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全球化发展的思考

今天去北大教育学院听讲座,嘉宾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校长Nicholas B. Dirks。这个学校很有名,能够算的上是世界一流大学吧。来听讲座的人很多,报告厅里人头攒动。这位老爷子年纪比较大了,身材清瘦,但是很有精神。这次的讲座是全英文的。而且没有使用PPT,而是用的讲稿。好像国外的大学者都喜欢这样,上次给我们讲课的洪堡大学教授也是如此,讲稿准备的很仔细,讲完一张就接着摊开下一张,这种教学方式要是在中国可能很多人以为是照本宣科。但是可能国外的学生已经习惯了。

对大学全球化发展的思考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Dirks教授讲的题目是迈向全球化:美国和亚洲的大学。这个题目比较宏观,涉及到的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问题。根据我有限的英语听力能力,他讲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大学的全球化发展(包括交换生和留学生)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而且大学和政府对此都非常重视。他还介绍了几种全球化发展的模式,比如美国著名的几所大学纷纷在海外设立办公室和研究中心。有些是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他重点介绍了新加坡。他讲的时间不长,但是信息比较丰富。可惜的是我的外语接收能力太差,许多知识点没有get到。

外语实在是很重要,我们以前一直看重考多少分,其实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分数要重要多了。你学英语这么多年,如果不能听懂人家在说什么,不能用英语和人家交流,将你的思想表达出来。这样的学习效果其实相当于白学。

关于高等教育全球化的问题,我觉得是一个值得钻研的问题,以前我们是在经济领域提全球化的概念,但是这些年教育领域也受到了明显影响。有几点突出表现:一是出国留学人数大大增加;二是大学的国际交流明显增多,有学术交流,也有短期交换学生;三是中国的高校尤其是著名高校在人才引进的时候非常看重海外学习背景,导致自己培养的土著博士反而不吃香。四是从地域上看主要是中国在向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的大学学习,海外名校在中国特别受欢迎。全球化的好处是使得大学和内部的学生的国际视野得到了开阔。而且这种文化的交流有助于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

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我们是比较被动的,因为我们主要想着怎么从别人那学到好的东西,跟它一样强大。但是我们对于国外的一些大学影响比较有限。也就是说貌似我们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不多。所以中国的顶尖大学在国内是很神气的,但是在国际上姿态却很谦卑。虽然中国现在受到国际瞩目,但是在骨子里我们知道自己在大多数领域还是比那些发达国家落后的。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比较有限,尽管我们在海外有孔子学院,但是我们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什么时候人家主动想跟咱们合作,请咱们的老师去他们那儿讲课,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愿意来中国求学(现在虽然也有,但是中国总体的表现不太起眼)。那中国就离真正强大的日子不远了。你强大了,才会有别人给你点赞。做人是这样,国家的发展亦是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大学全球化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