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学:别人的故事你怎么能信

我相信周一的时候大家都被王健林的小目标给刷屏了。

现在的网民已经没有那么好骗了,断章取义的两句话肯定可信度不高,于是愿意稍微动点脑筋的人会去搜搜前因后果,然后发现原来这个赚到一亿的小目标是以成为

首富为大目标来细分的。这么说很合理呀,福布斯 2015 年统计的王健林的总资产约是 2000 亿人民币,那以赚个两千分之一的资产为目标不过分吧。

然而这个理解还是错的。

看了视频就知道,王健林指的一个亿,是他在当时的部门所提出的目标营业额,而不是个人的资产。

从最初的小目标等于一个亿,到后来的成为首富路上的小目标等于一个亿,再到最后的成为首富的小目标是让部门的营业额达到一个亿。为了还原真实的故事,我们挖掘了两次王健林说这句话的出处。

要命的是,花时间挖了两次之后,这故事依旧还原得不够彻底。

想要彻底地还原这个故事,你需要知道王健林所指的当时具体是什么时候,在那个时候的一个亿又意味着多少,而一个亿,对于他当时所在的公司又意味着是多少。然后你才能说我知道整件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还原真相,极其困难。

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被模糊,被曲解几乎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不论是信息的发出者,还是信息的接收者都可能会对信息进行有意或无意的处理,使得真相难以被挖掘。

新生大学:别人的故事你怎么能信_第1张图片

信息的发出者:

▲ 叙述性谬误:

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的口中也能说出一千个版本的《王子复仇记》。有趣的是,一千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公允的,觉得他们说的是同一个哈姆雷特,同一篇《王子复仇记》。

很多时候信息的发出者不是故意传递偏颇的信息,而是根本没有察觉到信息从自己口中说出来就经过了自身的色彩加工。认知偏差中有一种叙述性谬误,简单地说就是人习惯于将事实以自身认可的理由与逻辑加以阐释

在叙述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习惯总结事情,简化经过。理由也很简单,我们叙述的时间有限,为了我们和信息接收方的时间,总结和简化信息是一个十分合乎理性的行为。而在总结和简化的过程中,我们就自动过滤了与我们逻辑不符的信息,甚至对事情加以自己的解释。我们自以为忠实地复述了事件经过,但实际上暗地里已经做了不少手脚。

我们已知的理论知识去压缩和解释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并不能给我们的认知带来成长,只会让我们对原本的理论知识更加深信不疑。所以当我们在向对方叙述一件事

且对方持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们要珍惜这次机会,因为你的叙述是带有你的观点的,对方抵触你的观点也就意味着对方持有自己的观点,吸收对方的观点有利于我

们更加客观地看待事物。

就是来洗脑的:

我们身边的人在向我们传递信息时大多只是无意地对信息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压缩。但我们在其它渠道上所接触到的信息,大多就是为了对我们进行洗脑而进行的有意加工。

举一个温和的例子:苹果的发布会满满的都是套路。这套路是不是乔帮主发明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乔帮主能把套路用得炉火纯青。在发布会上,乔帮主会细数当时手机的各种不人性化的设计,让群众觉得其它手机实在是太糟糕了,然后再推出苹果的新品,宣称苹果手机解决了上述问题。

乔帮主并没有提供任何虚假的信息,但使用的这种叙述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观众的思路。各种不人性化的设计就像是小说中的妖魔鬼怪,而在乔帮主的叙述中,苹果手机就是那个除魔卫道的救世主。一场发布会,乔帮主就让世人觉得苹果手机是独特的、人性化的,是手机行业中的救世主。

苹果开发布会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手机是最好的,是为了让我们相信苹果的手机就是最好的。

通过各种叙述技巧和叙述时用词的选择,是可以有效地引导信息接收者的思路的。

许多西方媒体在报道有关中国的消息不会用一些明目张胆的贬义形容词,毕竟做新闻嘛,要让别人看起来很客观。但他们在名词的选择上,却依旧会使用一些带有贬义的名词来描述中国的事物。当然,这种现象在逐渐减少。

新生大学:别人的故事你怎么能信_第2张图片

信息的接收者

把信息压缩并加以自己的理解叙述出来是别人的事,我们怎么处理我们获得的信息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了。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这两种做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 “快系统” 依赖情感、根据经验进行信息的判断;而有意识的 “慢系统” 通过调用注意力来分析决定,会消耗大量的精力。

接收信息的同时,我们大脑中的 “快系统”

就开始运作起来了,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听到一个观点的时候我们很快就能判断出它是否是正确的,这是我们根据过往的经验和当时的认知体系所做出的第一手判

断。第一手的判断只消耗我们很少的精力,而且用时极少,所以我们大部分人并不会想到要通过 “慢系统” 去对信息进行第二手的判断,毕竟 “慢系统”

会消耗我们的精力和时间。

第一手的判断不一定就是错的,事实上,认知系统越强大,我们的第一手判断就越准确,但第一手判断总会有出错的时候。接受的信息不完整,过去所认同的错误观点,都会加大第一手判断的出错率。

当我们做出了第一手判断之后,我不建议大家随意地就把结论说出来。因为那样做,我们就成为了叙述性谬误信息的发出者。如果我们要做信息的发出者,对信息进行一个深入地分析是对自身和他人负责的做法

一条信息,经过信息发出者的处理,再经过我们自身认知系统的处理,已经不是原先的那条信息了,如果这条信息对你来说很重要,那么你很有必要深究一下该信息的出处与准确性。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很累很烦,因为你会发现似乎所有的信息都值得怀疑。不过没事的,过一阵子之后你就会轻松下来了,因为不是所有的信息你都需要怀疑。需要我们分析深究的信息其实不多,但每次分析都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地清晰。

分析哪些信息大多是看个人的情况,但有两类信息我认为是一定要深究的。

第一类是那些能触动你的信息。因为一条信息能触动我们,往往是因为这条信息似乎能很好地加固我们原有的认知体系,对于这类信息,我们很有必要深究一下,不然我们很容易就会变得越来越固执与偏激。

第二类是网上一些引发大量转发的爆款信息。面对爆款信息,大家千万别轻易地下结论,不论信息源是否别有用心,爆款信息能成为爆款,证明了其本身就极具煽动性。在接触一些能引发我们情感波澜的信息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理性分析。

网上的爆款信息对社会的伤害可以是很大的。比如说 2014 年年末爆发的那场关于医生手术台前自拍的风波,如果最初发信息的人和转发消息的人能看清楚图中手术的状况,明白手术其实已经基本完成,本来就无比紧张的医患关系又岂会再度升温?

谣言止于智者,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智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生大学:别人的故事你怎么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