉溺于此,显得如此自然而顺利成章。


2005年,三浦展将3P作为当年30岁左右的“下流社会”关键词:个人电脑(PC),手机(Phone)和游戏机(Play Station)。而升级版则是在此基础之上再加2P:瓶装饮料(Pet Bottlw)和薯片(Potato Chips)。


「下流社会」的12个标准,有你吗?_第6张图片


组合起来就是这样一幅景象:坐在电脑前喝着瓶装饮料,一边吃着薯片,一边上网打游戏,一边玩手机。


有趣的是,在衣食住行中的饮食方面,比起男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上流阶层与下流阶层的女性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上流阶层的女性更多地喜欢自己做菜,也尽量多食蔬菜;下流阶层的女性超过40%的人经常不吃早饭,用餐时间不固定、觉得自己做饭很麻烦,也更喜欢光顾比如麦当劳、吉野家等大众连锁餐饮店。


此外,作者还对受访人群随机进行了一些采访,其中一个26岁、年收入超过200万日元,储蓄为零的男性设计师的自述可以说是中箭无数了。


【留了一级后我终于从大学毕业,开始几年只是做一些零工,后来发觉这样的工作持续下去毫无意义,于是进了一家小型设计公司,收入比打零工时还要少,每月工资才18万日元左右。起初说好公司效益好的时候发奖金,但今年一次也没发过,听说去年发了四次。


我房子租金每个月5万5千日元。早上不吃早饭,中午吃碗牛肉饭或者去小饭馆随便吃点,每天伙食费大概600日元。晚上一般八九点钟才回家,自己做饭吃…每个月伙食费基本上在3万日元左右,在去掉水电费等,应该还能剩下七八万日元支配,不过我经常买饮料香烟什么的,所以有时候根本没买什么大件东西,感觉不到怎么花的钱就没了,所以我到现在还没有存款。


我比较懒惰,因为喜欢音乐所以经常我在家里不出去,现在开始觉得这样并不好,因为失去了很多接触到有趣事物的机会。今后还是要活跃些好吧,运动什么的也应该适当参加。


之前我被女朋友甩了...我比她踏上社会晚了两年,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各种原因让我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我开始对过去的自我产生否定的想法,她则是那种做事利索、不喜欢稀里糊涂混日子的那种人。


我现在进公司才三个月,不太有信息。工作内容基本上是按照客户提出的要求设计出图样,说穿了这不是我喜欢的工作。不过,只要努力去做,我想一定会有回报的。我理想的工作是:让我一见到就觉得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然后拼命做完之后悠闲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能结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工作是最理想的工作。我觉得人还是要有个性。我的个性?我也说不大清楚,大概性格孤僻算是个性吧。


你问我的生活水平?嗯…...大概属于中流中的中流吧。将来的年收入我想至少应该有400-600万日元吧——其实说实话,未来,我也没有怎么仔细想过。



90后一代

“下流社会”


时间来到2018年,“下流社会”这个概念,并没有随着代际的变化而消失,反而变得更细化,甚至更中性。譬如日本“宽松世代”的概念的出现,在“低欲望”方面,几乎就是下流社会的年轻一代。


1. 缺乏欲望

SATORI世代的一大特征就是缺乏对于事物的欲望。尽管不是说真的毫无欲望可言,但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没有什么特别多渴求的东西。


2. 放假不出门,在家混日子


3. 不会胡乱买东西


4. 比起过程更重视结果


5. 对于恋爱很淡然


6. 不希望太显眼


7. 网络才是多年好友

SATORI世代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一代。因为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信息,导致出现信息过多的情况,为此他们对于人际关系显得淡泊,也不怎么想恋爱。然而,如果没有网络的话,就会令他们坐立不安。


8. 有些东西没有也就没有,无所谓


9. 实际上跟周围的人相处得很好

而SATORI世代有个特征是协调性。他们希望平淡的人际关系,并且能够跟周围的人出色地沟通。由于这一代人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他们在跟人打交道时也会更加圆滑,避免麻烦。


10. 对于很多东西都展现出放弃的态度

SATORI世代的年轻人面对的是上学轻松、就业困难的局面。并且这是一个让人难以产生积极心态的时代,他们觉得即便努力了也不会有回报,所以展现出放弃的态度。而这或许就是SATORI世代的核心。



这是媒体所给出的“宽松世代”的定义,几乎与三浦展的理论大幅度重合,这些1987年至2004年出生的一代日本人,在少子化问题凸显的阶段中出生,在“失去的20年里”度过了学生时代,加之“下流社会”的人们已经碰到的阶级固化问题,呈现出现的,几乎是全方位的低欲望和“安于现状”。


除了中国的“佛系青年”和日本的“宽松世代”,邻国韩国也有类似的现象,他们称之为“N抛世代”,意为抛弃恋爱、结婚、生育、购房、人际关系、梦想的20岁至30岁年轻人,这个词始于2011年,当时韩国经济不景气,年轻人无法找到稳定工作,无心贪恋“感情”,他们在不断上涨生活物价、学费、就业难、购房等经济和社会上的压力下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结果只能被动放弃。不少N抛世代的年轻人,都不再视婚姻生活为人生下一阶段必走的路。此后,“五抛世代”“七抛世代”成为流行语,2016年“N抛世代”一词出现,反映出韩国年轻人面临的社会生活压力之大,韩国电视剧《今生是第一次》中,就展现了“N抛世代”的年轻人们面对生活与婚姻的故事。


当然,这些现象也开始被主流所关注,并且引起讨论——比如,“安于现状”是好,可是,不往上走,难道真的可以就呆在原地吗?2003年,与“下流社会”概念同时期出版,并风行的还有漫画《龙樱》。这本漫画中,男主人公律师为了重振一所三流高中,他选拔出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以考进日本最好的大学东京大学为目标进行授课。


这本完全精英主义导向的漫画里面,充满了“狠毒”的台词,也几乎是对奉行“低欲望”生活人们的直接“嘲讽”:


「下流社会」的12个标准,有你吗?_第7张图片


类似的台词还有,“你们以为没有必要非得争夺Number One,只要证明自己是Only one就行了吗?别开玩笑了,所谓的Only one就是那个领域的Number One。”


两个概念,两个群体,两种思想形态,几乎贯穿了日本近20年的争论与思考。而在“丧”成为当代最大共鸣体,“肥宅”成为互联网俏皮自称的今天,可能这种思考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毕竟肥宅生活如此惬意,除了你妈妈和你自己,没人真的会逼着你努力向上爬。



「下流社会」的12个标准,有你吗?_第8张图片


撰文:1004

编辑:


「下流社会」的12个标准,有你吗?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流社会」的12个标准,有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