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寄情于山水之间

繁体字和简体字

前段时间,中转香港,人生第一次来港,发现大街小巷都是繁体字,大家说的是广东话,但学生学的是繁体字,我还一直吐槽学生压力好大,学习那么复杂难写的繁体字,老是觉得心中愤懑不满,觉得既然都归属祖国了,怎么觉得文化上有差异,没有普及简体字和普通话。

前段时间看电视,一个老外上了中国古诗词节目,写的字不是简体字,是繁体字。觉得来中国了,不写简体字,心里很是不屑和不理解。

直到此时此刻,我在看石涛的山水画的时候,心里忽然间想到了什么,不由得心生苦闷憋屈。觉得自己大错特错。心里只有简体字的我,只不过是文化工厂里出来的复制品,只是一个标配的附属物。我竟然看不明白一副山水画上的繁体字,我连祖先给我留下了什么信息,都看不懂,那我算什么呢?文字,书法,山水,心意和情怀,还得靠翻译成简体字,我才能明白。不由得紧紧张张地怀疑起自己的前半生,我自己是不是还不足以为一个识字的人。

反而不由得敬佩起那些宁愿学习繁体字,内心里真正向往着中华文化的人,不由得敬佩港人的求学问的力量,反而在我心里,树立起了另外一种崭新的形象。

此山水与彼山水

我从小生长在西峡县,几乎就是四面环山。山在我的心目中,就是寺山那个概念,海拔两百多米,虽然我现在觉得它就是个土坡。从小路十几分钟就上去了。每次在大学里,听到没有见过山的同学对山很向往的时候,我心里就不明白。我就对大家说,我就是在山里长大的。然后就有人就投来了,有些我不明白的目光。肯定多少有点什么误会吧。虽然也不知道,我到底说了什么。

第一次去庐山,是一群人去的,那时候门票180,大三的时候,那天天气不好,第一次去南方人的地盘,心里一直很愤懑,我就这个德行,每次去一个我理解不了的地方的时候,就发挥自己的无赖个性,老是心里不爽,愤青人格上身。吐槽这个吐槽那个。可能有人发现了我不太老实,就让我拿着相机给大家拍照。我就一路上只顾着拍美照了。横拍竖拍蹲拍,各种姿势形态,我也曾经执着于各种拍照的美,虽说现在不屑于。所以我觉得过来人一眼看透你拍照想表现什么,想掩盖什么,你的心情,看看你的不成熟的照片就不用揣测就知道点什么了。那次比较可惜的是,我没有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因为雾太大了。但我看的到那个头部部分是在画里看到过的。或许是在哪个课本上?记不得了。

第二次去的是鲁山,先不说爬山的目的。就说这次吧也是小雨有雾,门票五十。所以说,我有时候吐槽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哦。从平顶山到尧山镇,再到哪个村,很远很远,应该是自己折腾的远吧。一路上坐车,走路,为了自己的心情,背包负重前行,来了就是为了锻炼自己,就是多走路,多长见识,从下坪村一直走到尧山景区,路过了无数农家院,走了好几个小时,路上还有一条狗,一直跑在我的前面,走一阵回头看看我,我老担心这个放飞自我的狗,路上车来车往,老是跑到路中间回头看我,不看路,好多次差一点被路上疾驰而过的汽车撞坏掉,每次吓得我焦虑症都要集中爆发了。被一只友好温馨的狗吓得心惊肉跳的感觉。

到了景区以后,也是和同伴一路冒雨前行,一路边看风景边停停走走,估计一天下来,走了有五六个小时的时间。从早上九点出发到晚上快五点,景区外面已经没有公车下山了。

鲁山之行,势在必得。从第一次在高速路上见了鲁山的小小的第一面,就知道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鲁山都值得我去骚扰它。这次,潜心拜了大佛之后,就顶着腿痛继续问鼎鲁山,本来想体验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路上一直在想,我到了顶峰之后一定会念一句这句话,证明我来过。到实际情况是,鲁山是一个群体,它不是某一座山头,它是一个整体,让人惊奇的是,根本就看不到土壤在哪里,好多树是从石头上长出来的。各种形态的前头,各种大小的石头,我不禁震惊,难道土坡真的就是土坡,这才是别人眼里的山么?我不禁想自嘲一下,愚昧无知的人啊!只知道有寺山,却不知有尧山。凭借自己的力量根本就爬不上去,虽然说走了大半天,还在半山上,一直反反复复地在从一个半山到另一个半山上。最后坐了索道到了西观景台。此时,身居高处眺望四周,却被近处的忽然间看到的山顶吓得腿软,它的山顶竟然不是树,而是陡峭的石头,差点吓哭。忽然间出现的近处的大石,就像一个未知的陌生人忽然靠近了你一样,好震惊。

