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博文《给中国酒店信息科技的虚假繁荣叫停》

多年前,本人就特别喜欢看有具体/详细业务场景描写的文章,因为一可以让你真正深入了解一个行业,获得一手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发现/钻研是否能用信息化技术来改进,创造新价值。今天又看到了一篇现华住集团高级副总裁,原金陵酒店集团CIO的朱明生写的一篇博文《给中国酒店信息科技的虚假繁荣叫停》,结合其中的具体场景,给出我的点评。

1.中国酒店信息科技发展史,就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痛心史。

其实不止酒店行业,几乎所有行业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好不到哪去,朱明生是甲方中少数的喊出皇帝没穿衣服的直言者。比如算是领先行业的电信,BOSS/CRM做了几代了,作为用户,你感受到它了解你吗?

2.新系统升级并没有带来质的提升,例如商业模式的变革、营销渠道的创新,或者业务流程的完善;也不太可能带来生意的显著好转,因为业务模式和条件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只是换了一个功能更全的系统而已;在工作效率上有局部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接口不稳定等新问题。优劣相抵,几百万的投入,换来接近于零的效果。

这句话要这么看:新信息系统的选型,要结合商业模式变革、营销创新,业务流程完善,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同步进行,立项报告中要作为一个整体故事来研究,做差距分析和任务分解。

3.CIO将方案规划交给软件供应商来做,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供应商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他们所给出的方案很可能是“过度治疗”的方案,100万的事情要花200万来完成,甚至和酒店自身的情况以及利益是背道而驰的。

那为什么CIO看不出来方案是“过度治疗”呢?首先是心态的问题,因为立项报告就是价值点的堆砌,价值点越大越多越好,所以和乙方坐在了一个立场上。其次是没有深入追问价值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内在的逻辑到底如何,比如很多如ERP等的系统管理软件,都号称能洞察业务,可你仔细追问下去,发现需要DW和BI支撑,这些都不在ERP系统内,需要二期/三期的投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结合人/组织/流程/绩效管理等多方面来考虑问题,要收获价值点,这些方面要做什么改变,能否做到,下面的第4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4.PMS系统有客人喜好管理功能,客人在一家酒店被员工发掘出的喜好,可以经由系统同步到其它酒店,当客人在那家酒店入住时,就能欣喜地发现,员工的服务非常符合他的习惯。这样基础的一个功能,如果集团旗下所有酒店的所有员工按照统一的规则好好使用,将会极大地提升服务质量以及客人满意度,客人的复购率也会大大提升。可惜,现实的场景不是这样的。很多集团缺乏对客人喜好的有效管理,员工要么忘了将客人喜好及时记录进系统,要么误将无效喜好覆盖了真实喜好。再简单低级的系统,如果配合有效的运营规则,也能发挥极大的价值。我们常常错误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系统的搭建上,而在系统运营环节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投入,例如使用规则的制定、培训、检验等等,使得系统的功效大打折扣。

看,一个价值点,不是有了系统就能收获,那这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果没有科学地定义什么是喜好,怎么准确地判断,如何保证能收录到系统中,这个价值是不可能落袋的。

5.为了生意的需要,供应商们纷纷将自己的产品涂脂抹粉,从无盐化妆成西施,贴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技术标签,在市场上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技术创新热潮,似乎他们真的达到了那个高度。让CIO们在这些公司的产品里做选择,只能是矮个子里面选高的,怎么选都有问题。

我个人见证了90年代的C/S架构,2000年的.COM年代,直到现在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每一个新概念都确实有其巨大的价值,有少数的企业确实把握住了这些价值红利,但千万要落地到最具体的细节,最贴切你的场景,看看价值是如何收获的,千万不要浮在表面上的定性分析,一定要业务领导能听懂,觉得能做成的故事。魔鬼在细节中,深入追问下去,你就会发现问题。


朱暑冰: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企业信息化立项/选型/需求分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点评博文《给中国酒店信息科技的虚假繁荣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