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

                                郑贵祥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1张图片
朱守信教授

        朱守信先生是我在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时美术学专业导师。他主要以油画仕女为主题表现,艺术风格淡雅恬静优美。在他的一系列仕女画尤为突出这一特征。中国仕女画主题表现主要起源于两晋,发展于隋唐,宋元也有所表现,衰落于明清。仕女画,一作“士女画”,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主题表现的中国画人物表现,在隋唐成为人物画科中专题表现。他们所表现仕女主要集中在上层社会和宫廷生活中的贵族和名门淑女为主要表现题材。也主要表现当时上层妇女闲逸的生活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尤以张萱、周昉仕女题材表现为主,主要表现皇宫后宫佳丽的生活状况及心理,比如簪花仕女图等。这一表现题材在宋元明清各有表现,尤以唐寅表现突出。而先生仕女主题表现及探究既不同于中国传统仕女表现,也不同于西方人物肖像主题表现。而是将二者巧妙融合,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艺术世界。

        传统中国画主要以意境表现为主,讲究笔墨及线条的应用,遵循散点透视原理,主要以高远,平远,阔远三远表现手段,追求意境的天人合一表现。而西方人物肖像主题表现,主要以造型空间色彩为主要表现手段,遵循焦点透视原理(仰视,俯视,平视),追求人物肖似和其思想的表达。二者本质的区别是:中国画中的世界事物(包括人)不是强调世界事物的客观性,而是注重主观表达,强调意境表现,达到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和反映。也就是将世界事物(包括人)特定为某种文化主题内涵,而绝非客观事物的世界事物表象的陈述和照搬。比如高洁主题表现,首先在世界事物中选择客观存在荷,并将荷特定文化主题为高洁品性,如果表现高洁人物,则会设定荷为背景;再者与作者高洁情操相符合;最后以观照者高洁品质培养或高洁品味相符合,三者高度统一于画面中,最终表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或审美理想的实现。而西方人物肖像主题表现主要强调人物造型的准确性,注重客观性和思想性,追求肖似与人物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等的揭示,进一步表现肯定或否定的社会评价。在背景设置方面主要起烘托作用,以突出人物主题,而并不是自觉为某一主题表现的文化内涵特定。再比如云的主题表现,中国画画面中一旦出现云,则意寓为仙境或高逸的主题表现,并且与画中事物,人物以及观照者审美理想高度统一,进而实现成仙或高逸的大隐追求的天人合一意境表达的审美理想的实现。而西方则不同,它就是自然界中的云,并且作者以云的形色变化来烘托或突出人物表现或突出主题思想的审美理想的实现。故而中国画里的世界事物(包括人)被称作"意象",西方则称为"形象″,可见中国画注重意的表达,强调主观性。而西方画注重形的准确,强调客观性。

        下面我们解析先生的作品: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高洁主题表现。

        先生这幅作品正是高洁主题表现的典型代表。首先人物釆用西方3/4仰视造型表现,而五官及动态以中国意的表达,以中国文化内涵高洁为主题表现,设定荷为高洁品性表达,与作者高洁品质以及观照者高洁品味符合达到高度统一,即物我同一,实现天人合一的最高意境的审美理想的实现。传统中国文化以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意寓人在藏污纳诟的污浊的社会环境中具有高洁的道德情操品质,进而建构高洁和美的艺术世界,追求清廉的理想社会的建造,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报负。其次,先生以莲子意寓画中女子渴求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最后先生应用浅淡的色彩,富有哲理的线条以及意象的神态(3/4仰视)表达了清丽明快且色调统一的主题表现。

