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领导是“一言堂”吗?

领导力是关系,追随者不同,关系就不同,那么领导者针对不同的追随者,上级针对不同的下属,应该采取不同的做法。

但是对于追随者或者下属,怎么样做区分呢?

企业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分类方式,就是按能力与态度两个维度来给员工分类。这种分类方式非常简单,且貌似有效。

按照这种方式,我给自己分了一个类。态度肯定是非常端正认真,能力的话应付目前的工作是没什么问题,但想要进一步晋升的话,能力就有待提高了。

刘澜老师说,这样的分类方式,态度的判断太虚了,太模糊了。比如我说自己态度端正认真,怎么算端正,怎么又算认真?这个只是我自己的判断。如果换一个人,比如说我的领导也是这么看我的吗?也许未必。

不仅如此,这样的分类方式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态度,听话的员工就是态度好吗?有脾气的员工就是态度不好的吗?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判断,有可能会伤害真正优秀的下属,最终也会伤害到使用他的上级。

那怎么样来规避这种局限性呢?那就是将态度这个维度具体化。具体来说,就是把态度进一步分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下属是有独立的批判性的思考,还是依赖上级替他们思考,另一个维度是下属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作,还是消极被动地参与?

这样的分类方式不仅具体,而且提高了可判断?一个是他的思考态度,一个是他的思考态度,是不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看他的做事态度,是不是积极参与。

最好的员工是既独立思考,又积极参与。他们在认同上级决策时会全力支持,不认同的时候会提出建设性意见。但按照前一种分类方式,这样的员工他们有独立思考,但是往往会因为不听话,还被当做态度不好的员工。

好的领导者会鼓励下属用积极的方式唱反调。

但目之所及,大多数处在领导岗位的人都会一言堂。这往往有三种情况,一是事情比较紧急;二是领导者对下属有偏见,不信任;三是人性本能中不喜欢唱反调的弱点。

当事情比较紧急的时候,领导基本上是没有时间去听下属的意见,这似乎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但这时候的决策如果是用来灭火的,那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是否真正能够用来灭火,却又是一个需要花时间去考虑的问题。

而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那个稀缺资源,就是那个一言堂的动因。变化瞬息万变,紧急情况不可避免,领导在这种情况下,做出一言堂的举动也不可避免甚至还是必需的。所以,一方面,只能未雨绸缪,尽可能的减少这样的紧急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即便是一言堂,也可以尽可能的搜集更多范围里的人的建议,避免闭门造车。

当领导对一个下属不信任的时候,那有可能下属说出正确的信息也不被采纳,甚至下属有可能连信息表达的余地都不充分。这就是上一篇文章讲到的领导力是关系,要发挥好领导力,要先处理好关系。当关系不好的时候,对上下级双方都是一种伤害。

处理好关系的前提是要进行充分的沟通,下属要去了解上级为什么不信任自己。如果自己真的有问题,有则加改。如果是领导的问题,那么可以尝试去沟通,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离开。

同时上级也要反思自己为什么会不信任下属。如果是下属的能力问题,那可以花更多的耐心去培养下属。如果孺子不可教也,那么可以选择把他放到其他更适合他的岗位上。当然是下属的态度问题,那么就去区分他是不独立思考,还是做事不积极?

无论下属有什么样的问题,上级如果都鲁莽地采用不信任的方式来对待,这本身也是在逃避,也是做事不积极的态度。

好的领导者都应该去做充分的了解、沟通,去信任员工。

当领导者只是因为不喜欢听反对意见而一言堂的时候,那就领导者真的要小心了。一方面,他不会得人心,另一方面,因为他不得人心,很少有人去跟他分享信息,那他很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

领导者的位置越高,做出错误决策的影响就越大,结果就越致命,企业与领导者的处境就越危险。

如果你现在也在领导的岗位上,请警惕你是否有一言堂!如果你现在还是普通员工,你可以去观察你的领导是否有一言堂!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领导是“一言堂”吗?)