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纪 | 第五课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放纵妄念

2017年10月29日@home

上次读书会,因为先生生病,没能到场和大家一起读书,在线听书少了点和大家在一起的融入感,但是旁听的角色也别有一番趣味。


过去的一周发生了很多事。

01

上周日的晚上八点半,先生收到家里的电话,他的外公走了。

我先生是个很果断的人,当机立断开始订机票,让我收拾行李。

可当天能买到的票只有十点零五分的浦东航班,我们住在陆家嘴,我心想,很大概率是要赶不上了。可他不是容易放弃的人。

我十几分钟收拾好了行李,我们穿着家居服,叫了辆车直奔龙阳路,去赶磁悬浮,这个时候,是8点50分左右。

路上我们手忙脚乱的打开电脑连热点值机,确保哪怕不能提前40分钟,也不会被柜台拒之门外。出租车司机不是个很机敏的人,不紧不慢的给自己揽生意。悲伤加上焦急,让我先生差一点要在车上脾气发作。

9点10左右,我们下车。从下了车开始,就是一系列断断续续的狂奔。

9点25分左右,磁悬浮发车,8分钟到达。

感觉磁悬浮离出发口好远好远,我和先生说,你快点先跑过去吧。

9点45左右,我也终于到了查证件的入口。旁边碰到一位异常淡定的大哥,我请他让让我,他说,我也是10点零5分的航班啊,还有十几分钟呢,你急什么...

......

等坐在飞机上,又累又虚,仿佛去了半条命。

但是,我以为够呛赶上的飞机,居然赶上了。

好像真的像那位淡定哥说的那样,时间还“多着呢”,你急什么。


02 

在先生老家呆了3天,看着外公从火化到做法事到出殡。

因为算是喜丧,家里人并没有时时刻刻显示出悲伤。

而且,其实按自己的生活方式过得久了,很多时候再回到家乡这种五六线城市,总会对人情事务的做派有隔阂 -- 比如让人哭笑不得的法事,流于形式的仪式感而又实质上缺乏仪式感,既悲伤而又现实的红包人情往来等等。

第二天的晚上,热热闹闹的流水席结束,我看到我先生一个人回到灵堂默然坐着。

我问他怎么了。他幽幽地说,都没有人来陪陪外公。

我想了想,没说话,也许生活就是这样的吧。

后来我想明白了。

每个人表达悲伤的方式不一样。也许有人希望是安静的陪伴和怀念。而对有的人来说,是看不到的角落里一根烟。也有人会把哀思寄托在热气腾腾的生活而不是眼泪里。


03 

最近还有两件事,引起了很大的风波。

一个是做分期贷的公司趣店上市,引起了很大的舆论风波。

能上市,想必业务规模不小;然而却因为涉及校园贷而有价值观的瑕疵。

对那些没有收入又缺乏独立判断力的人,向他们提供高息借贷,无异于是个灰色邀约。

而对于没有偿付能力的学生,放纵消费选择借款,也绝非是什么理性行为。

另一件事,是招行的信用卡广告“番茄炒蛋”刷爆朋友圈,不少人被感动转发,又很快,被另一波声讨主角妈宝儿的声浪所反转。

会不会在凌晨时分,向父母求助一个可以简单搜索到答案的问题,不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个是非题。


04

人真的很容易有妄念而不自知。

我觉得自己赶不上飞机,是不是妄念?

我先生觉得其他人没有悼念外公,是不是妄念?

那些借款的学生,是否在借钱时心存妄念?

转发叫好广告的人,是不是看到广告感动的第一直觉,也是妄念?

凡人之善恶,莫不由于一念。

其实不止关乎善恶,很多事情的不同看法和结果,又何尝不是由于一念。

心念一转,天壤之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纪 | 第五课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放纵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