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迷城

没在北京生活过的人对潘家园的了解大多来自盗墓小说,比如鬼吹灯、盗墓笔记,潘家园应该到处是倒斗的小爷、分金定位的摸金校尉,


图片发自App


然而大多数人到潘家园是为了配眼镜,万万没想到,这里是贼大贼大的眼镜城。

这副眼镜已经带了三年了,它遭受到了各种碰撞、摔打,肢体变形,一边高一边低,鼻撑全部掉落,镜片磨损严重,戴着很松,低头就会滑落。

It’s time to say goodby,感谢三年的陪伴。

出了潘家园地铁站,各种大爷、大妈给你递上小卡片,并深情地问候一声,配眼镜吗?

说是眼镜城,真的是名副其实,抬头环顾四周,名镜苑眼镜城、兆佳眼镜城、国际眼镜大厦、北京眼镜城、劲松眼镜城。

走进国际眼睛大厦,噗,恐怖的记忆袭来,和09年去中关村海龙大厦的感觉一个球样,当年海龙大厦密密麻麻全是导购,基本都是流氓,全程跟着你,一旦入了店就展开各种欺骗手段,被坑到买翻新机,高价买低价型号机器的事层出不穷。

大厦里眼花缭乱的都是眼镜店,看不出区别,每个店都有一个穿白大褂的女导购,看着像从医院眼科出来的,回忆着中关村种种恐怖记忆,十分警惕,一家也不敢走进,楞是楼上楼下转了半个小时。

实在绷不住走进一家名叫时代风的店,花了1分钟看中一副镜框,老板把我拉到一边和我说230一副,包括镜架和镜片,我是十分震惊的,去同仁医院或者宝岛没个千八百的能走?网上一值说这是一个暴利行业,230虽然已经够低,但还是鼓足勇气往对半里砍,130行不行?

老板还了20块,说150一副,我在深深的震惊中一口答应。

老板开了一个收据,带着我竟然出了眼镜大厦,我非常疑惑地问,咋还出来了?

老板说,咱们这是统一配的。说着我们走进一个小平房,又是一个穿白大褂的阿姨给我验光,同样非常快,5分钟左右,扔给我一张单子,说30分钟之后来取。

趁着这个时间,我又转了一圈,发现了很多门道,可以说中国人只要做事情,真的非常绝。

眼镜大厦的一层大约有150个店,4层那就有5 600家,但这些店几乎都没有验光和磨镜,这些店只负责前台销售镜片和镜框,和顾客商量好后,统一带到平房配镜,平房有多少家呢?不到15家。用计算机名词说,这是耦合性低,形成流水线,配眼镜的平房机器一直满负荷运转,而眼镜店不需要雇佣验光和配镜人员,不需要拥有磨镜设备,降低了运营成本,只需要和平房分账,模块化经营,更绝的是在大厦和平房中间立着一个大标识牌,上面写着“平房区域验光配镜发生质量问题市场概不负责”,


图片发自App


这其中的奥妙应该是平房区域不属于眼镜大厦,大厦的监管人员无权进行监督管理,出现偷换低价镜片等质量问题,市场也没办法管理,属于法外地段。

半个小时后我取了眼镜,嘿,还挺帅,看着这150块的眼镜,想想它从江苏镇江丹阳市被生产出来,几经流转,经过门店和磨镜模块化经营,规避市场监管,从成本的15块到最后150块,感慨万千。

粗略算一算,每家店至少3个员工,这栋大厦估计有2千人,整个潘家园眼镜城估计有一万从业者,基本都是外地人,这让人不禁回忆起中关村电子城、大红门服装城、动物园服装城,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有大量外地人口就业,从事小商品经营,但都不复存在了,因为都与北京2300万人口红线矛盾。

说不定哪天,潘家园眼镜城也同样消失掉。

这些从业者做事确实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但是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压力太大了,现实的重力让这些产业最后变得这样赤裸裸。

你可能感兴趣的:(眼镜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