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构创新

晚间朋友来访,谈及正在进行的创业项目:私董会。用会员制的方式,每个会员会费10万,首批50位会员打折6万。用众筹的方式招募100位股东,每位也是6万,享有一定比例的股权,同时第一年免费,相当于咖啡馆的等额返卡。所谓高手在民间,运作的模式与《中国式众筹》的方向相当的一致。当然因为粗浅的交流,对于深入的细节不甚了解,但从大的框架体系上看,这个模式是非常适合私董会的建构的。传统的协会或商会也是交纳会员费,但是会员费除了秘书处的开支,就是吃吃喝喝。但是朋友的私董会用公司组织化的模式,通过股权的深度链接,绑定了部分核心资源,而私董会的产品又形成了对企业家的智库支持,并且有利于会员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这天然就是“中国式众筹“落地的样板。而朋友公司的创新还不止局限于此,从去年他们在国贸租200平米的写字楼,到今年他们转变成了SOHO式去中心化自组织的办公。我想除了节约办公成本之外,一定是他们找到了自组织工作的机制,低成本、高链接,去中心化,灵活组合。谈及刚刚结束的亚历山大工作坊,他的创业伙伴参加了工作坊并兴奋的反馈,这正是他们所践行的模式。

互联网提供的技术支撑,转变为组织建构创新的工具。《中国式众筹》从理论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在股权架构层面,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案。但是,在组织结构的设立上,还欠缺恰当的模式或机制。朋友公司的践行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式众筹所倡导的组织股权建构模式的延伸和发展。对于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中国式众筹的落地有很好的启发。无论股权模式还是管理模式,都离不开人的链接。最重要的是找到对的人,用对的方式,创造一个智力开放的空间。所有的制度不是为了约束,而是为了创造和共享。所以三元结构提供了管理模式落地的一个众筹实现路径。没有领导,只有分工,各自独立,相互协同。每一个独立的委员会根据职责的分工完成各自工作,通过协同委员会提供协作支持。这也符合奥托在《U型理论》中所强调的,建设一个生态的社会,每个个体在一个独立领域发展,但都需要走出自我的边界,去到系统的边缘,感知外在的发生,调整自我的行动原则。

当然,这样的结构模式,对于个体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既要对于组织整体愿景有高度的认同,同时也要对组织建构的基础有清晰的认知,并且具备强大的沟通协作能力, 能够低成本高效的工作,而最后,还要落实到个体的品行上,需要无私、奉献、包容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世纪管理发展和领导力建设的核心。虽然无论中国式众筹还是朋友的公司抑或我们学校所在的社区都还处在探索阶段,距离真正的三元结构建立还有艰难的一段旅程,离组织财务上的正向循环也还有历程。但是,因为有这些积极探索和创新的先行者,让互联网的技术世界,增添了多彩的人文景观。

祝福所有在这条路上探索的人们,为一个乌托邦的共产主义模式,一起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组织建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