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被讨厌的勇气》

先举个例子,有一个小孩,总是被父亲痛打,因为他常常惹祸,并且在父亲眼里,什么都做不好;这本书里,却有这样一个观点:这孩子之所以老爱犯错,是因为他想挨打。

反正我刚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有那么点愕然,怎么说呢,甚至有那么点觉得搞笑。不过且慢慢往下看,书中指出前一种叫做原因论:犯错导致挨打,并且越打越犯错;后一种叫做目的论:挨打是孩子想要达到的目的,当然,这个目的是有作用的,那就是他成功地吸引了父亲的注意力,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了一个连接。

这样解释好像有几分说服力,但还是让我觉得哪里怪怪的,好在作者进一步解释了目的论,如果用这个理论看待事情呢,主动权在我们手上,我们是可以选择的:孩子可以选择不用犯错的方式去吸引注意力。

上面这个例子,是父与子之间的一种关系模式,并且是一个在大多数人看来不是很健康和舒服的关系,这种关系属于人际关系的一种,阿德勒的观点是: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也就是说,如果觉得活得不那么舒服,可能是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某些方面没有处理好。

在阿德勒的心理学体系中,人际关系分为工作、交友、爱(恋爱、亲人)三大课题,这三者与我们之间的关系,用下面这个图形来表达便可以一目了然(越靠近自己,越亲近,也越难处理,却也最重要):

读《被讨厌的勇气》_第1张图片

有很多人总是不太想去上班,往往不是工作内容有多难,而是面对工作当中的人让我们为之却步,那要怎么办呢?阿德勒告诉我们: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可以从这个方向入手去改变。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是过去所决定,而是我们一步步选择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不必纠结于过去,而是从现在开始重新选择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 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接下来本书讲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改变自己,先铺垫一下,看上去都很容易,做起来简直会让人觉得违反天性。我比较喜欢归类一条条地总结,书里面讲得比较庞杂详细。

第一:改变自己内在的看法。

我们十之八九的人都不太喜欢自己,因为和别人相比,没有那么高大、聪明、漂亮、有财富等等,这样想其实可以给自己很大的好处:之所以会活成现在这样,是因为没有那些东西的支撑,你看,多么好的“借口”。也就是说,认为“不幸”对自身而言是一种“善”(有好处)。然而,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 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可以用自己已有的力量去改变。

我们喜欢和别人比较,但实际上,在意我们长相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因此所产生的自卑、自负、不幸感,全部只是我们用来压制别人的手段而已。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就算成功,而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朝着理想中的自己前进。当我们将周围的人都看成竞争对象,把别人的成功看成自己的失败时,便容易产生出敌意,别人自然都能感受得到,也就将周围的人全都变成了自己的敌人。而反过来,如果放下竞争,便有可能建立起伙伴关系。

在我们遇到恼火或者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喜欢生气甚至是发怒,那发怒其实也只是我们的一种交流方式和手段而已。为了解决问题,还有很多其他的交流方式,要相信有逻辑的语言的力量,并且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当然,也有解决不了的时候,那就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不代表一个人的失败

要想做出改变,需要很大的“勇气”,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 处理眼前的生活就会轻车熟路,但是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 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这也就是在遭遇重大变故时,会让人有所改变的原因,因为从前的自己已经不能应付目前这个“变故“。换不换工作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两难的状况,那种未知感会让我们相当害怕。这个时候,就要拥有“追求幸福的勇气”

第二:课题分离

举例子:孩子放学回家之后,到处疯玩,很晚了才开始写作业,睡得便很晚,第二天早上又起不来,需要父母不断催促。天天如此下来,孩子的母亲实在是身心疲倦。管吧,生气,不管吧,着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学习便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常把这个课题揽到自己的身上,于是产生了这种状况,所以父母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不去管孩子的学习。

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父母都很难做到不去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会将孩子的失败看成自己的失败,但是往往明面上的理由是:我是为了孩子好,担心孩子长大后过不好等等。而后面这个理由更容易让内心接受和舒服些。但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将这种绑带剥离开来,也就课题分离,该谁承担后果的事情,就是谁的课题,我们不应该参与。

对孩子的学习完全不管,不是什么都不做,还是有些事情是父母可以做的: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其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而不是在孩子没有求助的时候指手划脚。

在其他的关系当中也是,当属于别人的课题时,不要妄加干涉;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期待,也是别人的课题,是我们所不能左右的,并且我们 “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哪怕因此招致别人的讨厌,也不需要去追求他人的认可,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 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的改变往往期待别人给予适度的回应,但实际改变的只是“我”而已,别人改不改变我们并不知道,这也是课题分离。不过有可能,随着“我”的改变,对方也不得不改变,但也有可能不会改变。这是必须要有的一个心理准备。

第三:如何获得勇气

前面提到,改变是需要勇气的,那要如何获得呢?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而当我们对他人有所贡献的时候,便会感觉到自己价值的存在。

如何对待他人的价值呢?我们应对别人的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这就是他人的价值。不应当从别人的行为结果这个标准进行衡量。那些躺在医院里的植物人,对亲人而言,其存在本身就有非常大的意义,而不在于他能为亲人做些什么。

如何帮助他人获得价值感呢?在建立平等横向关系的基础之上,采用鼓励的方法。书中提到,对孩子或是他人的表扬,实际是一种评价和操控,容易让人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但如果采用鼓励的方式,则是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第四:关心全世界(好吧,好像有点夸张,关心你周围所有的伙伴)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而终极目标是:共同体感觉。书中的宗旨,真的是要去关心全世界,包括花花草草及非生物,甚至整个宇宙。

在这里还是缩小到周围的人,首先要将他人都看作自己的伙伴,并在伙伴中间找到自己的位置,且为伙伴们做贡献。这就是共同体的感觉。

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关心,这样反而会束缚自我。

具体怎么去做呢?下面直接引用原文:

直面“人生课题”, 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 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 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 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但是,无论是你还是我, 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第五:以上总结

要达到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就要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进一步指出,要分清自己能改变的和无法改变的,关注能够改变的,诚实地接受那个不能做到的自己。广为流传的“尼布尔的祈祷文”就说过:“上帝, 请赐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他者信赖,是把他人看作伙伴从而达到共同体感觉的基础。要做到无条件去信任他人,这是自己的课题,而背叛与否则是他人的课题。在不信任的基础上建立的关系,往往不是很深入,这样的关系在破裂的时候感受的悲伤会比较少,但在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也会很少。而建立了完全的信任感,我们则能在关系当中体验到深厚的情谊,如果遭遇背叛,那就使劲地伤心难过吧,不需要掩藏和逃避。

只有做到了自我完全接纳,才能产生他者信赖。

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做家务也算。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 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 参与共同体、 体会“我对他人有用”, 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因此那些退休的老人对新生活大多会无法适从,而一个家族主妇如果发觉家人都不需要她打理家务时,也会怅然若失。无论你过着怎样的生活, 即使有人讨厌你, 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书中提到,做到以上的内容真的很不容易,甚至要用到几十年时光还可能达不到。但什么时候开始都并不晚。阿德勒说:“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阿德勒还说,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靠自己赋予的,也就是由自己来决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被讨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