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尔与吉姆》影评:三角恋的人生隐喻。

   《朱尔与吉姆》这部电影由特吕弗导演,改编自昂利-皮埃尔`洛齐的自传体同名小说。讲述了两个年轻人朱尔与吉姆有着相同的爱好,相同的品味和追求而成为朋友,两个人因此也爱上了相同的女人,凯瑟琳。凯瑟琳追求自由,不受拘束,即使和朱尔结婚后仍然渴望着爱情,三个人微妙的关系也由此产生。

   这部电影诞生于1862年,法国电影新浪潮的衰退年。新浪潮从最开始的激烈的表达着反抗,追求着自由,也逐渐陷入迷茫,新浪潮五年的短暂时光也这样结束了,就像电影最后凯瑟琳开车和吉姆一同葬身海底。可以说这是影片的一处隐喻。特吕弗和激进的表达情感的新浪潮另一代表人物戈达尔不同,他的影片中有着独特的细腻情感和深刻的隐喻表达。

   这部影片最突出的就是三个人的关系。三角形的最稳定的,三角恋是最危险的。然而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最稳定的三角恋关系。影片多处表达都展现了三个人的和谐。从三个人的构图看,朱尔与吉姆和凯瑟琳一直构成三角形的稳定关系,没有一个人逃出这个框架,每个场景都是三个人势均力敌的出现,这也构成了构图的和谐。由此也引出了一种婚恋观的表达。传统上的一夫一妻制,变成三个人的爱情。凯瑟琳天生放荡不羁的性格,让她无法适应婚后乏味的生活,任性的她总是在出轨寻找不一样的感觉。她希望得到异性的重视,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然而我们却无法责备她,因为这是婚姻中的常态。是我们都会面临的问题。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是自由的坟墓。

   不得不说的是,一直奉巴赞为偶像的特吕弗,在这部影片中展现了大量的新现实主义的风格。不仅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凯瑟琳和吉姆在林中散步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由刚开始的社会距离变成最后的紧密距离,长镜头的使用完美的展示了两个人随着交谈而关系越来越亲密。不仅如此,还有大量的实景拍摄。片中多次出现三个人在草坪上的镜头,光线柔美,三个人的暧昧关系也呼之欲出。但是,这些种种真实的背后,有着更加深刻的隐喻意义。

   凯瑟琳,是自由的化身。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出现,就是代表着青年一代渴望解放,渴望反传统以寻求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凯瑟琳在影片中,她在两个男人之间的犹疑,也可以看作是导演特吕弗对新浪潮电影的一种犹豫。吉姆则是传统的代表,虽然被凯瑟琳迷惑,但是最后依然选择回归家庭的温暖,这和中国影片中的大多数大团圆结局一样。但是,凯瑟琳虽然一直不够安分,却能一直在被朱尔包容,也是新浪潮电影作为一种新鲜的东西被这个社会包容,然而这种反主流的东西终究会被主流社会打败,这也是导演在片中最后告诉我们的。朱尔只有他的孩子,就像特吕弗也有着他心里的希望。

   这部影片虽然是一部小说改编片,但是可以借鉴的东西诸如三个人关系的结构,以及情感的表达都比现在描写三角恋的俗套电影要成熟太多,如果再用心一点点,希望我们也可以做出这样的影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朱尔与吉姆》影评:三角恋的人生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