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的写作

在我看来的写作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首先,我事先声明的是,我并不是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也不是作家,编辑,青春文学家,我就是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公司职员。因此,我真的不太具备像大师开课一样去教各位博友去如何写作,写作什么!

在这一前提下,我想和各位博友分享一下我的写作的经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或许,这些经验或许会成为各位写作爱好者、乃至各位正在苦思冥想的​的考生一些提示。

我写作的 开始应该是和大家一样,有一门从小到大的必修课,叫语文,我们的写作是从这里开始的,在我看来,写作真正的开始是从高中,九年义务教育八成时间教我们如何去欣赏和积累,​而唯一的中考议论文的框架已经给出,需要的是我们去往框架里添进肉,这个过程并不难,但是,积累的典故越多,议论文写的越文艺,但是,仍旧带着一些非得辩出是非的酸腐的气息。

当高中语文文学的鉴赏大于对框架的研读的时候,新的一轮带着青涩文笔的“小作家​”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横空出世了,由于不限文体,写作变得随性,无论是套用古代诗词歌赋的格式创造的新诗,还是效仿徐志摩,林徽因新诗的感觉做出来的新诗,或是散文,或是寓言,甚至长短不一的小说,都在自由的空气下生出萌芽,这时的文艺青年们,大多数边欣赏边学习的,也许,与多人的最好的文艺年华也大抵结束在这里。

大学的四年,我们以完成本专业的学业为主,余下的的吃喝玩乐,游山玩水,都是最好的积累素材的活体教材,不同于高中的忙碌,大学的我们有的是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疯狂的事,业余的生活要比课上生活丰富的多。​​因此,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人的大学时光都是几部精彩小说,数本广博的散文诗集,一部地理的游记。

真正你懂得大学美好的时候,大抵已经是你已经单调重复的往返于工作的路上很多年的时候,一方面回忆的荷尔蒙一直在作怪,另一方面,你也不知道单调重复的工作何时到头​,这时候,所谓的 霓裳艳影已经不再新鲜的时候,文字就悄然出现了,它以最朴实无华的形式一方面记录着你的美好的过去,另一方面,记录着你的心情,感想。它以最广博的视角包容着你想表达的一切,中华文字传承千年的道理就在这里,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老祖宗智慧的载体,没有任何一种媒体或者载体可以容纳一个人那么多的思想,除了文字。

再次,我想总结一下我的写作经验:

一、为了写作而写作,而不是硬逼着自己苦思冥想,因为我们用的是的大脑,不是电脑,不会因为预设出不同的想法而产生反应。

二、不要拘泥于写作的形式,任何文体都可以,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哪怕是思维不成熟,幼稚。或是羞于见人,一定要记录下来。以后作为参考,当你再次回来浏览自己曾经的作品时,你会像照镜子一样看到自己的变化。

三、当灵感闪现时,务必将自己的灵感第一时间用笔记下来,方便在以后时机成熟的时候把它写出来,因为,一旦灵感闪现而过,仅凭着回忆,灵感的味道会大打折扣的,甚至完全变质,这个时候,写还不如不写。

四、一定要随时积累素材,无论是从名家书中获取,或是网络,或者旅游心得,甚至自己在路上的一瞥,都会成为自己的素材。

五、坚持写作,坚持积累,更要坚持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因为熟能生巧,一味的停滞只会让你​思维跟不上手头,给大家举个例子,就像上厕所一样,对蹲位的便池来说有些人用了多年,一开始接触马桶是拒绝的,好不容易习惯了马桶,当再次换回蹲位便池时,那种感觉也是如刺在喉,也是对蹲位拒绝的,这就是停滞的后果!

六、除了不过分追求文体,更重要的是解放自己的心灵,不必要顾忌行文流水间的逻辑,因为大千世界,并不是所有事都有逻辑的,人的思维更不是,我们不需要在唇枪舌战中分辨对错,我们需要像杂草一样凌乱的思维,就像此刻我的这篇行文,也许,你根本找不出其中的逻辑,因为本来就没有逻辑,我的想法现在就随着键盘的敲击声闪现着!​

这就是​我眼中的写作,和键盘一起,想到什么,就和大家说点什么,粗疏浅陋的地方,大家包涵!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我看来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