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4 非嫁不可?“剩女”背后的阴谋

〔2017〕024 非嫁不可?“剩女”背后的阴谋_第1张图片
《剩女时代》  (美)洪理达

不嫁人的女子古来有之,历史上出现的“自梳女”群体就很有名。女子不嫁也没见什么大的坏处,反倒是在当代专门制造出一个“剩女”概念,貌似不嫁出去就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社会。的确,在所谓的“剩女”旁边是不缺乏压力的,善意的压力认为你眼光太高、充满幻想;恶意的压力,严重的已经接近妖魔化,把你形容为爱慕虚荣、凶悍逼人、性生活混乱的老女人。或许,这就是很多女性朋友到了30岁左右就急忙要把自己嫁出去的原因,当然付出的代价是忽视掉婚姻条件的不公正。

女性不是非得有30岁这条线,青春年少的时候遇到合适的去结婚也很不错啊,没有合适的过了30岁也未必要非得找个人嫁了,无论如何感情永远是婚姻的基石,“只执子手、与子偕老”是一种人类最朴素的美好。为了方便理解,姑且用上“剩女”这样一个概念。在现实的剩女婚姻里,其实有很多的不幸,一方面情感上容易有形式婚姻、婚内强奸,因为交流不融洽导致高概率;另一方面资产上受到不公正对待,因为婚前的很多条件没有谈好。反观,社会上一批没有中意对象,坚持不结婚的“剩女”反而过得风风火火、有滋有味。

大家是否已经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似乎在深潭之下有什么东西搅动着水面的涟漪。为什么?政府、市场、媒体明知道有大量急于进入婚姻围城,寻求得到婚姻保护的女性,最终可能受到更大的伤害,却依然抱团成一条战线,构造着“剩女神话”。《剩女时代》的作者洪理达认为,这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社会治安的稳定、劳动力的增长和经济的平稳发展”的需要。

1、平复“剩男危机”的需要。

中国由于畸形的出生性别比,大量的男性光棍无法被社会内部婚配所消化。2008年男女出生比例已达到121比101的顶峰水平,到2012年降至117.7比100。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导致出现的男女比例失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让这些长大的男婴不能找到结婚对象。虽然这些对应的数千万男性对应着相应的被溺死、被堕胎、被忽视而死亡的数千万女性,然而在现实中他们被塑造成一群没有家庭的温暖和责任,所以会发生抢劫、偷盗、强奸的事情。显然,对“剩女”的污名化,是要将平复“剩男危机”的责任推给女性来承担。

2、劳动力增长的需要。

毋庸置疑,适合的人口基础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条件。人口的稳定和比例合适,前提是要有“人”可以生产,让男女双方结婚、生儿育女是保持国家人力资本的重要举措。中国自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整个社会对人口增长问题日益重视,“二胎”政策的出台很能说明这种危机感。现在的情况是男多女少,女性本身就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而“剩女”往往是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鼓励“剩女”结婚,不仅仅可以马上解决掉一批男性光棍,而且这些高学历、高收入女性生育的孩子,也将会在未来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优质劳动力资源之一。

3、经济平稳发展的需要

人口不仅仅是社会稳定问题、国家安全问题,更是经济发展的红利问题。男女成立家庭,既可以扩大日常消费和购房、购车需求,还可以拉动内需型的经济增长,不断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值。经济生活中有一个名词叫“人口抚养比”,即非劳动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今日中国的比值大概是5亿比14亿为37.5%,而今后的不长时间里比值将会是9亿比14亿为64.3%。从这个抚养比来看,90后、00后主导的时代,他们要创造的价值必须是今天的2倍才能相当于我国现在产值。因此,经济要想平稳的发展,家庭在各方面都显示出重要的意义,让“剩女”回归家庭生活已然被赋予社会责任。

针对“剩女”的阴谋是社会危机的映射,通过这个问题切口可以看到很多背后的产生逻辑。“剩女”们该如何做抉择?我感觉这很考验人生的智慧,但是“千万别为结婚而结婚”无疑是一个大原则,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尊重个人价值的时代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024 非嫁不可?“剩女”背后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