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p.weixin.qq.com/s/hx5zW7YPgowDhPSogMXEUQ
前段时间,网上刷的很火的央视纪录片《镜子》,今天终于看完了,内心触动很大。家庭、教育、孩子,是如何脱节的?十几岁的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逆反情绪?或许,这部片子并没有给出答案。但至少,表达了很多父母和孩子的心声。孩子和家长同时接受教育,我想,也是这部纪录片的一个独特之处吧。
“上学,是唯一出路。”
片子开头,是一个父亲极其焦虑的情景,孩子已经两周没去学校了,作为父亲的他,实在是很着急,仿佛孩子再不去学校,天就要塌了。这位父亲,后来用心理辅导老师的话讲,叫“死不悔改”,觉得自己没错,认为自己用辛苦换来的条件,孩子必须服从,不上学,就没有出路。任由你去流浪,去唱歌画画,去谈女朋友,怎么可能!
也许是受中国传统的影响,教育与仕途的分不开的,代代人都把“知识改变命运”奉为至上信条。这话不假,知识确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唯一的出路,比如说那些与周围人相比,身处地下十几米,而非从“零”水平线开始奋斗的人。
然而,就像片中演的那样,父母强加自己的观点给孩子,“我们当时穷,没条件读,你们现在条件富裕多了,必须抓住所有学习的机会,一个都不能漏掉,否则,你就会失去与别人竞争的资格。”
于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女孩,竟然已经辍学一年了,理由是“不想再被控制了”。在她眼中,读书是件万分辛苦的事,远比父母上班辛苦多了,而且不自由,甚至感觉被囚禁。
记得以前我在N城市某优秀小学实习时,无意在上卫生间时听到一个小女孩边打电话边哭着说父母根本就不懂她,每天让她上那么多课外辅导班,考试成绩不好也会被骂……活着真烦,自己还不如死了算了,那样就可以解脱了。我到现在仍记得当时的那种诧异,一个读小学的孩子竟然被逼到想要通过“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书,究竟给了她什么,最起码的获取知识的快乐,她可曾感受过?
所以,一味地盯着孩子的学习,而剥夺他参与其他事情的所有权利,嘴里还要念着“不上学,你以后能干嘛”“我们这是为你好”的这种观念真的该改变了。学习是为了生活,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切忌舍本逐末。
时代在变,其实对于好多人来说,选择是多项的,并非要“唯书”谋业。或者说,上帝创造这个世界,本就是有很多条路的。读书,只是达到终点的其中一条而已,并非全部。为什么国家一直倡导“自主创业”,最起码是因为现在比起上世纪,条件便利了很多。而且,青年的自主性、能动性确实提高了很多。所以,亲爱的父母们,记得打开眼界,放开“控制”孩子的双手,做孩子台下的观众,而非台上的主人。
“孩子是错的,我没有什么要改变的”
在纪录片中,有一个孩子说“就是因为这个里面有家长学堂,不然我是不会来参加的”“我觉得上81天课程的应该是他们,我可能只需要6天就够了”这是孩子眼中的课程安排。
有一位父亲,在课堂上都不断说着自己没有什么要改变的,对于自己脑海中的疑问,学校是否和孩子进行了交流?需要做出改变的是孩子,不是自己。这是父母眼中所谓的“改变”。
在中国,开车上路,需要有驾驶证;做律师,要有律师执业证书;当医生,要有医师从业证书……而且要取得这些证书,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并且通过最终考核。那做父母呢,难道没有驾车上路,或者从事某项工作重要吗?做父母,面对的可是一个生命啊!而且,这个角色是要扮演一生的!想想,都觉得后脑出汗。有多少年轻的爸爸妈妈是在自己都不懂事的情况下,就懵懵懂懂的开始“经营”一个全新的生命了!
小的时候,孩子完全听从父母,做父母的也就理所当然地管着,护着孩子。长大了,孩子有独立想法了,家长“不买账”了,不管对错,都要孩子依从自己的想法去做。
看着纪录片中那个男孩越说越愤恨的表情,自己已经长大了,父母还管的那么严,除了上学读书,什么事情都不让干,连骑车路线都要规定,连衣服都不能自己选,更别提要流浪,要远行,与父母发展成了仇人,每天就想着怎么对抗。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到,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事,家长势必要多参与孩子的事情。而等到孩子长大了,自主性提高了,家长再严加管理,孩子就会产生逆反情绪。越长大,越要学会放手,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唯有这样,才能与孩子保持友好的关系。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的家庭,我的父母是什么样”孩子的状况影射出家庭的实际情况。
“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孩子就像是家长的复制品,当孩子的行为出现了问题,单纯修改这件“复制品”管用吗?
因此,看完这部片子,我想许多家长该反思,自己有哪些行为是不对的,是要改正的。
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同样,天下也没有完美的父母。看到孩子行为怪异时,不要责怪他,或许你能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
“你们都是单位职工,教育水平不低,怎么孩子也会出问题?”
《镜子》里面有个从农村来的大哥,他把儿子也送到了训练营。在回去的路上,他不经意间说出了一段话,让人深思,“我们是农村人,迫于生计,常年出来打工,孩子也就是你们常说的留守儿童,出现了各种问题。而你们是城里人,你们都有工作,有钱,孩子怎么也会出现这种问题?”然后一脸疑问……
意在说教育和金钱是挂钩的。只要有钱,父母都接受过教育,都有正式工作,孩子就不应该出现行为上的各种问题。
有一档节目,叫做《变形记》,讲述的大多是城里有钱人家的孩子出现了厌学,打网游,早恋等叛逆行为,家长迫不得已,报名让孩子去农村交换身份,去改造。
当初看这档节目时,我的心情与那位农村大哥一样,很诧异,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会被教育成那样,目中无人,和父母各种对着干,以后出了社会,该种下多少“祸根”?而且最重要的是,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只是孩子身上出了这么些问题吗?
而且,在经济条件富裕的环境里,在接受众多的优秀资源后,他们不应该变得更优秀吗?为什么反而出现了这么多问题。
我想,和孩子的父母们一样,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教育和金钱关系并不必然。审视这些问题青年,他们的内在是很善良的。比起同龄人,他们匮乏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关注,不论打架,还是厌学,很有可能只是他们为了引起家长注意采取的“措施”而已。久而久之,却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引起这种问题的背后原因,我想,与“独生子女”有关,与他们的父母更有关。现在的青少年整体早熟,在物质条件满足的前提下,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关注。而父母们却还停留在以前的思想阶段,觉得自己拼命赚钱,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便已足够。
于是,父母受的苦,孩子不能理解,你们就不能多陪陪我吗?钱有那么重要吗?到底是我重要还是钱重要?
孩子的压力父母同样无法理会,能给你的都给你了,为什么你就不能乖乖听话?为什么你就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优秀,让我们省省心呢?
父母初为人父母,孩子同样是第一次来到这世界,都希望被善待。
愿每位父亲母亲,在付出的同时能将关注点随时切换,孩子需要的不只是你的“钱”,有问题要学会及时纠正“原件”。
愿每个孩子能在感受父母爱的同时,也能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快乐地长大。
愿你在前行的路上,有舞台,有勇气,也有家人的真诚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