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语文的真滋味

语文教学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不管什么样的形式,都不能离开语文的真滋味。

书声朗朗,语文课堂的真滋味。在教授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时,我问同学们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同学们抓住四个“哪里”,扣住“开山”、“架桥”、“把陡坡平”、“把弯度改小”几处体会修路的困难。在反复的朗读中,理解、体会修路的困难。经过几次反复的朗读,孩子们已经会背了。之后我又说,怎么通过你的朗读,让别人感觉到修路的困难呢?进一步引导学生,由读熟读顺,到读得绘声给色!这样的课把时间放到了读书上,品味语言上,有了更多的语文味。

对比语言,品味语言描写的准确。“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与“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接受了任务”比较,少了“毅然”之后读起来有什么不同;“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与“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回击”比较,多了一个“有力的”说明了什么?在这样语言的品味与辨析中,体会詹天佑的爱国,詹天佑的杰出贡献。学生在语言中走了个来回,有读中感悟,有比中思辨。学生学得生动,记得牢固。

表达准确,运用语言,说出语文的真滋味。在第二课时回顾检测的环节,我问:“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是一个工程师。错!又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是一个爱国的工程师。还不对!孩子们懵了?又一个孩子弱弱地举起手,试着说: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为什么要加上一个“爱国”?为什么还要加上一个“杰出的”?我追问。就这样在此较中学习表达,在表达中品悟语言,在运用中学会表达。

读书,表达,读得绘声绘色,说得准确生动,这才是语文课堂的真滋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出语文的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