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谢谢你教会我更多
身为80、90后的我们,自己还在摸索着成长,努力扮演着家庭和工作中的岗位角色。不知不觉,伴着小生命的诞生,我们已为人父母,其中的辛苦、坚强、矛盾、沟通,很多生活琐碎,随之而来。
你第一次翻身、第一次迈步、第一次跳跃、第一次入幼儿园……经历了无数次哭闹,你现在能大大方方、开开心心地自己背着书包走进校园和教室,看着你一步步成长,妈妈为你鼓掌。
养育孩子,我们的责任
努力拼搏的我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很多家庭的爷爷奶奶为了帮助我们减负,主动担起了养育子孙的责任。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着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我们的父母辛苦了一辈子,现在是享清福的时候了。您已经吃苦几十年,养育了我们,请您们多休息,接下来的路和责任,我们承担。但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应该如果做呢?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只是在教导孩子,不许这样,不要那样……只要不符合自己心里标准的事情,都归纳为孩子“不听话”、“太任性”这样无形的标签,随之而来的就是家长训斥、打骂、孩子哭闹、爷爷奶奶“保护”,下次事件仍然反复循环着这样的局面。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您们敞开心扉,带着愉快的心情,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闻所未闻的异国风情。放手让我们承担,养育孩子,是我们的责任!
为什么“管”与“不管”都是错
有些人认为孩子就要“快乐成长”,要散养,不用管太多,自然成长,开心就好;还有人认为孩子太小,有危险可能性的事情都不能做,不能淘气。不要登高、不要端盘子会摔碎、不要跑太快会摔倒等等,老老实实听话的才是“好孩子”。事实上,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各种性格和表现的孩子。有在集体时间内,坐不住随意走动的,有出入教室不关门的,有玩完玩具到处乱放不整理的,有非常老实不爱说话的,有讲脏话且动手打人的,有随意拿别人东西不打招呼的,有遇到矛盾直接哭泣的……我到底要怎么管你,才行?!
养育,在于点滴
“管”并不是养育孩子的良策。养育孩子,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当我们抱怨孩子吃饭时磨蹭、喜欢说话或看动画片的时候,请看看自己和朋友吃饭时,是否高谈阔论、侃侃而谈?当我们抱怨孩子太爱玩手机游戏的时候,请问问自己,孩子找你陪伴的时候,是否为了不让孩子吵闹,直接把手机或iPad递给孩子玩,他马上就安静下来了?当我们抱怨孩子做事太慢的时候,请反思自己,是否直接帮孩子代劳了很多事情,导致他失去了尝试新事物的新鲜感和兴趣,你帮他多做一次,他就少了一次练习的机会。久而久之,他就不想再尝试了,因为知道一定会有人帮他做的,这样的生活细节,每天都在上演。所以,孩子在不同的环境影响下长大,会呈现出各种行为表现。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请您放下手机,用心去陪伴他成长,时刻关注他的言行点滴。
我该做什么——生活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全家人到游乐场玩,需要买票了,鼓励孩子自己去买票,并观察他的行为表现,是否有主动排队的意识,还是直接跑到售票窗口了?家长的“置之不理”就是默许同意,如果孩子没有树立按顺序排队的意识,我们要第一时间请他回到队伍末端,耐心等待,按顺序买票。
在引导的过程,也要注意,不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呵斥孩子。因为孩子这样的举动,一定是被耳濡目染过,例如看见家人或外界有这样的行为,但顺利完成了,却没有被阻止。当我们大声严厉批评他的时候,则会直接伤害他的自尊心,他的心里还会疑问:“为什么谁谁这样做就没事,为什么要批评我?”在众人之下被批评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面部表情快速转变为生气的样子,站着不动,或逆着父母偏不那样做等等。家长看到这样的表现,更是火冒三丈,因为这么多人看着您了,自己的孩子却不听话,不给您面子,一下子批评孩子的声音更大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孩子莫名其妙,委屈地放声大哭。也许有句“育儿经”时常印在您的脑海中,“当面教子”,显示出家教严格,在任何情况下不偏袒孩子。但请您了解孩子的心理,他和我们成年人一样,都是人,都有思想,都有自尊,被当众批评教育,他失去了“面子”,自然也不会给您“面子”的。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在超市、在路边、在游乐场时,家长越是大声训斥,孩子越是哭闹不止,拧着反抗,成为众人的“焦点”。
