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的瑜伽課:學才藝,不是為了成就將來

小小孩的瑜伽課:學才藝,不是為了成就將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莊琳君

每個禮拜三的上午,在晨間律動時間結束後。班上幾位報名瑜珈課的小孩開始迫不及待地把鞋襪脫掉,這是除了午休時間外,他們難得可以獲准在室內不穿鞋襪的時刻。

兒童瑜珈課在德國非常盛行,有不少私立的德國幼兒園甚至有提供學齡三歲以下的幼幼班瑜珈課。也許有人會納悶的想,年紀這麼小真的適合學瑜珈嗎?我只能回答,學瑜珈對幼兒身心發展有助益,但不是每個小孩都對瑜珈感興趣,所以這個問題只有自家小孩能回答。孩子有興趣自然就會跟著做,沒興趣的孩子枯待在瑜珈教室內半小時也挺難熬的。瑜珈課每週一次,每次30分鐘,一個班只收八個小孩,年齡不拘,不過前提是孩子能跑能跳,有基本的語言理解能力能明白動作指令,所以大部份報名參加幼幼班瑜珈課的小孩都至少一歲半以上。

德國幼兒教育不止注重孩子的肢體運動,也同時強調情緒教育的重要。所以德國幼兒園認為,強調身心靈平衡的瑜珈運動,對幼齡孩子來說其實是非常好的嘗試。想當然,各個柔軟度一流的小小孩做瑜伽動作可不是為了使筋骨柔軟,而是一步步藉由瑜珈體位,讓孩子清楚覺察自己的身體。過程中,運用韻文和遊戲方式,讓孩子的想像力飛馳,而瑜珈課裡的呼吸練習,也能夠使孩子學會放鬆和專注,長久練習下來會內化成心中穩定的情緒能量,克服害羞和容易不安的個性。

「OM……….」瑜伽老師一進入教室,道了早安後就開始瑜珈課打招呼的起手示。她雙手合十放在胸前,發出類似中文「嗡」的長音,原本在一旁嬉笑打鬧的小孩們突然間都神奇的安靜了下來,也都一起有樣學樣的在胸前雙手合十的嗡嗡嗡起來。緊接著瑜珈老師帶著孩子在教室內繞著圓圈說著「走走,慢慢走,走走,慢慢走。」孩子們就像一群聽話的小鴨般跟著瑜伽老師的指示尾隨在後走著圓圈。繞了幾圈後,瑜伽老師會很快地換下一個動作,有時雙手合十高舉,單腳站立讓孩子們想像自己變成一棵大樹,有時也可能化身為蝴蝶或小鳥。用清楚簡單的指示加動作,讓小小孩運動到不同部分的肌肉。

瑜珈課程一般是列入幼兒園裡自費學習的課程之一,其它還有陶土和打擊樂器等等選項。因為大小孩子能做的動作難度有異,所以幼兒園的瑜珈課有依年齡分班,三歲以下為一班,四到六歲另外開一班授課。以幼齡孩子來說,尚未有足夠的口語能力清楚表達喜好意願,所以家長在報名之前根本無法把握孩子是否喜歡瑜珈,只能在實際上課後由幼教老師的側面觀察孩子的學習情況。有的只有一歲半的小小孩,跌破大家眼鏡的課堂動作完成度幾乎百分百,反之也有滿三歲的大男孩完全不聽指令滿場跑。這時候幼教老師就必須向家長反映真實的課堂狀況讓家長判斷。

不管孩子學任何才藝,絕對不能把他們的快樂心丟掉

不管上什麼才藝課,陶土也好,瑜珈也好。德國父母在乎的只有孩子學習上的主觀感受,他們喜歡嗎?覺得好不好玩?一切的考量都基於希望孩子能夠身心愉快地度過童年。除此之外,對於這才藝課程能為孩子的未來帶來多大的好處,則沒有太多的遐想。德國父母不太會去想像孩子的未來應該如何,他們認為孩子的未來不是他們能規劃的。孩子的未來,本來就應該握在孩子的手上。身為父母最大的責任,除了教養孩子,還包括了讓孩子能依其所好適性發展。學才藝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培養興趣的機會,他們相信有一個自己熱愛的興趣,會更懂得如何平衡過生活,進而建立一個健康的人生態度。

也因此,在德國我還不曾見過任何一位違背孩子個人意願,而強行替決定孩子上才藝課的父母。也不會因為花錢報名了課覺得孩子不跟著做很可惜,願意耐心花時間觀察她每次課程的反應。因為,培養興趣,學習才藝,不需急著提前開跑,忽視孩子個別性情強迫學習才藝,更不是明智父母應該有的行為。

在德國幼兒園工作之前,我在臺北的美語幼兒學校工作了好些年。

有些孩子從小班帶到大班,從幼兒園畢業後也接著來上國小部的美語班。我真的是一路看著他們如何長大的。很難忘記有一天的下午,我正站在影印機前印考卷時,一位我從小班帶到畢業的小女孩突然跑過來兩眼泛淚的對我說「老師,我好想睡覺。」看著才國小一年級的她一臉倦容的剛上完珠算課,緊接著要去上美語課。我問她是不是不舒服,她也沒說話,只是緊緊抱著我。我轉身問了其他老師,如果她真的不舒服是不是應該通知家長來接她回家,卻只得到「家長說只是重感冒沒大礙,上完課才來接她。」頓時心中有很強的無力感,因為自己什麼都做不了。

現在她美語和珠算學得如何我無從得知,但我想當時的她應該學得不很快樂,至少和小班時比起來笑容少了很多,特有的古靈精怪特質也不見了。在德國任教後,我更清楚明白一點,不管孩子學任何才藝,絕對不能把他們的快樂心丟掉,因為那真的才是成長路上最需要被珍視的東西。

摘自 莊琳君《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野人文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小孩的瑜伽課:學才藝,不是為了成就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