二,高逸主题表现。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先生这幅作品釆用3/4俯视构图,设定垂柳以及池鱼来意寓春天的到来和生活富余的文化内涵,与雍容典雅且富有现代知识女性的闲情逸致的神态以及作者大隐于朝的文人品质和观照者去除杂无摒弃烦燥的畅神心理需求达到高度统一,进而突出高逸主题表现的天人合一最高意境审美理想的实现。从画面中既可以看到西方人物肖像的造型(3/4)特征,也看到透视原理的应用,还可以看到玫瑰红与湖兰色彩的补色对比,又能看到中国唐代秾丽丰肥审美原则的表达,又有意象性事物来造设语境的(学富五车),垂柳(暮春,在中国画中早春淡绿表现,暮春深绿或墨绿表现),池鱼(年年有余)来共同构成画面,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将传统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高度统一,达到中西文化的默契融合。正如唐.贺知章《咏柳》所描述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晓畅华美且春意盎然的富有青春气息的且具有闲情雅致的高逸主题表现的春天景象展现在我们观照者面前,又与我们观照者神情畅逸的意境表现高度统一起来,达到了天人合一最高意境审美理想的实现。又如宋.杨万里《新柳》所描写的"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先生巧妙将雍容典雅的知识女性观鱼在水中这一人影与随风飘逸的垂柳的柳影相连相映,构成优美而有动感且富有情趣的画面,又体现了先生对暮春喜爱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那修长优美的柳枝与富态清丽的妙龄少女静静的享受着春风的抚摸和调情,柳儿翩跹起舞,鱼儿尽情嬉戏,人儿姿态雍容华贵。进一步表达了少女妩媚可爱的风姿,即物我同一,达到了天人合一审美理想的实现。

三,高雅主题表现。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幅作品是先生在我读研期间所创作完成的,并入选全国油画美展,恩师还特意带我们去观摹了这次画展。就在这次观摹画展之后,我才似乎明白了什么是艺术,怎样做才是艺术创作和表现!我们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先生并没有应用强烈的色彩表现,而只是应用象牙黑,土黄,土红,群青,熟褐,白色,釆用沉静宁神的灰色调,就把一个具有高雅且善良的中国女性描绘的栩栩如生。正如清.曹雪芹《红楼梦》中诗词所描述的"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 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俊俏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充分表达了高贵典雅的女性品质,画面中女性头挽簪髻,身着浅蓝色旗袍,肩披浅黄色披巾,端坐于古色竹椅上,神情坦然自若,双手自然垂放在腿上,双脚稍作交叉状,神态宛如一位高贵雅静的贵妇人形象,尤其是旁边小桌上还有那么一小杯冒着热气的清香的咖啡,进一步说明其养尊处优的生活情调,也更进一步表达了当前和美顺畅的时代特征。又如唐.王昌龄《西宫秋怨》诗句"芙蓉不足佳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中贵妇人形象写照不正如此吗?

四,优雅主题表现。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憩》这幅作品也是在我读研时创作完成的。这幅作品描述了一位身着蓝底白花长裙的知识女性在饱读诗书之后产生倦意而小憩的睡美人闲逸优雅形象。正如宋.洪咨夔《西江月·庭下宜男萱草》诗句所描写的"庭下宜男萱草,墙头结子榴花。非烟非雾富平家。人物风流如画。宝月曾修玉斧,银河欲泛仙槎。美人睡起绿云斜,一笑扶将寿斝。"充分表现了中国女性,尤其是恬睡的睡姿都那么富有诗意,真是美人睡起绿人斜啊!可以看出,先生不但深谙画理,似乎更是懂得中国文化的精髓。又宋.苏轼《续丽人行》"深宫无人春日长,沉香亭北百花香。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莺啼空断肠。画工欲画无穷意,背立东风初破睡。若教回首却嫣然,阳城下蔡俱风靡。杜陵饥客眼长寒,蹇驴破帽随金鞍。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肢背後看。心醉归来茅屋底,方信人间有西子。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先生之作正是苏轼"画工欲画无穷意,背立东风初破睡"的默契之合。又如宋.欧阳修诗《渔家傲·十月小春梅蕊绽》"十月小春梅蕊绽。红炉画阁新装遍。锦帐美人贪睡暖。羞起晚。玉壶一夜冰斯满。 楼上四垂帘不卷。天寒山色偏宜远。风急雁行吹字断。红日短。江天雪意云撩乱。″中"玉壶一夜冰斯满"进一步充分表现了一位高贵雅典且冰清玉洁的中国知识女性形象。

        总之,先生学富五车,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与西方文化能够用自己的画笔巧妙融为一体,这在中国自20世纪徐悲鸿、刘海粟,林凤眠诸先生初探中西融合,到21世纪吴冠中先生深入探研之外,关于中西合璧的艺术表现非先生莫属。愿先生艺术精进,健康耄耋之寿!

附先生其他作品,以飨读者: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1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1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1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1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1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1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_第1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忘初心,淡泊明志_朱守信先生作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