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倾城才女说不尽的荒凉

香港的的沦陷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大大都市颠覆了。

传奇里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

1

徐太太道:"年纪轻轻的人不怕没有活路。”流苏道:“有活路,我早走了!

流苏道:"哪怕不行,我这一辈子早完了。”徐太太道:“这句话只有有钱的人,不愁吃,不愁穿,才有资格说。没钱的人,要完也玩不了哇!你就剃了头当姑子去,化个缘罢,也还是尘缘——离不了人!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流苏爬到柳原的身边,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握住了她的手,这一瞬间他们把彼此看的透亮,一座城市的倾覆岂能是因为一个流苏,战争的背景,使得这段爱情颇有意外之感,两个人的关系形成了某种纽带,张爱玲的文字是毒辣准确的,没有华丽的词,白描着就带入了场景,一座城因为战争倾倒,但是爱欲情仇却没有停止,她写在那个时代里的小人物的爱情,时刻都离不开荒凉二字,倾国倾城怎会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你呢?

电车轨道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

这庞大的城市在阳光里盹着了,重重的把头搁在人们的肩上,口涎着人们的的衣服缓缓流下去,不能想像的巨大的重量压住了每一个人。

这是《封锁》中的一段文字,这篇故事很简单,电车上,坐在角落里的男女经过交谈相爱了,封锁解除,男人和女人像是什么也没发生,恋情结束。

我最喜欢这篇,简单精彩,故事设定的场景足够演一出剧,就像在24小时书店,夜读的人,电影院里遇到的独自来看电影的人,此时在公车上,颇像兄妹的中年夫妇,正站在电车中央,她描写的男的抱着报纸里的包子这段,“他谨慎的把报纸撕下来,包子上印了铅字,字都是反的。”宗桢看着也觉得不顺眼,可是他并没有觉得可笑,他是一个老实人,“他从包子上的文章看到报纸上的文章,把半夜旧报纸读完了。”这个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再到“老头子搓着手里的核桃”他的脑子就像核桃仁,甜的,滋润的,可是没多大意思。”车内的位置,场景,自然的呈现,就像是镜头逐渐推移,最后聚焦到坐在男人对面的女人身上,以女子为焦点,开始写周围的小孩,学生,一切转换都很自然,小空间内的人物描写细腻、有趣、自然,是该有多么丰富情感的人才能体会到在这样的一个场景下,这段短暂的又压抑的爱情:虽是萍水相逢,一见如故,又能怎样。

我是喜欢她的,有人说她尖酸、刻薄、悲剧,但是这些掩盖不出她的才情,她的天赋。

2

乔琪笑道:“总有一天,你不得不承认我是多么可鄙的一个人。那时候,你也要懊悔你为我牺牲了这么多!一气,就把我杀了,也说不定!我简直害怕!”薇龙笑道:“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无论如何我们现在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太不公平了,公平?人与人的关系里,根本谈不到公平两个字……

怎样才能做到赋予的越多对回报的期求越少呢?抱着丰沛的感情付出了人与人之间付出的一切,结果发现了另一个人的不忠,她有没有权利愤怒报复呢?她该不该呢?她是心甘情愿的,不管是堕落还是别的,她都不管了。

如果说要选最刻骨铭心的纯粹爱情故事,我肯定选《沉香屑第一炉香》,青春的女学生因为物欲的侵蚀,最后把自己卖给了金钱和权利,自甘沦为交际花,她是爱他的,不管吸引他的是情感还是物质,她愿意低微的作为尘埃,花凋谢时,夜寒冷,而她的故事止于此,她无法放弃摆脱改变命运的吸引力,当这香熄灭,她的故事止于此,她是爱他的,这份爱情在那个年代那个时刻,她付出了应该付出的责任,她心甘情愿的。

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罢!

3

张爱玲写的冷酷又绝望,《倾城之恋》这本小说合集,不管是第二炉香里“圣洁的妻子”还是第一炉香里“热烈的情人”,作者都平淡的讲完了,可带来的确是隐隐的心痛。

张爱玲是才女,她的爱恨情仇不予评价,可是她的文字值得花费时间品味,文学作品的好坏没有标准,能否触动你完全是主观因素, 我作为一个不学习文学的外行,  用我有限的感官去感知这份荒凉,字字珠玑。我喜欢她字里行间的理性,喜欢她对大时代里的市井人物的描写,欣赏她的准确。

张爱玲对世间之事的评价明明白白,她并不是自私刻薄的,那些所谓的小资情调不过是一个虚无时代的及时行乐,因为她明白,战争就在身边,世界会崩坏。

你可能感兴趣的:(倾城之恋,倾城才女说不尽的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