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自己的时间银行(纯干货)

有一家银行,每天往你的账户充值 1440 块钱……  如果你嫌少,就只有那么多;如果你竟然没花完,对不起,虽然第二天还会给你再次充值 1440 块钱,但前一天没花完的自动清零……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最佳策略是什么?是不是最大程度上将它花完,来交换其他东西。

还真有这样的一家银行,也不知道是谁开的......它的名字?——时间。每天只有1440分钟,管你用不用完呢......

高尔基说:“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份,勤劳者能叫时间留给串串的果实,懒惰者时间给予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投资自己的时间银行(纯干货)_第1张图片
《记忆的永恒》萨尔瓦多·达利

每个人使用时间筹码后带来的回报全都取决于我们选择后的行动本身。

工作中,不同的选择带来的后果是不同的。

首先,体力劳动VS脑力劳动

1、长期来看,脑力的产出率一定比体力的产出率高,且高出许多个量级。

2、体力增长的玻璃顶很明显,但脑力增长的玻璃顶还不知道在哪。

所以将时间筹码交换给体力劳动肯定是不划算的,不但收益少且回报有峰值。

其次,简单脑力劳动VS复杂脑力劳动

1、简单的脑力劳动,学习时间短,技术要求低,解决的问题简单有限,可替代性强;

2、复杂的脑力劳动,学习时间长,技能要求高,解决的问题重要复杂,可替代性弱;

需求影响价格,工作的可替代性,解决问题的难易多寡决定了我们工资的高低,所以将时间筹码投入到复杂的脑力劳动中是划算的。

再次,一份时间一份回报VS一份时间多份回报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首先是将我们的时间卖出去,其次是提高单位时间售价,有些人选择读完研究生之后再去找工作,就是为了提高“单位时间售价”,兢兢业业工作,认认真真上班,一份付出一份回报。选择体制内的工作算是将我们未来的时间统一打包出售,国家一次性买断,分月返还给你固定费用。

除了一份时间一份回报,还有一种是投入一份时间创造多份回报,未来不用再花时间都可以带来的回报。

有些人将时间攒在一起放个大招,将自己的知识技能产品化,进行内容制造,书籍、音乐、动漫本质上都是这种情况,产品如果足够优质,不但畅销,还能长销,本质上就是将自己的一份时间卖出很多次。

这里我佩服的人之一是老干妈品牌创始人——陶华碧。她不用融资,不用上市,她用一份时间发明出老干妈辣椒酱的配方,只这一个辣椒酱,光在中国就卖的经久不衰,赚很多很多钱。她的老干妈辣酱还让人吃了忘不了,像乔布斯所说的给你创造需求,这个可以从国外网站上,看看不少老外一不小心吃过老干妈辣酱后,回国买不到就很痛苦,四处想办法代购就知道了,就算有的卖,价格是咱国内价格的数倍,买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投资自己的时间银行(纯干货)_第2张图片
美国某电商的网络促销活动,两瓶老干妈的价格接近12美元(约合人民币80元)

我们也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来形象的说明这个问题。

假设单份时间的单份回报是300;如果以出版书籍为例,(当然前提是书籍的内容足够满足阅读者的刚需,最好是“长销书”),版税收入5元/本,只要60本就可以达到相同的回报,5X60=300。

最后,单份时间多份回报VS购买他人时间再出售

相较于单份时间多份回报,还有一种方式是购买他人时间再出售。

因为我们自己的时间有限,购买他人时间再出售,可以突破“时间总量有限的限制”,而和一切商业模式相同,进行“低买高卖”。这里还分为两种模式,高级模式和普通模式。

高级模式我们知道的多但用的少,开公司创业就是这种,自己做老板,购买员工的时间为自己做事,然后在利用他们创造产品和资源再以更高价格卖出去。

而普通模式我们平时用的多却很少察觉。平日生活中叫外卖,请保姆本质上来说,都是花钱购买他人的时间,当我们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让我们工作更加高效,不用被琐事打断,得到更多美好的体验,就是值得的。你看多少家庭为了那点琐碎的家务事搞得矛盾重重,吵来吵去,就知道了。但有点我们需要注意,拿钱买时间,根本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时间回报,而不是换个舒服的方式浪费时间。

我们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来应该避免自己的时间花费到体力劳动上去,其次个体的价值决定了你的价格,在所有人都在出售自己时间的情况下,若你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价值,你就赚了。——虽然不能马上赚到,但终将赚到,这肯定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把时间投资到自己的成长上最划算。

如果他们在做“一份时间得到一份回报”的事情上,而你可以一份时间换取多份回报,睡着了还能赚钱,难道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吗?

我想,如果真有这么一家银行的话,反正每天都会清零,所以有账户的人一定要在清零之前用足…… 也许还有另外一家银行,不是按天算计的,是按一辈子算计的…… 到最后一天,清零 —— 更狠的是,没!有!下!一!次!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投资自己的时间银行(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