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 · 导演贾樟柯

偶然间看到理想国在豆瓣上发布的活动,贾樟柯电影手记《贾想 I & II》的新书沙龙,就报了名。小小的剧场坐满了人,后来到的人只能站在旁边,连贾樟柯都调侃是不是请了很多群众演员。原以为他会是一个沉默木讷的人,没想到非常健谈,谈自己开始写作的原因,谈自己正在拍摄的电影,谈自己很久之前的写的小说其实是自己的恋爱故事。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好像看到了电影之外更多元化的他。

看电影 · 导演贾樟柯_第1张图片
离得太远,连贾导的脸都拍不到啊

看的第一部贾樟柯的电影是《山河故人》,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票价20块。遗憾的是从来没有为他的电影贡献过票房(中国电影资料馆是非盈利性的艺术影院,所获得的收入不计入票房),《山河故人》上映时,我住在五环,周围电影院的排片少的可怜,而且全都在不尴不尬的时间点,懒惰的我实在不愿只为了一部电影而进城。

你要问我看完之后什么感受,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仍旧记得影片放完灯亮起时,坐了将近600人的影厅里爆发出的掌声,绵绵不绝。因为不是专业的影评人,所以没办法从内容或是拍摄技巧方面描写这部电影有多优秀。豆瓣影评里frozenmoon写的《无限接近透明的灰》简直说出了我对这部电影所有的想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一下。从此,对贾樟柯充满偏爱跟好感。

看电影 · 导演贾樟柯_第2张图片
始终觉得这部电影的评分被低估了

我喜欢看电影,但很少仔细去揣摩它们,随着年龄慢慢变大,文艺片看的越来越多,商业片看的越来越少,忽然发现我们为什么会说某些电影伟大,有可能就是因为它们会引导我们思考,改变我们的生活。而现在看完之后能触动我的电影越来越少了,而且爱看这类电影的人也在慢慢减少。上次去看《相爱相亲》,偌大的影厅不超过10个人,我们仿佛越来越怕电影碰触到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大制作或是不需要动脑的狗血剧情反而使我们更直观的获得快感与满足。身边已经不止有一个朋友跟我说,去电影院只看特效牛掰或是那一长串明星名字堆叠出来的电影。文艺片?感觉好浪费钱啊!

这是什么开始的呢,国内大部分的一线导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崩坏的呢?在我的印象中,是从李安凭借《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之后,也许所有导演都有一个奥斯卡的梦,所以张艺谋拍了《英雄》、陈凯歌拍了《无极》、冯小刚拍了《夜宴》,不够优秀的剧本跟商业的涌入使他们与奥斯卡渐行渐远。陈凯歌跟冯小刚的电影看得不多,不好评价他们过往与现在的变化,但是张艺谋,当我在电影资料馆看完《红高粱》后,那漫天的红色跟阵阵鼓声都在敲打着我的灵魂,走出影院坐上公交车,回到家后脑海中还停留着巩俐那张美丽而倔强的脸。这时才不得不承认,属于他的辉煌与梦想已经过去了,是他亲手埋葬的。

所以现在才更加珍惜贾樟柯,看《十三邀》时,他曾说,在多伦多参加一个交流会,一名中国留学生曾质问他,为什么总是拍穷乡僻壤,你离了煤矿就会死吗?为什么不去拍中国的这个,中国的那个。我猜想,那位留学生可能有着一张“没有受过任何挫折”的脸,所以他才能坦然自若的批判一位不受票房市场欢迎却还在坚持拍自己理想电影的导演,我们都知道缺乏资本支持的导演会遇到多少困境,幸好他说对物质没有过多欲望,有张床,一日三餐就可以。

说到这儿,让我想起了《钢的琴》的导演张猛,这部获奖无数并让王千源捧回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的电影,票房也不过几百万。更可惜的是,后来看了张猛在2016年拍的《一切都好》,就算票价只有9.9,也弥补不了让我在影院如坐针毡的创伤。我并不厌恶商业化,也不是觉得每个导演都应该摆脱电影工业化的枷锁,只是希望大家都了解在现下的电影圈想要保持独立性有多难。

看电影 · 导演贾樟柯_第3张图片
参加《十三邀》与许知远对谈

贾樟柯也曾说很多人都在质疑他迎合西方人,电影是拍给外国人看用来拿奖的,而不是拍给大众的。自己只能尽量去调整或是减少这种质疑带给他的影响,但是在他从影的这20多年中,一代一代人仿佛不仅没有变化而且更封闭的现实又让他无比失落。不光是他,很多喜爱中国电影的人也在失落中思考,在当下,泰国印度的电影都超过我们的时候,韩国日本的电影让我们感叹的时候,还继续拿审查制度当借口是不是太无耻了呢?参加《十三邀》与许知远对谈

不喜欢贾樟柯的理由有很多,破败的灰头土脸的乡村,人们忧愁挣扎又饱含真实的脸。但他好像是中国电影里特殊存在的一种表达方式,也许也会是中国电影再次走向世界的一个希望,他仍然在坚持,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看懂他的坚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电影 · 导演贾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