登山感悟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自己的世界,没有出去转转,就很难接受一些不相同的事物。所以说有着好奇心的小年轻,总是更有活力,更有充沛的精神,因为接触的信息量多,所以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变化繁多的时代,年轻人总是能够引领潮流。我这样说,是因为我已经不再年轻,但是,更小的年轻人却往往比我们这些老家伙更懂得包容,这些小家伙们其实更能够接受我们这些老家伙,虽然说来很惭愧,但事实确是,小的比大的更包容兼收。虽然我们能从小的身上找到无数从我们自己角度出发所看到的缺点和不足,甚至是不解和偏见。且人越活越老,越活越封闭,这是大部分人的成年守则和自然规律,因为生活规则,注定要承担很多东西,牺牲很多自由,打击更多的自我意识,灌输自己成熟负责的理念。人生每往前走一步,都需要修行,需要放下很多东西,从一个少年,到成年,再到老年,想坚持什么,就得先放弃什么。

我从自己的牢里出来,带着自己背负过的岁月,与另一个地方的人相遇。注定因为不同所以才会相互吸引,注定因为不同,所以才不匹配。万事万物皆有因有果。也正是因为心里有所坚持才必须有所放弃。所以,当再回首时,注定已不是当时当日的心镜和心态。万物皆有变化,但不变的,应该还有一份最初的自己。

为什么登山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当我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我登的山是寺山,每次气喘吁吁的上山之后,我大脑里的一切问题都能够在山顶想明白。我当时的心态,当时的苦恼都是登山过程中,得到启发的。

但是现在,我不在西峡县了,我遇到的苦恼和问题,不能够用同样的方式去解决。我遇到的西峡县以外的人,生长地以外还有很多的人和事物,需要我换一个没有遇到过的大山,要体验未知,但同样的野心,爬上山顶,征服自己。没有历经辛苦艰难,怎么能够得到启发和答案。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一路上我想到很多东西,为什么山水惹人怜,要寄情于山水。真正面对着山水自然面前,那种感动和情怀压下去了你平生大多数的烦恼。正是因为远离了山水,才会有这么多世俗的追求和烦恼。见识了山水的奇妙,你才会明白什么是自然规律,什么才称得上是人类的真爱,什么才是真正的动了心的美好。为什么那么多奇绝的古诗词都是来源于山水呢?因为它们才是真正的地球霸主,它们才是伟大稳固和永恒的,它们才是有生命和灵魂的高级合理的存在。它们不仅仅是自然风貌,它们才是万物灵魂所在。

觉得有了阅历和经历的人,对自然纯真的东西绝对是真爱,我们一眼能看透的东西,比之于人性来说,它们真的不是一回事情。

为什么老人喜欢小孩子,更甚于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孩子在重复着自己的傀儡生活而已。但是历经世事沧桑,唯有一颗童心童趣最为抒怀宝贵。

其实,生活圈以外有很多东西,同样值得交付托付一颗真心,一段真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不再爱你,假如生活已经破裂,假如生活里不得安宁,假如我们不愿意妥协,无从栖息,你的心灵不必要为了谁而停留,放开自己,去感受最为灵动的溪水山涧,鸟兽虫鸣,哪怕你仍然身处闹市,或者处于深渊之中,依旧可以为自己织梦,一停下来,脑海里依旧是那一片你伸过手去触碰过的石苔,那一颗你单脚站立过的瀑布下的石头,你用自己的身心感受过的氤氲的雾气,你用右手抚摸过的柔软的泉水,所有的山水之间能够给你的不仅仅是舒服的体验,还有无数大脑里被冲打撞击的关于山山水水石石鸟鸟的诗句,一句句,一段段,一字字,生活依旧如此美妙,生活依旧留给你这么多的珍藏。那些藏在我们灵魂深处的,抚慰着我们的东西,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被请出来。所以说,为什么,情在山水间,还要寄情于山水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要寄情于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