我们可以这样做——轻轻走到孩子身边,蹲下身子,保持平等的身份高度,小声提示他:“张老师(或昵称,我习惯称呼儿子为张老师,他自己会有以身作则的责任感),咱们回头看看,有好多人在排队啊,排得多整体啊,咱们来得比他们晚,是不是应该排到后面去?”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榜样,他也会小声说:“对啊,得排到后面,快过去吧。”自己主动就跑到后面按顺序排队了。并且,这样有“秩序”的习惯,以后他会自觉做到,不需要反复管教了。
我该说什么——鼓励的技巧,不要只说“你真棒”
我相信,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合理的育儿经验中快乐成长。您一定听说过,“要多鼓励孩子”这个育儿理念吧。没错,在鼓励下成长的孩子一定会比在批评阴影下成长的孩子更懂得积极进取,但是如何鼓励呢?鼓励的细节方式很重要。
我们经常听到鼓励的词语就是“你真棒”,当您看到这里,请停止说“你真棒”吧。为什么,难道鼓励的话还有错吗?请您仔细想想,“你真棒”是什么意思呢,无论孩子完成了什么事情,都用“你真棒”来鼓励夸奖,孩子会放大自己的“伟大”,认为自己已经是最好的了,不利于他失败时的心理把控。
举例子来说,孩子自己会系扣子了;自己把饭吃完,不用您喂饭了;自己刷牙洗脸了;帮助家长做卫生了等等,家长很高兴地说“你真棒!”事实上,孩子听了这样的话,是很迷茫的。被表扬多了,就会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那么棒,比别人都好。当他在自己的小社会群体中,系扣子没有别人快,吃完饭自己桌边有掉的米粒,跑步没有别人快的时候,他受到的挫败感是非常大的,因为和在家里比,有强烈的落差。“我不是很棒吗?为什么不如别人?”
无论孩子学会了什么,都是他成长的一部分,都是必经阶段。有谁不会系扣子呢?有谁不会吃饭呢?有谁不会跑步呢?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不能只用“你真棒”三个字涵盖所有细节。我们应该说什么来鼓励孩子呢?
给大家分享下鼓励的技巧~观察孩子的进步,鼓励他积极尝试并且成功的行为。例如,孩子自己会系扣子了,您可以这样说:“哇~今天自己系的扣子真整齐,都没有系错位置,扣子全都找对家了,而且系得比上星期快了呢。”您这样带着内容去鼓励,让孩子知道自己做的好,是好在什么地方,这样才会有积极尝试的明确方向。
当孩子自己把饭都吃完了,您可以这样说:“今天吃饭比之前更好一些了~你看碗里的饭粒一个都没剩,全都吃了,懂得碗里不能剩饭了。而且桌子上,也没有撒出来饭粒,也没有菜撒出来,谢谢你把桌子保持得这么干净。”您这样鼓励,孩子自然会知道,下次我要保持这样做,碗里不剩饭,桌子保持干净。
当跑步的时候,可以怎么说呢?“我记得你上次跑步跑偏了,这次跑得非常直,因为你的眼睛一直往前看了。而且也注意保护自己了,你的左右腿没有被自己互相绊倒。”孩子听了,对自己的进步会很有成就感,而且非常明确。知道以前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跑步时眼睛要看前面,注意腿不要互相绊倒。
通过细节,来引导孩子找到问题所在,而不是当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发脾气或生出自卑感。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发生,我们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心找到解决的方法。并且,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请您不要将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家庭里。孩子经过正能量的灌溉,他才会积极乐观地成长。
谢谢你,教会我更多
我们可以静下心想一想,孩子的很多表现,难道真的是“不听话”吗?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同,同样的事情,两个成年人考虑的重点也不会完全相同,更何况是孩子的思维呢?他们眼中的世界,比我们更直接、更清透、更包容。
当我们对孩子无情发脾气的时候,最先包容我们的,一定是孩子,即使被批评得连哭都喘不匀气了,仍然很快地原谅我们,无条件地深爱着我们。
育人先育己,育儿不是“管教”或“训斥”,而是真正的以身作则,我们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的榜样。当孩子身上出现了某些问题时,先保持理性的情绪和头脑,发脾气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一定是曾经家长或社会外界某些行为映入他的眼睛,所以要及时纠正问题,用正能量的观点引导孩子。“放任自由”等于默许了他的偏差行为,第一次出现问题没有及时纠正,那么当他第二次出现同样问题,您再去纠正的时候,孩子也会有逆反情绪:“上次我也是这样做的,妈妈没有批评我,这次为什么就批评我了呢?”
关注孩子的成长,就是自我审视的过程。
自从有了你,我更懂得了以身作则,懂得了如何与自己的父母和谐沟通,懂得了包容的强大能量磁场……
宝贝,谢谢你,教会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