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角度审视产品流程

翻老文档的一大乐趣是,看以前自己想法的低劣之处,以及用现在的眼光看以前的材料,翻出一个外企时候统计工作时间的ppt(用途是看是否需要增加人手),发现一些很好玩的事情。

数据角度审视产品流程_第1张图片
image.png

图中3个表格,左上角为项目(人日大于等于5),左下角为需求(人日小于5),右边为涉及本地外包供应商的项目。

数据理念的发展,早已经从仅仅支持投放广告/买流量,发展到全流程,包括供应/服务,我们不妨拿来分析一下产品流程。

step 1 / step 2

image.png

从一个典型的左上角流程出发,第一步是汇总需求,第二步是根据用户视角,写非技术测试用例。这两个步骤有没有数据可以考核呢?

显然是有的。因为测试用例有“覆盖率”的指标,我们可以延伸到需求覆盖率,在研发、内测、灰度、发布之后,会不断发现遗漏的逻辑,这个覆盖率的曲线可以数字化地看到团队的迭代能力。

step 3

image.png

第三步是充满血泪的变更管理,其实国内项目,往往90%的时间都在变更管理上,因为中国人的文化,真心话都是私下问\私下说,会议上都是套路,所以真实的需求是需要一再撞墙才能尝试出来的。外企相对来说,对事不对人方面稍微好一些,会议上就能激烈撕逼出结果,产生不太会大变的需求,因此变更管理就比较可控。

变更管理显然可以有一个类似优惠券roi分析的,比如说我发50块钱的券,损失了利润,带来了销量,对长期有所影响,变更管理也是这样。大部分情况下,患得患失的情况都是源于,变与不变各有利弊。因此变更管理可以有简单的机会成本的预估和验证,在影响较大的时候支持纯拍脑袋。

step 4 / step 5

image.png

第四步和第五步分别是非技术的功能测试和回归测试,这两项仍然延续开头提到的,需求覆盖率的指标,不过在这个步骤会产生另一个有趣的拍脑袋数字:放弃阀值。

简单来说,举凡一个改动稍大的项目,必定会有一些bug是来不及改完,就必须上线的(注意,是必定),这时候软件行业会用一个所谓紧急程度的指标,类似银行贷款的5级信用打分,比如1就是不修不能上,5就是可以先放弃,以后慢慢修(实际上往往是永远不修)。

微妙的地方在于,这个分是靠专家打的。所以技术圈的话语权斗争,是超出非技术麻瓜的想象的,将熊熊一窝是非常适合的概括。

我们可否尝试用数据来改善呢?这个场景是否很类似风控呢?我们知道大数据现在比较赚钱的领域仍然和金融有关,不再是那么简单的卖保险(唯一需要的就是牌照,也就是类似封建王朝的贩盐的生意),而是稍微复杂到反欺诈。反欺诈最难的地方是既要拦住坏人也要放过好人,是完全互相矛盾和抵触的指标。

项目测试阶段,究竟放过哪些bug,而对哪些问题不修好完全不能上线呢?道理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我们积累历史数据,对于I/O指标、用户体验(比如影响几秒)等有一个量化的记录,并且对照上线以后是否回滚的结果,很容易可以得到一个数字化的决策辅助。

我们对比一下现状,现状往往是,涉及钱一定不能过,其他情况,看情况。不难发现,互联网企业自身也是很需要互联网技术改造的。

step 6

image.png

第六步是回顾数据。常规情况我们要回顾的,主要是性能等技术指标是否正常(比如要不要加机柜),商业目标是否达到,预估的效果达成率如何之类。

假如在第一到第五步增加了若干流程指标的话,可以在完成业务需求的同时,评估和提升团队的迭代能力,这对于大公司可能是无所谓的(因为刻意压制个人能力,确保任何人都可以离开,而不影响丝毫),但对创业团队,或者小范围unit,一个牛人带一群小朋友,亟需能力提高的情景下,是值得一试的。

extra step

image.png

最后我们稍微看一眼涉及外包的流程多出来的步骤,即对比和选择供应商。这个步骤非常容易数据化,也就是结合内外部数据的供应商标签管理,将报价加入风险指数的权重,本文就先不多赘述了。

先写到这里了,谢谢阅读,欢迎吐槽。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角度审视产品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